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海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審計局
利用數據技術開展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一方面可以擴大審查事項的覆蓋面,提升審計的深度和廣度,提高審計質量;另一方面利用各方面數據的關聯對比,審計判斷將更加準確,審計結論更加客觀。
數據無時無刻不在產生,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相關的各個行業無一例外。尤其隨著金財、金稅、金保、金盾、金農等工程的完善,被審計對象涉及的不再只是財務數據,還有大量業務數據;提供的資料不再只是紙質資料,更多的是海量電子數據。“總體分析、系統研究、發現疑點、分散核實、精確定位”的數字化審計方式是大勢所趨,只有順應時代潮流,轉變思維觀念,從傳統審計方法向大數據審計方法轉變,才能有效提高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的質量、效能和管理服務水平。
應用計算機大數據對自然資源資產、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政策業務數據進行系統收集和分析,嘗試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對自然資源資產數據、生態環境保護監測數據變化情況進行時間推移對比核查。通過采集相關部門數據,摸清領導干部任職期間所在地區自然資源資產變化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監測數據變化的相關信息系統建設使用情況,以及土地、水、森林、礦產、大氣等自然資源資產相關數據變化情況,核實自然資源資產價值量、實物量。同時,堅持問題導向,以國土、環保、水利、農業、林業等部門相關信息系統數據為主,結合財政資金支付系統和財政供養人員數據、市場監管部門的企業登記數據、稅務部門的申報納稅數據,采用趨勢、異常、關聯等數據分析方法,查找土地、礦產等國有資源出讓轉讓、重大資金劃撥分配使用過程中的重大違規違紀違法問題,為反應機制體制問題提供技術支撐。數據分析結果借助測繪技術支持。
審計典型問題、方法和步驟:
1.資源環境基礎數據矛盾。一是相關部門獲取數據,如自然資源部門獲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耕地占補平衡監測數據、二調、三調數據庫數據、歷年土地利用變更數據庫數據,基本農田保護圖斑數據庫、歷年土地規劃利用現狀圖、衛星遙感影像圖、建設用地增減掛數據庫、土地監測統計等信息數據系統、土地信息管理系統、礦產儲量數據。林業部門獲取林業生態紅線地理空間數據庫、林業林地基本圖數據、林地利用現狀圖、縣林業總體規劃、自然保護區、國有林場、森林公園、水源地一級、二級保護區等生態保護區。水務部門獲取水利對象基礎信息數據庫、水系現狀圖。住房建設部門的本級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新城區規劃、污水管網布置。生態環境部門獲取在線監測系統數據、排污、排廢點監測數據。二是對比數據間差異矛盾,核實如林業部門林地和自然資源部門耕地疊加情況。第一利用ARCGIS軟件,提取當年土地利用現狀圖中的基本農田,將其與森林資源二次調查小班圖做空間求交,得到基本農田與林地的圖斑;第二請林業部門林地和自然資源部門分別對林地、耕地重疊的原因說明,分析原因;第三挑選林地和基本農田重疊圖斑面積面積較大的小班,首先在分辨率較大影像圖上核實,如不能核實則利用林業部門林地和自然資源部門無人機技術對林地和基本農田重疊區現場取證。第四基本農田保護圖斑與礦區線開采圖斑疊加比對得到違法開采及破壞基本農田圖斑與此類似。第五林地利用保護規劃與土地利用控制總體規劃不銜接;規劃局提供的控詳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不銜接;將建設用地劃入基本農田;濕地與城市用地規劃不一致。
2.有關部門數據不共享、標準不一致(如在基本農田上退耕還林)。一是檢查自然資源、林業、水務、生態環境等部門信息化建設資料,獲取相關部門信息系統數據字典;二是根據電子數據中一些必填字段建立審計分析模型,編寫sql語句審核數據;三是根據部門間相關數據,驗證數據共享有效性、一致性。
3.相關部門數據更新不及時(如林地小圖斑及年報數據更新不及時)。一是查閱各部門歷年來信息化建設資料;二是對比部門提供的資源數據與項目臺賬反映的實際差異。
4.生態環保與稅務信息數據溝通不暢。取得環保部門提供的上一年污染企業個數、征收排污費金額數據,取得稅務部門在本年度征收企業的個數、環境保護稅金額,計算是去年同期的百分比,確定收繳金額不到位問題;同時,生態環保部門是否將排污企事業單位的排污許可數據、污染物排放數據、環境違法和行政處罰執行情況等生態環保相關信息,定期報送稅務機關;稅務機關是否將企事業單位的納稅申報數據、稅款入庫數據、減免稅額數據、欠繳稅款數據以及風險疑點等生態環保涉稅信息,定期報送生態環保部門,確定溝通協調工作機制未建立致使稅款流失問題。
數據時代背景下開展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主要領導人員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建議。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需要知識結構復合型、邏輯推理較強的審計人才,為此需要加快審計人才隊伍建設、在加強對自然資源、環境科學、工程、投資等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基礎上,強化業務骨干的信息化審計技能培訓,將SQLServer、ArcCIS、數理統計、衛星遙感圖像采集納入培訓中,調整審計業務人員的知識結構;積極選派骨干能手參與上級審計機關組織開展的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主要領導人員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通過“以審代培、以審代訓”的方式,不斷提高審計干部的自身業務能力和審計水平;上級審計機關要根據當前審計需求,組織基層審計機關人員參加相應的專業認證的培訓,如ORACLE的OCP等認證、ISACA和CISA認證等,提高部分信息化審計骨干的專業水平。
大數據時代,審計工作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共存。審計人員要把握機遇,努力適應數據時代快速發展的節奏,要從組織形式上注重審計信息化,直面挑戰,不斷改革、創新,將大數據審計運用到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主要領導人員自然資源離任審計工作中,以最好的姿態迎接數據時代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