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吉青
(國核自儀系統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241)
顏色是人的視覺系統對光譜中可見區域的感知效果,是視覺和審美的核心,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認知和情緒。從設計心理學角度看,人們在感受周圍環境的時候,首先注意到的是物體的顏色,然后才會注意到物體的形狀等其他因素。人類對于不同的顏色,在感受程度上存在差別。人機接口(HSI)設計的顏色方案中,應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影響因素。本文基于色彩理論,結合顏色的CIE Luv和Yuv的色差計算,給出了符合標準要求的HSI顏色方案。
1860年德國人赫爾姆霍茲提出了一個顏色視覺的生理學理論,即三色理論。該理論認為人的視網膜上有3種基本的顏色感覺纖維,即紅色纖維、綠色纖維和藍色纖維,3種纖維不同程度興奮的比例關系決定人們所看到的是什么顏色。
1905年美國人孟塞爾創建了孟塞爾顏色體系,他把物體表面色的3種基本屬性——色調、明度、彩度用一個三維空間表現出來,并按人的視知覺特性對它們分別進行等距排列,以此用來對顏色進行分類和標定。
由于孟塞爾顏色體系以三色理論為依據,在編排上注意到人的視覺特性,又將顏色的3個屬性加以直觀形象地展示,使顏色工作者容易理解掌握。因此,孟塞爾顏色體系是目前諸多顏色體系中使用廣泛、影響較大的一種,NUREG 0700中的顏色編碼也是基于該體系。
顏色僅存在于人的眼睛和大腦中,為了準確地描述顏色,西方色彩學中首先引入了色彩空間的概念。通過建立多種色彩模型,以一維、二維、三維甚至四維空間坐標表示某一色彩,這種坐標系統所能定義的色彩范圍即色彩空間。
本文色差計算中使用到的色彩空間主要有XYZ色彩空間、Luv色彩空間和Yuv色彩空間。
1.3.1 XYZ色彩空間
CIE 1931 XYZ色彩空間是最先一個采用數學方式定義的色彩空間,它由國際照明委員會(CIE)于1931年創立。根據三色理論,原則上只要3個參數便能描述顏色感覺。
在三色加色法模型中,如果某一種顏色與另一種混合了不同份量的三種原色的顏色,均使人類看上去是相同的話,即把這3種原色的份量稱作該顏色的三刺激值,用X、Y和Z表示[1]。
1.3.2 Luv色彩空間
Luv色彩空間全稱CIE 1976 Luv色彩空間,L表示物體亮度,u和v是色度。于1976年由國際照明委員會提出,簡單變換CIE XYZ空間得到[1]。
1.3.3 Yuv色彩空間
Yuv是被歐洲電視系統所采用的一種顏色編碼方法,Y表示明亮度,也就是灰階值;而u和v表示的則是色度,作用是描述影像色彩及飽和度,用于指定像素的顏色,采用Yuv色彩空間的重要性是它的亮度信號Y和色度信號u、v是分離的。
NUREG 0700、EPRI 1008122、IEC 60073和 IEC61772都對HSI設計中顏色編碼的要求做過大量的描述,但是不管是美國體系內的NUREG 0700和EPRI 1008122,還是歐洲體系內的IEC 60073和IEC 61772,顏色編碼使用的基本原則都是一致的,下文給出了這些原則。
混亂、無規則地使用顏色編碼將會導致信息無法理解,也會降低用戶識別或快速識別重要信息的可能性。因此,所有類型的畫面中應使用一致的顏色編碼,并且該編碼方式應與電站內其它HSI也保持一致。
同時,不同的顯示設備(如LED、LCD)有著不同的色彩呈現,必須確保顏色的顯示在用戶看起來是一致的,尤其是對于相似的顏色(如黃色/橙色/琥珀色等)。理想情況是能在操作環境的周圍照明條件下,確保顏色的一致性。
在使用顏色表示不同的含義時,若顏色的種類較多,會嚴重影響用戶的認知,理想情況應使用不超過6種顏色[2]。但是在具體的工程設計中,由于需要表達的信息量大,且復雜多樣,不得不使用超過9種顏色,此時可使用9種飽和色表示重要的信息,如用于報警系統,根據報警優先級的不同,分別選用不同的飽和色表示,同時在報警狀態清除時,也通過如顏色或亮度的變化指示出來。
對于沒有重要含義的信息,如背景色,應選用對其它顏色干擾較小的中性色表示。選定的9種主要顏色之間的CIE Luv色差應超過40個單位[2]。
相近的顏色在組合使用時,人的視覺系統容易混淆,不易區分。組合顏色應提供充分的對比,如使用一個單一的,不使人分心的顏色作為所有畫面的背景,優先考慮黑色和灰色的顏色組合。當彩色符號和圖標與背景亮度相似(例如,紅色背景上的藍色或綠色符號和圖標)或顏色選擇缺乏對比度時,將引發很多問題,甚至會導致錯誤。
因此,顏色組合使用時應優先考慮使用光譜距離相距較遠,對比度相差較大的顏色組合。選定的組合顏色之間的Yuv色差應超過100個單位[2]。
由于用戶中可能存在某些程度的色盲,且對于顯示硬件VDU來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分辨率可能會逐漸降低,同時,還存在周圍照明條件影響用戶感知的問題,因此顏色編碼宜作為其它編碼機制的冗余,避免單獨使用,須與其他編碼方式組合使用,如對象形狀的改變、位置的變換、閃爍等[3,4]。
針對2.2章節的適用性要求,以核電行業中常用的紅色和黃色為例,計算如下:

3.1.1 RGB值歸一化
紅色和黃色的RGB值分別取(255,0,0)和(255,255,83)。公式(1)將RGB值轉換到[0,1]的坐標軸上,經計算得:

3.1.2 Gamma校正

公式(2)中γ值為1時,對應一個理想的顯示器,具有從完美的白色通過灰色到黑色的連續的線性漸變效果,但是理想的顯示設備是不存在的。電腦顯示器是非線性的設備,本文中根據美國國家電視標準委員會NTSC的視頻標準,取γ值為2.2,計算得:

3.1.3 轉換到CIE XYZ標準色品空間

公式(3)將顏色轉換到標準色品空間,其中的轉換矩陣為經驗值,計算得:

3.1.4 轉換到CIE UCS均勻色品圖

公式(4)和(5)中X、Y、Z為三刺激值,CIE XYZ色品空間經過該變換,可將顏色映射到均勻色品圖UCS,該圖中所有顏色都是等明度的,兩顏色之間的色差與它們間的距離成正比。計算得:


3.1.5 轉換到CIE Luv色空間
為獲得視覺上較均勻的色彩空間,CIE推薦Lab和Luv兩個色空間,并分別規定了色差的計算方法。本文根據NUREG 0700中的要求,選取了CIE Luv色空間。

公式(6)、(7)和(8)將顏色映射到了CIE Luv色空間。Y0、u0'、v0'為給定的白物體色刺激值,且0.01 3.1.6 CIE Luv色差ΔE (CIE Luv) 在CIE Luv色空間中,兩顏色間的色差為它們在色空間中的距離,根據公式(9)計算得,工程中常用的紅色和黃色的Luv色差為127.55,大于40,滿足適用性的要求。 針對2.3章節差異性要求,以紅色和白色為例,計算如下: 3.2.1 轉換到Yuv色空間 本文根據NUREG 0700中的要求,選取Yuv色空間,計算顏色的色差,公式(10)將顏色映射到Yuv色空間,紅色和白色的RGB值分別為(255,0,0)和(255,255,255),計算得: 3.2.2 Yuv色差ΔE (CIE Yuv) 表1 主要編碼色Table 1 Main coding colors 公式(11)中,YM=Max(Y1,Y2)。經計算,紅色和白色的Yuv色差為143.20,超過了100,可以作為顏色組合使用。 單純的黑白設計顯得單調乏味,容易造成認知疲勞,使用戶無法保持注意力的穩定,因此通常通過不同的顏色區分不同的編碼對象。在充分考慮色彩理論中人眼對不同波長光譜顏色感受程度差異,并結合3.1章節CIE Luv色差計算的結果,確定選用表1中的顏色作為主要的編碼色。 當組合顏色在亮度對比接近時,由于顏色的同化作用難以分辨。比如在白色背景上,打出同樣字體及字號的一行黃色文字和一行黑色文字,黑色文字則看上去更加清楚、更容易辨認。根據色彩理論,人眼對于亮度相近的色刺激分辨較弱,因此應盡量避免使用它們的組合。結合3.2章節中Yuv色差計算結果,表2中列出了幾個顏色組合的應用實例。 在設計顏色方案前,應確定顏色編碼的對象,其影響因素較多,比如說受控設備的接口類型、控制策略以及用戶的使用習慣。本文參考核電站常用的顏色編碼對象[3,5],表3中列出了幾個顏色編碼的應用實例。 本文給出的是確定HSI顏色方案的通用方法,實際使用時還需要考慮用戶的使用習慣。如對舊電站的升級改造項目,應咨詢用戶對于舊顏色編碼的想法,查看舊電站的設計文件及監控畫面,識別出新方案中用法不一致或可能會引起混淆的地方。 表2 顏色組合實例Table 2 Examples of color combinations 表3 顏色方案實例Table 3 Examples of color schemes 顏色方案在最終確定前還應通過模擬測試。如借助動態驗證平臺或模擬機,選擇能代表實際用戶的操縱員執行測試,測試時可通過眼動儀和攝像設施,捕捉用戶的細微反應,證明與顏色編碼的設計預期相符合。測試環境,包括顯示器、周圍環境和照明條件,應盡可能與實際工作環境保持一致。 本文在轉換色彩空間和計算色差時,使用了一些經驗公式和經驗值,這些公式和數值本身存在著一些局限性,例如對于亮度差異較小的顏色,使用本方法計算色差時誤差較大,以后的工作中還需要針對性地做進一步的研究。

3.2 Yuv對比度計算




4 顏色方案
4.1 顏色選擇
4.2 顏色組合
4.3 顏色方案
5 結束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