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友 江西省建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
作者簡介:魏友(1993—),男,漢,江西南昌人,本科,助理工程師,建筑工程檢測。
建筑質量的檢測在近些年受到房屋建筑領域的關注。房屋建筑無損檢測技術能在不損壞建筑結構的基礎上有效檢測出建筑內部結構及建材的質量。因此,對當下提升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水平,提高工程質量檢測的有效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另外,房屋建筑無損檢測技術對于建筑抵御自然災害能力的判斷、受災后可使用程度的評價、建筑地基基礎是否可以繼續使用等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對于建筑來說,質量的檢測是應用的必要前提,這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科學地進行監督和檢測,從而有效把控整個建筑的質量安全。
無損檢測技術主要是將當下施工建設技術的發展作為前提,通過利用建筑工程檢測所要用到的一些基礎設備,再通過信號等具有穿透效果材料的運用,從而對一些數據做出相應的分析。在建筑工程當中應用的無損檢測技術主要是在建筑結構的施工完成之后,無損檢測技術能夠對工程的整體質量進行相應的檢測。現代工程當中無損檢測技術應用的評判標準主要是建筑工程的光、電以及熱,根據材質反應上的不同從而做出相應的數據技術,對建筑工程的結構做出充分的分析,從而有效地為建筑工程結構的完整提供充分的保障。無損檢測技術在進行建筑工程檢測的過程中能夠看出,其在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無損檢測技術在判斷方式上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嚴密性,能夠有效地保證建筑工程的正常開展。除此之外,將無損檢測技術應用到建筑工程當中,能夠提高建筑工程建設的成功率,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能夠促進建筑工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工程檢測對于建筑工程的質量至關重要,當前建筑工程通常規模比較大、投資成本高、建設周期長、涉及因素多。如果建筑工程的質量不能得到保證,則需要進行返工,導致消耗大量資源。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建筑工程中應進行工程檢測。無損檢測技術在建筑工程檢測中的重要性主要如下:
(1)質量保證:工程檢測人員應做好建材檢測,確保使用合格的材料,檢測人員必須對檢測結果承擔法律責任。施工部門在施工開始前必須向監理部門提供完整的信息(材料檢驗報告、工廠證明、擔保或質量證明等),嚴格控制建筑材料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無損檢測技術可以很好地檢測建筑材料的質量。
(2)提高工程效率:許多建筑工程是大型工程,建設周期非常長,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出現諸如施工時間延遲和無法保證項目質量的問題。這就需要進行工程檢測,以確保施工現場的施工質量。工程檢測單位可以在施工現場及時合理地運用無損檢測技術檢測建筑結構和建筑材料,以確保施工中使用的材料符合要求,并防止不合格的材料影響施工進度。
(3)降低項目成本:無損檢測技術可以確保不合格的材料不能進入施工現場,避免由于不合格的材料而導致返工,并顯著降低成本。此外,無損檢測技術可以比較最具成本效益的建筑材料,從而降低建筑材料的成本。
無損檢測技術能夠檢測出建筑的物理數值。通過獲取的數據對材料結構質量指標進行換算,檢測出材料結構是否達標。所以,開展無損檢測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在檢測的過程中,不能影響到建筑結構。另外,要做到隨機檢測,這樣的方法才有真實性和客觀性,檢測的數據要便于存儲,隨后運用科學的計算方法轉換為判斷其質量好壞的標準,確保檢測的隨機性和權威性。鋼筋與混凝土混合材料是建筑結構的主要材料,因此鋼筋與混凝土混合材料基礎的好壞決定著房屋建筑質量。傳統的材料檢測手段有一定的檢測環境要求,例如需要在規定的濕度與溫度下對提取的建筑材料進行試驗,評估出建筑的質量水平。況且建筑物中的鋼筋埋藏在混凝土內,所以提取材料時便會損壞到建筑物。無損檢測技術便是這種背景下誕生的新技術,利用聲、光、電等對建筑物傷害最低的方法來進行檢測工作,在中國的應用已經很廣泛,無損檢測技術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檢測的缺陷。無損檢測技術的發展為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了便利。提高檢測建筑工程的性能和判斷建材質量的優劣,是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最好辦法,有了很好的質量保障才能延長建筑的使用壽命,才能降低對建筑的養護成本。簡言之,無論從建筑行業的長遠發展角度來看,還是從建筑行業發展水平高度來看,無損檢測技術的發展都是不容忽視的。
當前磁化基礎理論的發展呈逐漸加快的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磁粉探測技術被應用到建筑工程的檢測當中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種技術的主要運用原理就是在對相關檢測物做出相應的磁化,在磁化完成之后對其進行磁化感應程度的分析。比如在建筑工程鋼結構材料的檢測過程中,應用磁粉探測技術,所獲得的圖像表示的是非連續性和有相應缺陷的問題,那么它的磁化反應便會表現出不一樣的變化。因為磁線之間是存在相對作用的,便會出現對應的磁場,對磁場進行分析和研究之后,便能夠更好地分析出建筑工程當中的缺陷和不足之處。在實際的建筑工程檢測當中應用磁粉探測技術,具有獨特性的反應時間和反應效率。所以,磁粉探測技術主要適用于對檢測速度方面要求比較高的檢測環境當中,利用此項技術,能夠有效地檢測出其中的一些細節問題,有著很高的精準度與很強的靈敏性。
紅外檢測技術除了應用在建筑工程的檢測過程當中,同樣也被廣泛地應用在其它的一些有關的技術領域,它的優勢在于有著較高的便捷性以及可靠性。在建筑工程當中應用紅外檢測技術主要應用的是紅外的熱成像,利用此原理,能夠對建筑工程內部的一些變化做出相應的觀察。應用電子的紅外攝像,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當中的混凝土相應的輻射信號做出相應的檢測,對所獲得的數據信息做出相應的處理,便能夠得到對應的電子圖像,之后再做出相應的分析,便能夠得到建筑工程混凝土內部的一些缺陷和裂縫上的問題,對其進行判定。紅外技術的應用不需要過高的成本,并且這項技術對于檢測環境上也沒有過高的要求,有著很高的性價比,被廣泛地應用在目前階段建筑工程的施工檢測當中。并且這項技術不會對建筑工程的結構造成多大的影響,能夠實現遠程操作,檢測手段的安全性非常高。
在建筑工程檢測工作中,為了最大程度確保建筑質量,應采用地質雷達對建筑工程的地下結構進行檢測。地質雷達波發射方式是一種電磁波反射作用的方法,為確保后續檢測過程的有效性,建議控制反射累積總時間在5次及5次以上。同時,為了有效地提高反射波記錄的分辨率,記錄方法的選擇應充分考慮采集到反射波信息相對豐富的寬頻帶記錄,并考慮有效增加雷達波作業的基本頻率。專業人員應首先針對檢波器裝置的填埋位置進行直徑為 20cm 的挖坑作業,在坑里埋下檢波器。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地改善雷達波檢波器與地面之間的耦合性,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雷達波檢波器的接收效果。
在中國建筑工程中,主要的材料還是鋼筋和混凝土混合組成的,這是中國建筑領域用材選擇的主流,所以建筑材料質量的好壞會直接關系到建筑結構的安全。因為鋼筋存放的位置比較特殊,傳統的檢測手段在對建筑進行檢測時會對建筑造成一定的損壞。因此通過無損檢測可以方便獲取鋼筋和混凝土的物理數據,這些物理數據與混凝土的強度和質量,以及鋼筋的安放位置息息相關,不僅能通過一系列數據的轉換可以推測混凝土和鋼筋的質量和位置情況,還能大大節省工程成本。
在中國常見的無損檢測技術中,各項技術都有自身獨特的檢測優勢,這也反映了一個問題,即無法從一個單方面角度檢測建筑工程內部結構。但是隨著建筑業蓬勃發展,對材料等各方面的檢測要求越來越高,其中必須含有對混凝土質量、鋼筋材料質量和整體施工結構性能等各方面的檢測。如果僅靠單一檢測技術來對應對這些綜合性質量要求的檢測,顯然效果不甚理想。
目前中國房屋建筑的無損檢測技術種類有很多,在施工過程中把這些多種類技術結合起來,實現優勢互補,這些才是重點。在面對需要綜合檢測評估建筑的質量時,也就有相應的辦法來應對,從而能提高檢測的準確性,更有效地綜合評估建筑質量。
檢測建筑混凝土有嚴格的相關規范標準來作為參考,但是無損檢測技術由于其發展的迅速和便捷,目前還尚沒有科學和規范的法規進行參考,這也導致無損技術的運用并未得到合法的批準。所以就造成了一些檢測單位在使用無損檢測技術時受到限制,降低工程效率。因為常見的無損檢測技術的檢測點通常是具有某一特點的物件,所以檢測的范圍狹窄。雖然一些無損檢測技術能敏銳地檢測出建筑內部結構性能和缺陷,但是還要不斷完善這些技術,在保證效率的基礎上拓寬其檢測范圍。
雖然各項無損檢測技術在準確程度上比以前有了很大提升,但是還須不斷改進,再次提高檢測準確性。例如磁粉探傷檢測技術中的磁效應要使用線圈,而線圈的形態變化可能導致檢測結果的偏差。所以不同的無損檢測技術的優勢都有差異。在實際建筑工程的檢測中,先要對建筑類型進行分析,選擇好檢測手段后收集數據,再根據檢測結果的優劣及時做出調整。因此,只有提高各項無損檢測技術的準確性才能更好地滿足建筑工程檢測的實際需求。
綜上所述,在進行建筑工程檢測時,建筑企業需要合理使用無損檢測技術,制定完整的技術計劃,了解具體技術要求,引進無損檢測創新技術,充分利用無損檢測技術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