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利軍 河南省信陽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水環境監測是指對水內化學物質、懸浮物底泥和水生態系統進行統一的定時或不定時的監測工作,在維護水環境健康方面,水環境監測意義重大。對于飲用水來講,當水內含有大量有害細菌時,尤其是向具有傳染性的病菌,霍亂、痢疾等,將會產生大規模、大范圍的傳染病。若水內含有浮游生物,同樣會對水的物理性質造成很大影響,甚至會產生臭味等。通過科學、有效的監測,可以測定水質質量,了解水質是否與飲用水標準相符,這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途徑。
同時,對于工業用水來講,為滿足各種工業用水需求,需要了解水體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比如,鍋爐水,為防止鍋爐內出現大量水垢,不得使用鈣鎂含量較多的水,一旦過多使用此類水,不僅會加大燃料消耗量,還可能會引發鍋爐爆炸,產生嚴重事故危害。再者,對于冶金行業當中的冷卻設備來講,若采用了懸浮物含量較多的水,那么可能會損壞容器或管道,縮短設備使用壽命,加大維修成本。
除此之外,水環境監測,還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第一,為環境管理及環境科學研究提供科學、有效的數據信息。
第二,明確水體內污染物的成分和分布情況,追本溯源,通過分析污染物的成分,追溯來源地和工廠,便于有效防范水體污染。此外,還可以準確預測水體污染的變化趨勢。
第三,準確判定水污染對人體、生物等健康情況的影響,從而有效評判污染治理措施是否得當,應用效果是否良好。
在環境監測當中,水質監測是主要內容。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加,水環境監測工作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績。通過水環境監測,可以順利完成常規水質監測任務,同時還能按頻次對本區域內污染源進行監督性監測。但在實際監測當中仍存在很多問題,主要體現在2 點,具體如下:
水環境監測當中樣品質量問題,多出現于采集水樣前,未綜合考慮周圍水文和地貌情況,資料收集不完整,無法準確地了解本水域特點和實際情況。在河流監測斷面布設當中,規范性不強,不能清晰地了解一些河流斷面情況,或者是控制斷面設置數量不足,無法準確、完整地評價此水域的河流水質情況,導致監測的數據過于片面。水環境監測當中,現場采樣工作極為關鍵。采樣質量直接關系到水樣監測的準確性,影響到水樣是否具有一定代表性。在采樣環節,要將監測水域采集到的水樣運送到實驗室進行檢測,隨后通過一系列物理化學分析技術,通過計算準確分析水樣內的成分,通過對比標準最終確定水質的實際情況。在采集水樣時,要保證所使用的容器干凈,無污染、無雜質。為了確保容器潔凈程度滿足規定,應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要求進行清理。在分裝、加藥固定等階段,同樣要嚴格按照檢測項目的要求規范化完成。在運輸環節,重點要做好密封工作,不得混入雜質。
水環境監測中,實驗室環節至關重要,對操作技術方法、設備器皿等都有具體的要求。為了不影響水樣監測結果,應保證試驗容器潔凈。此外,在實驗室設備方面,由于設備儀器精密度要求較高,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干擾,應合理控制實驗室內的溫濕度等。
水環境監測是一項復雜且精準度較高的工作,需要科學、合理的監測方法來確保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在監測前,應先保證容器規格正確,不得隨便選擇一個容器進行試驗測定分析。同時,為了避免檢測不準確,需按規范標準清洗所使用的容器,并選擇合理的監測儀器,填寫與核對樣品標簽的統一性,保證標簽上準確標注編號、監測點位、檢測項目、采樣日期等,確保數據信息的精確性。此外,還要做好水質監測采樣布點工作,合理設置采樣時間、采樣頻次,固定地表水采樣點位,為長期定位監測提供指導作用。注重采樣細節,做好樣品保存和運輸管理工作,確保樣品數據結果能夠真實、有效地反映該水域的水體質量。
為保證水質監測規范統一,全面提高水質監測質量。要詳細檢查水質監測質量控制報告的準確性,合理控制明碼、密碼平行樣的相對偏差,保證在合理范圍內。此外,還要做好實驗室日常管理與監督工作,提高人員的監測管理意識,不得做表面文章,不得流于形式,要增強數據信息的真實性、權威性。
(1)懸浮固定物質遙感監測。水環境監測當中,選取的水樣內含有大量懸浮物時,將會影響水樣的光學性能和渾濁度。為此,在此類水樣監測分析當中,應明確測定懸浮物的含量。監測過程中,使用紅外線設備,可以高效測定懸浮物成分及含量,從而獲取水樣內固體懸浮物的濃度。同時,還可以根據分析結果,建立相關計算模型進行深入分析,獲取更多具體數據信息,提高水體監測的準確性。
(2)水體富營養化遙感監測。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水污染問題加劇、浮游植物繁殖速度快等。在水環境當中,一旦浮游植物量越來越多,將消耗掉水內的大量氧氣,導致水內魚蝦等生物缺氧而死。在水環境監測中水體富營養化是最主要的監測對象,通過遙感監測,可以及時監測到水域內浮游植物的成分及含量,一旦含量超過規定值,將會產生大量葉綠素,通過監測葉綠素含量,可以準確掌握水體富營養化的實際狀況,監測出本水域的污染程度,有利于治理水環境污染。
水環境監測工作制度建立是水環境監測工作的保證,而當前我國水環境監測工作展開過程中,缺乏良好的工作制度保證,影響到監測工作的具體實施。所以,當前優化水環境工作制度,是水環境監測工作實施的重要保證。
建立完善的水環境監測工作制度是保障水環境質量的根本條件,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制度是一切行為的標準,良好的工作制度,可以推進水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必須從國家層面入手,由國家和地方水利部門綜合制定水環境監測管理制度,做好各部門的職責劃分,精準施測,統籌管理。針對地區內不同水體環境,污染類別不同,應始終堅持“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合理制定水環境監測制度,有利于提高地方水環境監測精準性。同時,要制定水環境監測配套保護制度,一項制度的實施,需要多項政策的支持,水環境監測工作也不例外,在加大水環境監測制度推行的前提下,還要建立健全一系列配套的保護制度,共同提升水環境監測工作效率。此外,建立水環境監測應急管理制度。水環境監測極為復雜,且精確度高,為了保證監測結果的準確性,更好地推進水環境治理工作,必須建立應急制度,解決水體污染嚴重地區的水環境問題,完善水體環境監測工作。
當前,我國部分地區水環境監測系統及技術還不成熟,為了積極推進監測管理發展,必須做好水環境監測系統技術革新工作,全面提升工作效率。第一,在進一步優化水環境監測系統建設當中,應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構建智慧水質監測方案,將先進的信息化技術積極應用到水環境監測工作當中,加強水體監測的效率和準確性。利用環境監測模塊、設備控制模塊、統計分析、自動報警系統以及圖標顯示等功能模塊等,都是構成水環境監測系統的重要模塊,通過上述模塊的應用,可以實現數據共享和數據精準分析,大幅提升水系統監測工作效率。第二,積極應用先進的監測技術設備,比如WQMS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的應用,集合了代傳感技術、自動測量技術等技術。在水環境監測當中,可以達到污染分析、污染報警等作用。
水環境監測工作離不開監測人員的支持,作為主要實施者,監測人員的專業素養直接影響監測結果的準確性。目前,在監測當中,往往會遇到人為失誤情況,這就要求必須提升監測人員的意識,加大培訓力度,
及時充電,及時學習新技術、新知識,從而全面提升水環境監測的工作質量。
綜上所述,水是最寶貴的資源,地表水是人類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也是工農業生產的關鍵。近年來,我國污水排放量逐年增長,導致水環境污染事故頻頻發生,嚴重危害了人們的身體健康,甚至嚴重阻礙了國民經濟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伴隨經濟和社會的高速發展,未來需水量將越來越高,若不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做好水污染治理工作,在未來我們可能要面對更為嚴重的水危機。水環境監測在維護水體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為此,開展水環境監測問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