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峰 河北新天科創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當前風電市場發展速度非常迅猛,我國風電場的裝機容量逐漸增加,為我國能源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巨大的助力。在發達國家,新能源的利用更是占據了國家電網供電比例的半數以上。例如丹麥的僅風力發電一項就占電網供電總量的20%,對于國家電力系統的運行影響巨大。在風電機組并網中,技術問題難非常多。這是由風力發電的基本原理和性質決定的。其中風力發電的低壓穿越能力是并網研究的關鍵技術難題之一。通過低壓穿越技術的突破,能夠促進風力發電在電網中的大規模應用。
在電網發生故障是,會造成風電機組并網出現電壓跌落情況,此時如果繼續保持并網狀態,就會對風電機組和電網的恢復造成不良影響。如何解決電壓跌落時的并網問題,輔助電網恢復是風力發電低壓穿越的主要研究內容。風機電機會出現暫態,通常會表現為過電壓、過電流、風機轉速上升等情況,對風機造成嚴重的損害,甚至會導致風電控制系統和設備的損壞,嚴重風機的安全運行。在風電占據電網比例較小時,出現低壓跌落可以通過解列完成風機的保護[1]。風電占據電網比例越大,解列造成的電網影響就越大,大規模的解列會提高電網恢復難度,甚至造成電網故障家居,產生連鎖反應,使更多并網風機解列,造成電網崩潰。解決風力發電低壓穿越,使其成為電網故障恢復的助力是風力發電規模化使用的技術關隘。
在定速異步風機中,電網從低壓跌落到恢復正常,短時間的過電流不會造成其鼠籠式轉子燒毀,但是雙饋式風機轉子側存在AC/AD/AC 變化器,低壓跌落造成的過電壓和過電流對電子元件傷害較大,因此,雙饋式風機的低壓穿越技術更為困難。在電網發生故障時,定子側直接與電網并聯的定速異步風機和雙饋式風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尤其是不對稱故障會造成電機的電磁轉矩波動,給風機組硬件設備造成不良影響,直接降低風電機組硬件設備的使用壽命。在風力發電機定子電壓跌落時,風電機組向電網中輸出的功率下降,此時如果風電機組依然進行大量風能的捕獲,就會造成風機槳葉旋轉速度劇增。如果自然風能過大,風電機組轉速抑制將會更加困難[2]。轉速增加會進一步提升電機對電網無功功率的吸收效率,成為電網恢復的障礙,嚴重時可能造成系統崩潰。因此,雙饋式風機低壓穿越技術更難實現。
定速異步風機在電壓跌落期間的低壓穿越難點主要在于電磁轉矩降低造成的轉速提升。由于結構簡單,所以對于這一問題的解決措施也數量有線。當前最為簡單可靠的解決措施為判斷電網低壓跌落故障后,可以利用定速異步風機的變槳控制來減少轉矩,降低風機對于能量的捕獲,從而降低風機的轉速。但是由于風機槳葉具有巨大的慣性,邊距對其造成的負荷非常大,需要槳葉本身具備良好的性能,能夠支持變槳實現。
定速異步風機變槳應對低壓穿越的缺點在于變槳之后的風機無法支持電網恢復,繼續維持并網的定速異步風機還會因為電機運轉吸收電網中的無功功率,導致電網的恢復速度下降。所以采用變槳控制還需要降低無功功率吸收的措施[3]。按照最大功率安裝電容組是解決無功功率吸收常用的方法,但是會對系統電壓造成一定的擾動,可能會導致臨近母線出現過電壓,因此部分研究提出安裝靜態無功補償器,進行無功補償,實現定速異步風機的低壓穿越。
雙饋式風機低壓穿越難度最大,電壓跌落不但會對風機電子元件造成損傷,隨之產生的轉速上升也會影響電機的使用壽命。因此在雙饋式風機低壓穿越實現過程中,需要重點解決變流器保護和轉速上升的技術難題。部分研究人員提出在進行雙饋式風機低壓穿越似乎,可以通過對磁化電流的動態過程分析,形成控制低壓穿越暫態過電流控制的精確模型,在系統中利用補償器來修正動態量進行電網的補償。除此之外,還針對電網不對稱故障提出了利用鎖相環濾除諧波,提高雙饋式風機低壓穿越能力[4]。上述雙饋式風機低壓穿越方案在理論上具有非常夠的可行性,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難度較大,磁化電流動態分析和控制模型建立難度較高,實施過程精度要求大。由于這些技術難題,雙饋式風機的低壓穿越難度較大,方案可靠性不高,目前仍然處于技術研發和攻克階段,如何兼顧可靠性與經濟性的前提下,完成雙饋式風機低壓穿越是解決風電機組大規模并網應用的關鍵。
綜上所述,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是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我國在新能源利用上處于先進水平。風力發電低壓穿越方面,不同的風電機組形式穿越的技術難度不同,定速異步風機結構簡單,低壓穿越實現難度較低。雙饋式風機低壓穿越難度較高,目前低壓穿越方案在理論上具備可靠性,但是實際應用難度較大,需要通過技術突破,實現其低壓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