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晨釗 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和國外的創新創業教育相比,國內的創業教育起步相對較晚。1999 年國家教育部門提出了“教育振興計劃”,該計劃內容強調了加強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的教育,并采取相應措施促進他們創辦技術企業。而隨著近年來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發展動力也在隨著不斷改變。
伴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國內的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地調整升級,其中,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已經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攻略。由于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關乎國家的經濟發展,因此,政府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并不斷的推出新的政策和文件,以此來將學生的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有效的結合到一塊。由于經管類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從事的工作主要是服務業方面,而該專業的技能培養遠遠落后于產業發展,最終的專業技能不能夠滿足行業需求,因此,高職院校要重視對該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解決就業問題[1]。
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產業結構也隨著發生了調整,并帶動了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教育。在高職院校的文理科專業中,理科類專業實踐性較強,但理論性較弱,而文科類專業則相反,文科類專業主要是學習理論知識,因此相對來說,文科專業的就業技能較弱。除此之外,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還包括對市場發展的掌握、應對問題的反應和面對挫折的心理,以及團隊成員之間的協作能力等。而這些方面的創新創業素養,在高職院校的文科類專業學生中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是高職院校教書育人的首要目標,同時,為企業培養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是為學生提供就業的便利,但目前來說,高職院校的文科類專業的學生缺乏實踐的技能培養,其主要是通過學校的實訓項目和模擬企業的實習來進行的,但這些培訓教學大多還維持在虛擬訓練和模擬實習階段[2]。當前高職院校的培訓設備欠缺,沒有實際的創業培訓平臺,使得學生體會不到現實地工作體驗,因此,這些“碎片化”地教學模式不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廣泛,同時對人才的質量要求也高,企業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是具有高素養、全方面、多層次性的人才,這樣具有一定能力的人才主要應用于企業的營銷管理、采購管理、人力資源需求篩選等崗位,同時,企業產品的生產途徑、產品質量和產品的物流也是重點崗位。此外,高職院校脫離了與企業的合作,在教學需求方面,人才培養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與市場需求不符,導致學生在畢業就業時,缺乏足夠的職業素養和實踐經歷,在求職時遇到閉門羹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高職院校要積極與企業進行合作,根據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標準,制定相應的培訓方案和實訓鍛煉,使學生明確自我的就業方向。
高職院校要及時安排經管類專業的教學課程,并合理的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課程與專業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使學生能夠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了解創新創業課程中的知識點,這樣既能使學生學習技能知識,還能使學生體驗到真實的員工工作經歷。
高職院校要積極與企業合作,并根據不同的地區差異、企業風格以及企業各部門技能需要等,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教師要將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需求相結合,找準企業職位需求,確定該職業領域的工作目的和任務,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為企業培養出高素養的技能型人才[3]。
高職院校可以通過階段性培訓,使學生在不同的階段學習不同的技能,例如:在學期的第一個月可以安排學生了解和學習創新創業能力的基本素養和技能;第二個月帶領學生熟悉和認識企業的運作流程和主要工作領域;第三、四個月可以讓學生進行實訓工作,使學生之間相互學習,讓學生在學習和實訓工作中轉換身份;最終學生就可以在企業內頂崗實習,并以正式員工的身份在企業內部工作。
高職院校和企業之間可以相互合作,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企業以高職院校為人才培養基地,高職院校將企業作為發展投資的依托,這樣一來,高職院??梢詫⑵髽I文化、企業管理和企業運營等方面的內容作為學生學習的一部分。同時,高職院校還要合理安排學生的技能培訓課程,將“創新創業能力的基本技能、理論知識、實訓項目”等結合在一起,此外,教師要隨時指導學生學習,最終將培訓課程的教學效果做到最好。學校為經管類專業的學生創造了在校創業和學習的條件,并按照企業需求為學生設置實訓崗位,使學生根據崗位需求進行技能學習,最終達到企業需要的理想業績[4]。
根據經管類專業的教學模式和相應的專業就業方向,制定合理的培訓方案,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增強學生的實際崗位能力。高職院校要積極跟隨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改善傳統的教學模式,制定以“在校園創業,實境培養人才”為目的的培養模式,根據企業每個行業的工作過程和工作任務,對學生進行組織、入職、實習上崗、培訓實踐能力、實際上崗能力的培養??偟膩碚f,根據課程安排,培養學生的入職、上崗、提升能力三個方面的素養,形成“一個平臺,三個系統”的課程模式。
通過對企業各部門進行分析,根據每個部門的崗位需求,對相應的職業進行能力分析,然后根據經管類專業的人才素養和職業技能,制定通識課、技能培訓課和實踐應用課三個提高創新創業能力得課程,并將創新創業課程得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塊。
高職院校要實施以專業技能對接企業產業的方法,將企業項目引進校園建設,并將企業項目作為引領,使學生根據項目需求進行能力提升。同時,高職院校教師要結合項目的崗位需求,將不同專業和技能的學生分配到不同的項目崗位中,使學生之間存在競爭,積極學習,競崗入職,并定期進行崗位交換,培養不同的崗位素養。
以高職院校和企業合作為創新創業能力培訓為基礎,將企業環境和實踐工作作為培訓的核心內容,結合企業資源,創建實境培訓平臺,為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提供良好的培訓環境。在創新創業能力培訓中,可以整合校企資源,構建實訓室、創作空間、項目開發室等“實體店和網店”,為創新創業技能的培訓提供真實的訓練基地,同時,還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盡可能的營造出一種真實地企業氛圍。
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高職院校要及時適應社會需求,培養更多符合企業崗位需求的人才。高職院校通過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不僅會促進的國內教育領域的發展,還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