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生金 西寧中冠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
在水利施工過程中,水利工程質量的管理十分關鍵,也是水利工程中必須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一個良好的工程往往也離不開良好的質量管理及質量控制。因此,本文結合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現狀展開分析,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混凝土施工進程中,材料一旦出現問題,易導致配比不當,影響混凝土施工質量。在配比進程中,水泥劑量較多、水灰比較大等,均會對凝結最終成效造成影響。材料使用不當或配比不合適,均會使混凝土收縮程度不均,如泥沙含量較多,使其收縮程度加大。混凝土收縮程度與內外拉應力存在較大差異,會增加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的風險。對材料存放未加以重視,水泥堆放在較為潮濕的區域,使其強度降低無法滿足施工要求,最終導致結構產生裂縫。
造成水利工程混凝土出現裂縫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外界氣候因素導致的水分蒸發的加劇以及水泥和砂石的配比不合理等因素,但是施工技術的熟練程度也是導致水利工程中混凝土出現裂縫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見的施工技術問題包括在水利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對混凝土所采取的攪拌振實操作等,如果這些技術操作不夠熟練或者存在一定的缺陷與漏洞將會直接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等質量問題。
地質條件與混凝土施工質量密切關聯,若對其未能加以重視,會給水利工程造成較大損失。立足于混凝土裂縫形成因素層面,若選取地質條件不良,如地下水較為豐富、軟土層區域等,實施工程中對其地基處理不佳,易發生不均勻沉降,增加混凝土發生沉陷裂縫的風險。應對其加以重視,在具體水利工程施工前,對其地質條件進行勘察,掌握全方位地質資料,為混凝土施工做以保障。
工程中所選用的原材料性能直接決定著工程質量是否滿足實際需求,作為項目的重要決定因素,混凝土必須嚴格按照工程需求進行材料配比。傳統施工中,原材料通常由砂石、水泥等組成。隨著科學技術的深入發展,材料類型也在逐步更新換代。有再生工藝、透水工藝和生態型混凝土工藝,鋼筋和吸音也是目前工程中常用到的混凝土類型。由于材料的種類多樣,因此在施工選擇上要按照施工計劃選擇最恰當的原材料。材料選擇的過程中,第一,要結合施工環境和地理條件等基礎因素來選擇適宜的施工材料,隨后再根據當地的氣候變化,及時調整施工方案,確保混凝土性能不受損失,做好相關保護措施。
考慮水利施工復雜性,科學的施工設計是其基本要求,關系著水利施工有序性。但要想做好水利施工設計工作,還應關注如下問題:一是對于施工設計人員而言,不僅要有水利設計理論及經驗的積累,還要有科學縝密的分析,明確水利施工設計思路,尤其是要結合水利地理條件,減少施工設計與環境的沖突,這樣不僅可提升水利施工效率,還能規避設計改動及返工問題,有著明顯的設計效益優勢。二是待初步完成水利施工設計后,出于穩妥考慮,還應交由專業設計院加以審批,可有效減少水利施工設計失誤,而且在共同論證下,水利混凝土施工將更為高效。
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澆筑,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之一。為了避免存在質量問題,就需要從把控澆筑速度入手,提出相應的預防策略,將水利工程的價值與功效發揮到最大。第一,要求施工人員嚴格遵循設計圖紙與施工方案中的規定,采用合理的施工技術與工藝。可以運用混凝土泵車輸送混凝土,并且壓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剛開始泵送時,需要放慢速度,待穩定之后,采用正常速度泵送。整個泵送必須連續作業,不得中途停止時間較長。第二,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需要采用分層澆筑法,注重澆筑過程的連續性,同時對于澆筑的厚度也要做好控制工作,確保水泥砂漿的澆筑。一邊澆筑,還要一邊振搗,控制好振搗頻率與時間。在澆筑中,要做好施工縫的預留工作,確保抗壓強度符合施工要求,在澆筑的過程中要用刮尺對表面進行抹平。
水利工程施工進程中,應對其是否發生裂縫加以關注,實時觀測混凝土凝結后是否存在深層裂縫、貫穿裂縫等,若發生存在此類現象,應采取針對性解決措施。深層裂縫可通過將其鋼筋去除,重新進行澆筑鋪設;表面出現裂縫可直接進行澆筑。應對混凝土凝結全過程進行實時關注,根據實際狀況進行科學養護,混凝土凝結初期,其強度通常較小或無強度,可適當增加濕度,以提升其內部拉應力,確保內外拉應力統一,通過適當增加水分、鋪設塑料薄膜,以實現保濕目標。此外,對裂縫形成應加以控制,其主要涉及以下幾方面:(1)溫度裂縫控制。根據施工實際狀況,布設相應的保溫裝置,針對易出現裂縫的部位,通過增加相應的鋼筋加固,減少內部拉應力值差距。(2)干縮裂縫控制。控制材料配合比,澆筑完成后應觀察凝結狀況,適當給予水分確保濕度,根據相關標準實施填埋、壓實等,對混凝土進行二次抹壓。(3)塑性裂縫控制。主要以澆筑進程中振搗為核心,確保振搗質量。
混凝土的現場施工環節對于水利改造有著重要的影響,其施工標準和質量情況直接決定著水利改造效果。現場作業,工期長,工程管理切不可脫離實際。實施動態監管,發現異常要及時整改,消除隱患,做好質量防控,保證工程按預期進度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