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1月14日文章,原題:拜登的美國和中國如何在磕絆的關系中翻開新的一頁 中美關系處于幾十年來最糟的時候。特朗普政府不必要的對抗性立場,使美國利益受挫。如果政策得以扭轉,美國人將立即受益,兩國關系基調也會好轉。在許多領域可采取積極小步驟促成改善。若美國新政府采取建設性行動,中方可能也會積極回應。
一、美國在跛腳鴨時期的所有行政命令都應被廢除。特朗普政府頒布這些政令是為制約美新政府在中國問題上的選擇。拜登政府應立即開始與國會協商,以確定哪些行政令應重新發布。
二是教育。特朗普政府收緊對華的學生和工作簽證。這些變更傷害了美國大學和企業,損害了美國的國際聲譽。拜登政府應廢除這些民族主義規定,歡迎中國學生赴美留學。
三是外交。特朗普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中國則以關閉美國駐成都總領館作為報復。這種針鋒相對的做法,只會傷害想要旅行的普通美國人和中國人。拜登應宣布重開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條件是成都總領館也重開。
四是貿易。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懲罰了美國消費者、農民和出口商。拜登應宣布將關稅恢復到2017年的水平,前提是中國也結束針鋒相對的關稅。目前困難時期,這一行動等于是立即把錢放進美國人的口袋里。
五是公共衛生和氣候問題。特朗普不停妖魔化中國毫無助益。美國應開始與中國政府討論,以防止其他大流行病發生。
六是科技與媒體。特朗普政府禁止美國公司與華為開展業務,這令美國損失數千工作崗位。與華為和解,能給美國財政部帶來數十億美元收入。美國需要5G技術帶來的生產力,我們急需。
我們要保護美國人的數據和隱私,但生硬禁止We?chat和TikTok,反而是懲罰美國用戶。另外,駐美的中國媒體代表盡力向中國人介紹美國。限制他們進入美國會傷害中國對美國的了解。取消這些限制也意味著美國記者能重返中國。
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彼此密切交織,但不斷上升的民族主義和不同政治制度導致關系嚴重惡化。上述步驟有助于翻開美中關系新的一頁,奠定更好的基調,讓兩國政府有空間和時間重新接觸,并潛在地改善最重要的雙邊關系?!?/p>
(陳俊安譯)
環球時報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