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芳 寧波公路市政設計有限公司
風景園林建設步伐的加快,為城市綠化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風景園林建設通常是將特定區域中的景物,利用藝術化形式及理念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逐步提升公共空間的藝術性及美觀性。當前園林設計注重綠色環保理念的實施,使風景園林有良好的生態環保特點,從而更好地滿足群眾對居住環境的需求,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積蓄的壓力很好釋放。
風景園林植物景觀設計過程中,植物的選擇非常關鍵,講究因地制宜,目的在于提高園林景觀設計的可行性和植物的適應性,這有利于提高其成活率。在植物選種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其與擬建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統一性,另一方面還應當結合環境條件合理選擇植物類型。比如,喜陰、喜陽植物的合理選配;有些植物耐寒,有些植物則具有較強的耐熱性特點。在植物景觀設計時,避免盲目選種,應當適應植物的生長規律。
在規劃設計風景園林時,可供選擇的植物數量和類型很多,不同植物特性和自身特點使得園林設計更為豐富。在設計之初,應當具備一定的前瞻性,否則將影響植物的生長和設計效果,還會導致植物、環境顯得特別的突兀、不協調。在進行風景園林整體規劃設計時,不僅要合理選擇適宜植物,更要分析植物生長習性,確保植物生長周期內能夠與環境相匹配。同時,植物搭配應考慮四季性,確保各個季節都能看到“春色”。
園林景觀的營造歷史悠久,在我國古代就有通過植物來營造景觀,展現主人的胸懷抱負,從而賦予植物意境美,但大部分景觀中,植物只有綠化的作用。真正重視園林植物景觀的營造始于1980年代,我國開始重視園林建設,培養專業人才,從而誕生了園林設計與植物相關的理論,如種植設計、植物配置、植物造景等基本理論。直到21世紀開始,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才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出現了更多的新型概念,又與生態學相結合,進一步研究和發展,從而產生了生態園林、植物景觀等新概念。目前,我國對于風景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有較為成熟的指導理論與研究方法,各地的植物景觀優秀案例層出不窮;但大部分景觀還是跳不出原有的限制,缺乏創新,加上對園林景觀的需求日益增多,導致植物景觀單一化,缺乏特色,與實際需求不相符,甚至有的設計者太過理想化,只追求美觀而忽略了植物自身的特性,破壞了原有的生態系統,造成植物生長不良,影響植物景觀整體的效果。
植物配置過程中,應當有效模擬生態群落的特征,以鄉土植物為首選,講究地域性。在路側以及建筑物和構筑物等節點位置,也可適當搭配具有高景觀價值的適生植物,以有效提高景觀的豐富度和色彩性,這樣有利于提升景觀整體吸引力。以杭州CBD公園為例,其坐落在錢江新城核心區,也屬于沿江帶狀綠地,集休閑、游樂等功能于一體,體現出新城現代化以及生態化發展。植物景觀設計時,融合了東西方園林景觀設計思路,汲取了近年來風景園林建設經驗。通過對栽種植物景觀、現場情況的綜合考察,植物景觀可以滿足公園功能區塊對園林風景植物景觀的客觀需求。新建城區公園的規劃設計嚴格按照本研究上述程序和方法,更為重要的是其延續著城市發展文脈,而且展現出了城市景觀的主要特色;基調樹種是香樟、桂花樹。在綠色植物規劃設計過程中,還應當注意材料色彩搭配。以基調樹種為例,其采用的是常規綠樹,即香樟以及桂花等,既符合傳統園林中的植物規劃設計要求,又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植物作孤賞景觀也是較為常見的,作為孤賞的植物其觀賞特點往往較為突出。常用的孤賞植物或是冠大蔭濃、冠形優美,如沙樸、黃山欒樹等;或是枝干優美獨特,如紅楓、紅梅等;或是花朵艷麗、花香四溢,如山茶、玉蘭等;還可以觀賞葉的獨特,如銀杏、槭樹科植物等。孤賞樹往往需要較為開闊的觀賞空間,常以草皮為底,分支點較低的低矮喬灌木為背景植物來襯托,且不宜種植在中心位置,往往種植于偏移中心的位置。也有孤賞樹用于強調出入口種植于出入口旁的,較為醒目。
城市園林植物景觀設計,必須要有效提升綠地使用率,盡可能減小鋪裝面積,一方面,能夠拓寬平面空間,另一方面,也可以擴大垂直空間與頂面空間的綠化規模。當前在城市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綠地普遍具有分散性,且涉及的結構種類相對較多,因此,提升綠量密度、優化種植結構是當前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的重點問題。在選址階段,要充分考慮浙江寧波喬木種植情況,做好土地與綠地結構規劃工作,以節省土地資源為前提,遵循植物生長規律以及生態學理念,合理劃分園林植物景觀綠地,充分體現低碳理念在城市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的作用,選擇最佳地點進行設計與建設。
在風景園林設計中,人性化設計理念極其重要。當前人們對精神方面的追求逐漸提升,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引入人性化設計理念,不僅可以最大程度地滿足群眾的審美及精神需求,還可以在焦躁的社會環境中開辟凈土,在人與自然和諧的基礎上,更好地貫徹綠色環保理念,使風景園林發揮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