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鳳 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服務中心
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性。但我國目前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項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在此背景下研究出一套符合國情和實際需求的,能夠提供參考信息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措施,變得越來越迫切。
目前,在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首先統計指標體系存在問題,我國目前統計指標體系不夠細化。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量相較于其他工作量較小,時間較為充足,因此,該工作通常沒有專業的崗位,工作人員多為兼職性工作,這也導致許多企業對勞動工資統計工作重視程度較低,并認為勞動統計是服務于上級的宏觀調控工作,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之下,勞動工資統計工作執行效果較差。
同時,許多人力資源管理中,勞動工資統計管理體制也不夠完善,其各方面的規章制度不夠健全,這導致許多企業無法根據績效進行工資的合理分配,使員工的工作主動性、積極性降低,使企業人力管理和經營的整體質量下降。這種管理體制的不完善,也導致勞動工資統計工作者的素質也較低,企業未重視該工作,導致工作人員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視,導致交接工作混亂,工作中缺乏一定的規范性。此外,由于企業對于高端工工資統計的忽視,公司領導未能理解勞動工資統計的重要性,忽視了員工精神層面以及自我價值實現方面的問題,使員工待遇較差,企業發展也因此停滯。
為了保證工資核算的規范、統一,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要做好勞動工資統計工作,要進一步明確工資核算標準,及時有效地統計員工工資情況,進一步規范公司人力資源工作的日常管理。集團人力資源部結合現階段各公司工資核算實際情況,綜合分析研究,制訂相對合理、科學的核算方法。
對此企業必須要調整工資統計范圍以及統計指標,首先要將指標的復雜程度進行簡化,明指標內涵。一般來講,公司員工的薪酬主要包括:基本工資、崗位工資、績效工資、津貼/補貼、獎金、福利。工資等于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加班工資、績效工資、津貼補助、福利、獎金并去除扣款。在薪酬統計過程中,要針對實際薪酬情況,針對性的建立監督機制,保證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能夠得到有效的監督,保證工資統計數據質量,以免造成數據錯誤[1]。
統計工作開展前期也應做好人力資源人事與財務部的工作關系,從而保證數據的準確性,保證統計人員的統計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同時企業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前提,并使統計工作能夠滿足經濟社會的新形勢。因此,企業應對這工作進行規范,保證勞動工資統計信息的準確性。構建具體的人力資源體系,人力資源部門要明確人力資源相關的事務,需要的參與者,以及如何做,之后財務部門與人力資源部門共同根據該體系確立勞動薪酬。
企業要適當提升勞動工資統計工作信息化水平,建立勞動工資統計系統,準確地對人員以及財務數據進行收集,保證人力資源工作統計的效率以及質量。要優化工作中的問題環節,對于一些過于復雜的問題環節進一步簡化。合理的工資統計管理體系能夠吸引、保留、激勵人才并淘汰不合格的、績效表現不佳的員工[2]。
提高領導對于該項工作的認識在薪酬統計中尤為重要,將勞動工資統計狀況納入企業的財政狀況,對該項工作進行總結,并分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對于企業的影響。當領導真正認識到統計工作的作用后,才能使企業勞動工資統計工作質量水平真正有效提高。
從勞動工資分析的角度看,企業需制定不同階段的工資策略,其重要性在于保持內部崗位間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對于公司周邊或在同行間具備一定的競爭力,從員工角度而言,勞動工資統計管理工作能夠影響到員工自身價值提升。
與此同時,企業應提高統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加強對于勞動工資統計隊伍的建設,要在招聘過程結束后,對招聘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工作,保證統計工作效率。
勞動工資統計工作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結合我國工資統計實際情況,分析得出現階段行業內存在的制度不全、指標不全以及重視程度不足等問題,實踐中應進一步完善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數據體系及統計制度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