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小莉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華北分公司
項目承包制作為我國大多數的建筑企業當中應用的管理模式,在建筑行業長久以來的在發展當中能夠起到一定的貢獻作用,而建筑行業作為我國的國民經濟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應用項目承包制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威脅著建筑行業的發展,對于企業當中的風險資產管理問題明顯,促使企業遭受經濟損失的風險。
在現代化的建筑行業當中,應用項目承包制最為明顯的問題就是風險資產的出現,在長久以來的發展當中建筑行業始終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占比,而項目承包制將建筑企業當中的建設資本等資金沉積在風險資產當中,這樣的不穩定性就會造成在宏觀經濟發展不景氣的背景下為建筑企業帶來了實際的發展滯緩性,阻礙建筑企業的經濟發展就容易引發資金鏈斷裂的問題,嚴重的將會導致公司直接破產,因此,加強在項目承包制當中踐行財務管理,能夠有效控制風險資產的形成,從而保障建筑企業擺脫經濟“寒冬”的現象,促進建筑行業能夠長久穩定發展。
現階段根據對于我國建筑行業的調查研究中發現,近幾年在建筑企業當中出現的經濟犯罪概率逐年上漲,而這一現象的背后竟是由于建筑企業不斷發展之下為了促進工程量的提升從而采取的項目承包制。而這些承包商的來源與底細并不能夠為建筑企業所得知,因此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承包商會采取多種多樣的犯罪手段套取建筑企業的資金,接手項目后利用“承包商”的身份,以材料款以及員工的工資為由套取建筑企業工程項目款,或是在材料采購的環節上虛開增值稅發票,從而以工程建設為由向建筑企業報銷,更有甚者與材料供貨商之間達成協議,串通說辭謊稱工程材料存在欠款,由此向法院申請仲裁,經過法院的審核將由建筑企業賠付材料商所謂的“工程欠款”,承包商與材料供貨商同流分贓,這樣的情況數不勝數,越來越多的建筑企業深受這種陷阱的困擾,以至于面臨著破產的威脅,這樣的現象就意味著加強在承包制當中的財務管理,有效控制資產風險已經成為現階段建筑企業發展存亡的關鍵所在[1]。
針對越來越嚴重的經濟犯罪案例的出現,我國大多數的建筑企業能夠認識到風險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預防,在現實當中常見為在財務管理上分設更多的部分與組織結構分散財務管理的集中性,建立了更為獨立的財務管理體系,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資金管理過于集中造成的經濟犯罪引發資產風險。
在建筑企業當中能夠有效應對風險資產的防范需要對于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做出詳盡的分析明確,每一個財務項目都能夠有專門的會計負責,按照實際的職責進行分化,包括主辦會計、協辦會計、出納以及外勤會計等分類,從而在嚴格的人員分配制度下嚴格監控每一筆建筑資金的流向,有效防止資金的虧損與遺失。
建筑企業的建筑合同多是由企業內部的市場運營人員進行招標,與承包商簽訂施工分包合同等,這樣的運營模式在一定情況下會導致未經審核的合同中存在著很多不利于建筑企業的合同條款,難以維護企業的實際權益,在后續的施工管理當中的工作難度也較大,加強合同的管理需要首先建立明確的流程,經由企業的市場部招標選拔,再經過企業內部的生產、技術、財務、法務等部門協同進行嚴格的審查工作,保障合同能夠滿足建筑企業的實際需求,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最終經由項目的總負責人審核通過與承包商簽訂工程合同,針對合同當中的各項條款進行嚴格的審閱,包括工程款的支付方式、建筑材料的購買成本預算以及違約條款等,加強管理,防止合約漏洞影響工程的實際建設。
對于工程款的審核能夠對于風險資產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在實際的審核工作當中仍然在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就會導致工程款的審核工作逐漸流于形式,難以起到實際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強工程款的審核工作[2]。具體來講,首先需要明確項目承包負責人的具體職責,分化權利,僅僅依靠負責人主觀的判斷不能保障企業的經濟安全,需要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針對工程款當中的各項支出能夠做出科學合理的審核,并且針對實際產生的各項費用建立嚴格的預算指標,按照財務體系對現金比例、材料成本以及人工工資等進行合理的分配,從而掌控實際生產工作當中的違規情況,能夠及時處理,并且需要加強財務部與生產部的溝通聯系,在緊密的聯系當中能夠對現場所需要的實際資金進行有效的管控。
發票的管理是在建筑企業長久運行以來當中最難控制的問題之一,建筑行業的特性鑄就了這一管理層面的復雜性,往往因為工程量的巨大而忽視了某一環節的發票管理,從而為承包商在發票上作假提供了有利環境,目前我國發改委針對這一現象做出了有效的整改,在“營改增”的政策推行之后,能夠得到實質上的改觀,并且在交付工程款的環節上也需要有效的控制,對于發票的真實性加強審查校驗,促進“營改增”策略在工程中有效踐行。
綜上所述,在建筑承包制當中的資產風險問題必須加強重視程度,結合當前國家政策指標在企業當中優化部門合作協同工作,堵塞環節當中的各項漏洞,強化合同審核,權利分化,不給承包商一切經濟犯罪的機會,促進建筑企業在經濟環境中穩定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