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祎桐 遼河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社會保險管理中心
在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應當要根據企業的發展形勢和不同地區的經濟情況有效優化完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根據企業工作方式的實際情況來推動制度落實,同時,有針對性地解決企業不同的內部及外部環境帶來的制度執行問題,提升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管理工作質量。下文具體闡述了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完善策略。
針對現階段我國企業補充養老保險遇到的問題,應當明確認識到部分企業并沒有真正的重視企業補充養老保險,而且僅僅認為開展補充養老保險,會導致企業的負擔有所增加,沒有意識到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提高了對職工的保障,對企業用工穩定、職工獲得感起到了積極地作用。
現階段,在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我國企業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率負擔加上住房公積金以及相關的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這方面的費用,總體費率在40%-50%相對來說比較重,現階段,由于企業職工基本社會保險的費用負擔相對穩定,所以如果展補充養老保險,尤其是針對一些老工業基地的企業和經濟狀況不好及收益不佳的企業,需平衡自身的負擔能力與福利政策帶來的積極效用。因此,必須要基于企業的經營管理實際,有針對性地推動企業的補充養老保險管理工作的建立完善,逐步開展補充養老保險工作。
現階段,企業開展補充養老保險工作多是由一些社會保險經費經辦機構或工會,還有的是商業保險公司,部分地區還會存在幾家同時經辦的情況,許多企業往往缺乏強有力的組織、協調機制。
在企業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推動過程中,國家沒有針對性的出臺關于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規范性,統一的管理意見,導致企業的補充養老保險難以有規范性管理標準可以參考,所以不同地區、不同企業的實踐方式也較為多樣,差異較大。
在稅收優惠方面須根據國家政策和文件進行規定,企業補充養老保險費用在工資總額百分之五以內的部分,且惠及全體職工,才能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予以企業應納所得稅的稅前扣除,優惠政策的執行過程仍需有效監管。
開展補充養老保險工作,應當要結合國家和政府的規劃來對補充養老保險展開宏觀指導,另外還應當要出臺一定的政策優惠,對于企業的補充養老保險工作,要結合企業的經營管理實際來進行補充完善,同時還應當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自愿參加,并且在合理性基礎上對于補充養老保險運作的方式,方法進行自主的選擇。
企業開展補充保險工作,尤其是針對補充養老保險的金額的高低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相應的個人勞動貢獻直接掛鉤,如果是一些企業效益好的,那么在針對補充養老保險的金額比例上,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如果是效益不好的企業開展補充保險工作,可以金額比例降低一些,針對不同職工的綜合情況,要按照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原則來展開。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資金可一定限度內進入到市場,利用專業投資機構資源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營運資產管理,適當提高基金的收益率。
開展補充養老保險工作可由企業繳費或企業繳費與個人繳費結合方式籌集資金,計入個人資金戶,歸個人所有。
當然,在針對補充養老保險的繳費金額方面,應當要將企業繳費控制在工資總額的5%內。可以進入成本,稅前列支:當個人繳費在工資總額的10%以內時,可以從個人所得稅稅基中進行扣除,尤其是針對相關的資金投入回報方面可以實行免稅政策,在養老金領取時,可以根據個人所得稅法,不享受免稅優惠。
針對企業的補充養老保險工作,應當要鼓勵地區性的企業,根據養老保險基金的營運方式展開制度創新,可以借助社會的商業保險公司、基金會或者信托機構等其他金融組織的專業性,根據市場的管理方式展開基金的營運管理,同時還應當有控制投資渠道的風險程度,制定投資管理的限制標準。建立補充養老保險基金的資金自我監管機制,防范運營風險。
建立更為完善、規范統一的制度標準,選取經濟效益差異化大的地區以及不同的行業,改革試點探索,然后推行到其他地區。結合相關的政府和領導單位對此工作的有效地推動,搭建平臺信息交流平臺,針對性的開展企業的補充養老保險試點工作,推動補充養老工作有序開展,為促進社會穩定發展打好基礎。
總體來說,現階段社會發展形勢不斷變化,企業開展經營管理,應該要認識到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實施中存在的不足,出臺統一標準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指導意見、制定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優惠政策;優化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管理方式;積極開展規范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