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雨
(南通理工學院,江蘇 南通 226000)
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因為畢業生日后從事的具體工作會對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出較高要求。應用型本科院校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為學生身心的健康協調發展提供支撐。分析發現,當前很多應用型本科學院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具體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上,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度不足。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由教師負責講解,這種模式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于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導致教學質量難以達到預期。
心理教育是基于學生個人身心發展現狀及其階段性特征,按照心理教育的規律和要求進行針對性教學,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及自我與他人、社會、國家的關系,促進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為學生的專業學習和后續發展打下基礎。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從學生的身心發展實際出發,制定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和課程內容,建立健全管理辦法,確保應用型本科院校心理教育能夠達到良好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實現全面發展。根據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的心理發展階段性特征,針對大學生的心理教育要集中在職業生涯規劃和指導、個人情緒控制、人際交往等問題上。
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正處于心理成熟的關鍵期,但還沒有最終定型,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種信息的影響。大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得到了有效發展,但對于各種信息的鑒別判斷能力還比較薄弱,很容易受到負面信息影響,不利于心理健康發展。應用型本科院校要針對大學生特有身心發展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強化大學生心理素質。
大學生在入學之初會遇到一定困難,主要體現在生活環境的轉變、學習內容難度加大和新的人際環境帶來的困擾。針對這種心理困境,為了幫助大學生順利適應大學生活,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協調發展,教師可以針對大學生開展相應的心理健康講座,邀請高年級學生介紹自己的經歷,幫助新生積極調整心態,樹立向上的心理價值觀。
為了強化大學生的歸屬感,可以組織班級進行相應活動,強化班級內部學生的溝通交流,引導學生制訂職業生涯規劃,組織大學生參與相應的社會實踐等活動,使大學生實現良好的自我發展。
大學生的心理發展是全方位的。為達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應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開展相應的團體活動,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提高大學生的心理抗壓能力,鍛煉大學生的意志力,幫助大學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品質。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組織學生開展徒步等活動,引導大學生在具體的團隊活動過程中塑造健康心理。
大學生視野廣闊,愿意接受新事物,接受能力強。為提高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興趣,激發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可以結合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科學合理利用互聯網相關資源,為學生帶來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料。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視頻,這種視頻資料在網上非常多,為了達到最佳教育效果,需要教師進行科學挑選,選擇符合大學生心理發展需要的視頻節目。有一個比較經典的視頻節目《心說三國》,這檔節目從心理學角度解讀三國人物,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可以幫助學生在領略三國魅力的同時,感悟心理性格對個人成長的重要影響,使學生聯系實際,注重在生活學習過程中塑造健康心理。
為進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實效,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實際合理設計教學方案和內容,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進行案例開發。在實踐過程中,對師范類學生而言,可以從實際教學出發,引入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內容,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心理教學不能僅局限于傳統課堂,還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實踐,這是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將大學生引入到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來,將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有機結合,通過課外拓展帶領學生進入具體的生活場景,引導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進一步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達到良好的實踐教學效果。
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從學生實際出發,豐富課程教學內容和模式,引入先進的教學設備,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實踐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