
摘要:目的:探究臨床護理干預對宮頸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及負性情緒的影響。方法:隨機入選遵義市婦幼保健院收治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開始/結束)74例宮頸癌患者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采用臨床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負性情緒改善情況。結果:經護理,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較,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負性情緒改善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焦慮SAS、抑郁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宮頸癌術后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并減少患者負性情緒,值得推廣。
關鍵詞:臨床護理;宮頸癌;生活質量;負性情緒
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疾病,對女性身體健康產生極大影響,在對患者的治療同時,應當加強對患者的護理,減少患者的不良心理[1]。因此,應當加強對患者的護理,通過臨床護理方式,對患者進行個性化的護理措施,體現出人性化的護理手段,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本文研究以74例宮頸癌術后患者為研究對象,意在分臨床護理干預對宮頸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及負性情緒的影響,具體報告下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選取我遵義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宮頸癌患者共74例收治時間(2019.3-2020.3),將患者采取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對照組37例,其年齡集中在26-62歲之間,均值(42.26±1.32)歲。觀察組37例,其年齡集中在27-63歲之間,均值(42.27±1.33)歲。組間數據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比。納入標準:①此次納入患者病癥均與WHO關于宮頸癌診斷標準相符;②此次研究不違背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標準;③此次納入患者均對研究內容知情。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系統疾病,或存在意識障礙及溝通障礙者;②臨床資料存在缺失者。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檢查,保證患者術后情況良好,并對患者產生的異常現象進行及時處理。
觀察組:給予臨床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對術后患者進行心理干預,通過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并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改善,加強鼓勵患者,幫助患者建立積極的心態,樹立正確的思想。對患者播放舒緩音樂,或者提供雜志、書籍等,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②環境護理: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環境,按時對患者的房間進行消毒與打掃,并對患者病房通風,將房間溫度與濕度調整良好,提升患者的舒適度。③健康教育:對患者講述相關宮頸癌的知識,包括宮頸癌的發病機制、治療方法以及護理的重要性,提升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并以積極的心態面對術后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講述相關注意事項,使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提升。④用藥指導:對患者用藥進行指導,保證患者的用藥正確與合理,減少患者用藥不恰當的行為。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負性情緒改善情況。
生活質量:采用綜合評定量表-74(GQOLI-74)進行評定,包括物質生活、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4項內容,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負性情緒改善:根據SDS與SAS評分,兩項表中均包括20項自我評價項目,每一條項目的分數為1-4分,總分80分,綜合評分越高,代表患者的抑郁和焦慮情況越嚴重。
1.4統計學分析
研究所有數據行統計數據,計量資料( )表示,組間對比t檢驗,P<0.05,統計意義標準,應用SPSS 24.0軟件統計分析。
2.結果
2.1生活質量
經護理,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較,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負性情緒改善
兩組患者負性情緒改善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焦慮SAS、抑郁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宮頸癌是婦科中常見的疾病,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產生極大影響[2]。在臨床治療中,通過手術的治療方式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是在手術后,患者需要長期的術后恢復,再次過程中患者會受到環境及自身疾病影響,產生多種負性情緒,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3]。因此,應當加強對患者的護理,采用有效的方式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臨床護理的應用得到良好的作用效果,根據本次研究發現,以74例宮頸癌術后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患者采取不同的護理方式,經護理,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較,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負性情緒改善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焦慮SAS、抑郁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果表明,臨床護理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況的改善均有積極的效果。這是由于在實際的護理工作中,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幫助患者改善正確的思想觀念,以積極的心態面對自身疾病,并通過環境護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保證患者病房舒適,加強患者認知,提升患者舒適度。
綜上所述,對宮頸癌術后患者提供臨床護理,可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改善負性情緒,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羅捷, 程晨, 鄧媛,等. 同伴支持教育對宮頸癌患者術后負性心理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9, 016(008):121-122.
[2]林雪英, 李素婷, 陳旭文. 臨床護理干預對宮頸癌病人術后生活質量及負性情緒的影響研究[J]. 嶺南急診醫學雜志, 2019, 024(003):297-299.
[3]米雪. 宮頸癌根治術后的綜合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 2019, 014(017):168-169.
作者簡介:作者姓名:彭丹丹(1989.11.16),性別:女,民族:漢,籍貫(貴州省遵義市),學歷:本科,職稱:講師;研究方向;肺康復護理在重癥肺炎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及對患者預后的影響;工作單位:遵義市播州區中等職業學校,單位:貴州省遵義市郵編:5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