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秋芬
摘?要:在“一帶一路”進程下,沿線國家之間的國際商務交流與合作與日俱增,并且國家、企業涉外審計項目也逐漸增加,因此對審計人員來說,提高其審計英語水平至關重要。為了避免審計人員在溝通與交際過程中,出現溝通障礙以及失誤;為了進一步提高審計人員英語水平,本文在結合審計英語的語言特色和審計與“一帶一路”這一特殊背景的情況下,分析審計英語得到要求及翻譯技巧。
關鍵詞:審計英語;翻譯技巧;“一帶一路”
中圖分類號:F7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1.018
0?引言
當下世界格局正發生著復雜而深刻的變化,世界經濟逐漸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國際經濟以及金融形勢嚴峻,我國順應世界經濟的發展,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沿線國家經濟發展和貿易往來,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市場深度融合,打造開放型、包容型、普惠型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依托“一帶一路”倡議,涉外審計業務逐漸增多。在此背景下,我們要考慮語言障礙為審計實踐帶來的障礙與困擾,重視審計英語的重要性。審計英語不僅糅合了審計的專業知識還囊括了英語翻譯的相關內容,這為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沿線國家、企業以及個人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和阻礙。為了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更準確、更高效的完成涉外審計業務,我們需要分析并掌握審計英語的要求以及翻譯技巧。
1?“一帶一路”背景下審計英語的特征
1.1?審計英語市場廣闊
作為最廣泛的使用語言之一,英語在國際審計業務方面具有毋庸置疑的霸權和主導地位。在“一帶一路”的參與國共計65個,橫跨亞洲、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自我國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設想至今,沿線各國積極響應,區域間文化、政治、經濟合作進一步發展,企業之間的經濟貿易合作也隨之增多,審計業務日趨頻繁。然而審計人員的英語水平不足,對審計英語的理解上存在誤差,在審計英語的翻譯過程中也時常出現問題。審計英語的翻譯市場廣闊,審計英語人才極度缺失。
1.2?審計英語特殊性
作為一門專門用途英語,審計英語具有其語言的特殊性。最鮮明的特征包括詞匯的專業性,語義的客觀性,表達的準確性。
審計英語通常用于審計法案條例及審計報告之中,并且充斥著大量的法律、經濟、貿易等專業術語,這使得審計英語的詞匯具有專業性。審計英語語義的客觀性體現在審計英語翻譯的實踐過程中,由于審計的基本特征是獨立性,因此在審計英語的翻譯過程中,要重視審計的獨立性和公正性,確保翻譯內容的客觀性,要盡量避免使用第一人稱以及第二人稱。中英文審計語言表達存在差異,這種差異不僅體現在語言本身的差異,還體現在認知角度的差異以及思維方式的差異。在認知角度方面,由于“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文化背景、生長環境以及宗教信仰的差異,審計從業人員以及譯者對相關英語的表達可能會存在分歧。認知角度不同,對一個詞語的表達就會存在差異。例如,在西方人眼里“狗”是忠誠的象征,是人們的好伙伴,因此對“狗”的表達往往趨向正面的含義,然而在中國人眼里,對于“狗”的表述往往是負面的、消極的。在這種認知角度差異的情況下,審計英語的語言表達自然存在巨大差異,在翻譯過程中對于詞匯的意義可能會存在分歧。在思維方式方面,中國人遵循儒家、道家的法則,往往含蓄且婉轉迂回;而西方國家往直接了當、直入主題。這種思維模式使得人們在溝通和交流中難免會產生語言障礙。同時,由于思維模式的差異,中國人往往在描述事物的時候,習慣由整體到局部,而西方人則完全相反,他們在描述事物的時候,習慣由局部到整體。
2?“一帶一路”背景下審計英語的要求
在“一帶一路”倡議逐步深化的背景下,國際資本市場發展迅猛,面對國際合作,企業需要充分掌握有效的準確的財務信息并合理規避財務風險,此外國際審計服務要求和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國內審計人才的英語水平較低,翻譯從業人員審計專業知識薄弱,國內掌握審計英語這類型的復合型人才缺口較大。
2.1?審計專業知識與英語專業知識結合
目前,審計英語的主要使用人群是涉外審計業務的從業人員以及翻譯從業者。對于涉外審計業務的從業人員和翻譯從業者來說,前者缺乏英語專業知識,后者缺乏審計專業知識。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無論是涉外審計業務的從業人員還是翻譯從業者,都需要更新個人的審計專業知識儲備,掌握相關的管理知識、法律知識以及經濟知識,形成風險應對理念、財務整合思想,實現更準確的更權威的更公平公正的進行經濟決策和有效的監督控制等。在儲備了審計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提升個人英語知識水平。為了更順利更流暢的做好涉外審計業務溝通與交際,應當著重強調審計英語作為專業用途英語的重要性,通過參與線下培訓和線上學習,提高英語專業知識,包括中英翻譯策略、英語基本語法、英語寫作、英語口語等,擴大英語單詞的詞匯量,不斷深化學習,將審計專業知識與英語專業知識相結合。與國際市場接軌,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戰略經濟合作。
2.2?審計市場需求與人才培養結合
“一帶一路”的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包括中國、印度、新加坡等21個國家,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深入推進,截至2018年,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超過60個,遍布亞洲、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中國已累計同122個國家、29個國際組織簽署了170份政府間合作文件。面對龐大的潛在市場,沿線各國企業紛紛籌措資金,擴大生產規模,成立跨國公司。我國企業境外業務的發展有目共睹,與此同時我國涉外審計事業的發展停滯不前,涉外審計人員素養有待提高。現有的審計人員培訓中,缺乏涉外審計英語業務的培訓,缺乏涉外審計英語業務交際的培訓、缺乏涉外審計英語目標的培訓。一方面,相關部門未能重視涉外審計英語業務,未能提前對涉外審計英語進行調研,未能明確涉外審計英語學習目標和范圍。另一方面,參與涉外審計英語培訓的人員水平參差不齊,涉外審計英語的培訓未能進行分級教學,不同學習能力和不同學習層次的審計人員采取了相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3?“一帶一路”背景下審計英語的翻譯技巧
審計英語翻譯的目的在于將英語視作平臺,完成對審計理論和審計方法的應用與傳播,讓審計實踐,尤其是涉外審計實踐在更廣闊的空間內得到推進。因此,在審計英語的翻譯實踐過程中,我們要遵守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翻譯原則,即:準確性、忠實性、通順性,掌握審計英語的翻譯技巧,提高審計英語翻譯的質量和水平。
3.1?詞匯翻譯
在審計英語中往往會出現許多專業詞匯、專業術語與縮略語。對于審計英語的專業詞匯和專業術語的翻譯方面來說,審計英語翻譯從業者需要掌握審計的相關背景知識。由于英語語言中一詞多義現象十分普遍,在審計英語中,審計英語翻譯從業者需要結合特定的語境,聯系上下文,結合審計專業背景知識,選擇合適的意思進行翻譯。如“accurals”一詞為“accural”的復數形式,作為名詞的意思為“自然增長、自然增長額”;作為形容詞的意思為“收益的”。然而在審計英語的特殊語境下,結合審計的專業知識,我們需要翻譯成“應計項目”。除此之外,在審計英語中有些專業術語往往有其固定搭配,如:“acceptance procedures”的常見意思是“驗收過程”,但是在審計英語里將它翻譯為“承兌程序過程”。審計英語充斥著大量的合成詞,通常以“名詞 + 名詞”“動詞 + 名詞”“名詞 + 形容詞”等形式出現,審計翻譯從業者應當予以重視,予以歸納,使審計英語得到翻譯準確而規范。如“Statutory surplus reserve”譯為“法定盈余公積”;“Going concern”譯為“持續經營”;“Deferred income”譯為“遞延收益 ”;“Rental income”譯為“租賃收入 ”。對于審計英語中出現的縮略詞,通常為首字母的縮寫,例如“ACCA”的全稱為“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意思是“特許公認會計師”;“IFAC”的全稱為“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ccountants”意思是“國際會計師聯合會”。
3.2?復雜句翻譯
審計英語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其內容廣泛而豐富,其表達句式往往冗長而復雜,句式嵌套的情況較多,多重從句較多,句式結構往往非常復雜。審計英語翻譯從業者在翻譯的過程中,需要采取多種翻譯方法和翻譯策略。對翻譯中出現的后置定語的情況,應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翻譯,如果后置定語較短,則可采取將后置定語放在名詞前面進行翻譯;若后置定語較長,則在翻譯的過程中,進行拆譯,將句子分開進行翻譯。
面對句式復雜、多重從句的情況,審計英語翻譯從業者應當首先理清句子的主干與枝干,明確句子的主語、謂語和賓語。結合上下文、結合句子的語境以及源語言與目標語的表達方式,采取順譯法、逆譯法、拆譯法等翻譯方法進行翻譯。例如“ The Series A Preferred Shares are automatically converted into ordinary shares upon the closing of a qualified public offering,which means a firm commitment underwritte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and listing on 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stock exchange by the Group of its ordinary shares representing at least 15% of the ordinary shares (on a fully diluted basis immediately prior to such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at a price per share implying a pre-money valuation of the Group of at least $100,000.” 翻譯為 “ A系列優先股在公開發行資格結束后自動轉換為普通股,這意味著,該公司承諾在國際公認的證券交易所集團進行首次公開發行和掛牌上市,集團所持有的普通股至少占原始股的15%,其每股價格包含了集團至少10萬美元的預投資(如在首次公開募股后,立即被充分稀釋)?!?/p>
3.3?被動語態的翻譯
在審計英語的翻譯過程中,因審計文本的專業性、復雜性、獨立性與公正性,被動語態的應用在審計文本翻譯材料中普遍存在,這就為審計英語翻譯從業人員帶來了許多翻譯障礙與翻譯困難。審計英語翻譯從業者不僅要靈活掌握被動語態的翻譯,并且需要辨別在什么情況下,被動語態應當采取特殊對待。這種被動語態翻譯的特殊情況,在法律文本翻譯中也非常的常見,因此翻譯從業者可以參考法律翻譯文本的相關要求與翻譯技巧,來進行審計英語文本的翻譯。
3.4?專門用途英語翻譯
審計英語翻譯作為一門領域交叉的學科,不僅包含了審計學的相關專業內容,而且包含了英語語言學、翻譯學的相關內容。對于這種領域交叉的英語,我們通常稱為“ESP”也就是專門用途英語,常見的專門用途英語包括:工程英語、法律英語、醫學英語、農業英語、科技英語、外貿英語、商務英語等。專門用途英語的目標群體明確,專業性較強、實用性較強。而審計英語也是專門用途英語。專門用途英語有兩大主要特點:第一,專門用途英語的學習者一般是從事專門行業的人才,如科學家、導游、醫生、工程師等,或者是以某一專門領域方向作為英語學習課程的英語專業學生。第二,專門用途英語區別于普通英語,具有其獨特的詞匯、句法特征以及文體特征。在審計英語翻譯當中,審計英語翻譯從業者需要結合專門用途英語翻譯的特點,從詞匯上、句式上、文體上進行區別于普通英語的翻譯。這樣才能使審計英語翻譯從業者更加精準的傳遞源語言的內容,更加準確的表達出源語言的思想,減少在審計英語翻譯過程中的漏譯、誤譯、錯譯的情況。
4?結語
“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發展,為沿線各國的國家、企業和個人帶來了機遇。英語審計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大環境下,顯得格外重要。為了進一步拓展市場,促進經濟的發展、貿易的往來以及推動建立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框架,涉外審計業務從業人員以及翻譯從業者需要了解“一帶一路”背景下審計英語的特點,熟悉審計英語的要求,掌握審計英語的翻譯技巧,搭好溝通的橋梁,忠實地、通順地、準確地進行審計業務的翻譯。
參考文獻
[1]李朝艷.新時期審計英語的特征及翻譯策略[J].會計師,2019.
[2]肖玉凌.審計英語的翻譯技巧及應用實踐[J].勞動保障世界,2017,(21):69-70.
[3]胡璐.新時代審計英語的要求與翻譯實踐[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9(06):158-160.
[4]張宏國.審計英語的語言特點及翻譯策略[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3):47-50.
[5]張帆.審計英語的語言特征與翻譯策略解析[J].勞動保障世界,2016,(24):66-67.
[6]Jim Hlavac,Marc Zhichang Xu.Chinese-English Interpreting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J].Taylor and Francis,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