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峰 江蘇華揚液碳有限責任公司
為規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2021年生態環境部發布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該管理辦法已于2月1日起開始施行。在全球更加關注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中國提出碳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之際,石化企業面臨著低碳減排壓力,僅中國石化一家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就占中國總排放量的近2%,占世界排放量的近5%,石化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需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踐行綠色低碳理念,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政府通過市場化手段減排,碳排放配額經過交易被賦予了有價屬性,形成的新型資產。
碳資產可以分為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金融資產四種類別,流動資產主要是用于彌補超額排放或參與碳市場交易,固定資產是為碳減排購買的專用設備,無形資產是自主研發或購買的低碳技術,金融資產是碳債券、碳期貨、碳期權等。
碳資產管理是對碳排放配額和CCER進行管理,目的是要摸清企業排放現狀、完成履約合規程序、規避政策風險、經濟風險、降低碳排放成本。當前國際和國內政策形勢表明碳排放管控已經成為新常態,國內即將啟動全國碳交易市場,碳管理方式由柔性碳強度約束轉變為剛性的總量和強度雙控,開展碳管理可以促進企業降低單位產品/產值的能源資源消耗,提升發展質量,在降低企業履約成本等方面有重要意義。
碳管理的核心是碳排放數據管理、碳資產管理和碳交易管理。
企業試行碳管理起始步驟是經營決策,建立適合自身經營發展的碳管理體系,一般需要建立專門的碳排放管理組織機構,明確碳排放管理部門,制定碳資產管理戰略和減排目標,建立企業碳排放管理制度,設立碳排放目標考核體系,同時開展碳排放能力建設。
全面準確掌握碳排放數據,是企業有效進行碳排放權指標管理和交易的基本前提,主要通過可測量、可報告和可核查為特征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管理機制來實現,其核心是提高配額持有量、控制碳排放量、減少配額缺口。
企業要加強碳排放數據核算能力,準確判斷排放情況,緊跟主管部門要求,開展關鍵參數實測,加強歷史、當期、未來數據的分析能力,識別數據優化空間,加強配額倉位預測和預警能力,為履約決策提供基礎。
企業需要靈活制定交易策略,適應碳市場價格時效性,根據倉位情況及市場情況,選擇合適的交易方式,主要有線上公開交易和線下協議轉讓兩種。碳交易管理的核心是碳交易資金管理、碳交易方案審批、碳交易操作,其目標是在加強監管與風險防控的同時保證碳交易流程具有一定靈活性,并實現低成本履約。
企業可以通過資本性和經營性兩種路徑進行減排,資本性減排就是開展碳交易,購買碳配額,經營性減排則是采用節能降碳技術等方式減排。
隨著碳市場的建立和完善,碳配額價格將會逐步攀升,企業購買碳配額的成本加大甚至超應用減排技術降碳的成本,彼時企業可以選擇通過經營性減排,利用CCUS技術進行碳捕集回收利用減排。CCUS是把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進行提純,繼而投入到新的生產過程中進行驅油利用或封存,是碳達峰后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技術支撐。
當前化工企業對碳資產管理的認知較低,沒有碳減排的長遠規劃,參與碳交易市場的積極性不高。但隨著綠色低碳時代的到來,化工企業管理層必須要用低碳思維來引領發展,否則會失去競爭力,企業管理人員要加強碳資產管理知識學習,強化提升低碳意識,積極參與碳市場交易。
化工企業要成立專門的碳資產管理部門,從頂層設計入手,對碳資產統籌管理,從企業整體出發,制定低碳發展計劃,全面開展碳盤查工作摸清家底,并及時把握碳市場發展動態,管理好碳配額,構建形成符合自身實際的碳資產管理體系。
化工企業可以在推進節能降碳技術進步的同時嘗試通過CCUS開展減排行動,可以與擁有CCUS技術的企業開展合作。但當前國內一些回收企業捕集的二氧化碳大多用于碳酸飲料消費市場,沒有達到減排的目的,建議要與捕集二氧化碳用于驅油和封存的企業合作,真正實現碳中和。
國家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時間緊迫,化工企業勢必將被納入強制減排范圍,要充分認識碳管理的重要性,積極構建碳資產管理體系,開展低碳減排行動,提高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