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進 段敏 秦趣

摘?要:六盤水市作為“中國涼都”,近十幾年來旅游業取得了長足發展,這為六盤水市鄉土旅游地理的開設創造了有利條件。與此同時,開設鄉土旅游地方課程也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政策引導,是實現地理核心素養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在地理核心素養的指導下,以六盤水市的旅游發展為基礎,結合六盤水市中學地理教學實際,就六盤水市鄉土旅游地方課程的開發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以及建議等進行了初步探討,以期為相關部門提供科學參考依據。
關鍵詞:鄉土旅游地理;地理核心素養;課程開發;六盤水市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1.032
1?鄉土旅游地方課程的提出
1.1?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政策引導
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學生的成長環境已經發生了深刻的改變,他們信息來源廣,信息獲取便利,思想活躍,個性突出,這對現代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14年4月,教育部頒發《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明確指出:“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依據修訂后的基礎教育國家課程方案,調整完善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 。2018年1月,《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后文簡稱17版新課標)出爐,課標明確提出:“鼓勵地方和學校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開設與地理相關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以滿足學生興趣和個體發展等需要”。因此,開發地理地方課程是符合時代變化的。
2017版課標也強調“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開設,要與國家設置的選修課程體系相銜接,做到目標明確,內容充實”,17版課標中旅游地理是其中一門選修課程,所以開發鄉土旅游地理符合新課標的課程要求。
1.2?六盤水市的旅游發展為鄉土旅游地方課程開發創造了物質基礎
六盤水市位于貴州省西部,在滇、黔兩省結合部。 2005年,六盤水市憑借其獨特的氣候,通過有關氣象專家論證和權威部門評審,獲得“中國涼都”稱號。之后,六盤水市開始圍繞“中國涼都”這一稱號,大力發展旅游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初步形成了“中國涼都”的城市品牌,政府緊緊圍繞這一品牌,打造了“春踩水城春綠、夏來花海漫步、秋看杏黃果熟、冬在雪上飛舞”等特色旅游項目,旅游業已成為六盤水市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與此同時,六盤水市的“中國涼都”旅游品牌,也已成為各級學生最為熟悉的六盤水市標志。由此,將鄉土地理知識與旅游相結合進行課程開發,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綜上所述,六盤水市具有開發鄉土旅游地方課程的基礎。
2?鄉土旅游地方課程設計
2.1?鄉土旅游地方課程開發目標
2.1.1?鄉土旅游地方課程核心素養目標分析
課程側重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鄉土地理的學習,可以更好的創設學生熟悉的真實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地理學習積極性,注重學生的知識生成過程,引導學生學會從整體的角度,全面、系統、動態的去對區域進行分析,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當然,四個核心素養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在提升學生綜合思維的同時,也會有助于其他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
課程的學習是建立在六盤水市這一具體區域之上,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與其他區域進行對比分析,也需要將六盤水市放至大背景下進行探討,從而提升學生的“區域認知”能力;課程的學習中采用模擬導游、實地考察等活動可以提升學生的“地理實踐力”;課程學習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關注六盤水市旅游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環境問題,引導學生分析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從而樹立正確的“人地協調觀”。
綜上,本課程側重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但同時也兼顧到區域認知、綜合實踐力和人地協調觀。
2.1.2?鄉土旅游地方課程具體目標
(1)通過課程學習,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家鄉,掌握旅游地理基本知識。
(2)通過課程實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
(3)希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形成自己家鄉旅游宣傳做貢獻的意識,在走出六盤水市后能付諸實踐。
2.2?鄉土旅游地方課程內容
課程基于六盤水市的旅游資源及其旅游業的發展展開,在對這些資源進行選擇和整合時,重點考慮課標、學生、教師、學校設施四個方面。根據課標的要求,在進行內容選擇時,應注重將鄉土旅游地理與國家課程中的旅游地理進行整合。其次,地方課程是為了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需求,在進行地方課程內容篩選時,著重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年齡特點、興趣愛好等。地方課程的開發者、實施者是教師,教師的精力能力有限,在進行校本課程內容的選擇是,選擇大家熟知度較高,資料容易搜集的內容,做到課程真正能為教師所用,而不是一種負擔。學校是課程實施的主要場所,六盤水市為一個小城市,學校設施整體較為落后,各校之間教學環境差距大,在進行內容選擇時,需兼顧這一限制性因素。
基于以上幾點,通過分析,六盤水市鄉土旅游地方課程主要內容選編及其課時安排具體情況如表1。
3?鄉土旅游地方課程實施建議
3.1?基于教研組,提倡集體備課
鄉土旅游地理課程實施中,現成的資料比較少,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活躍,對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技能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在地理備課過程中,應以地理教研組為單位,地理教師采用集體備課,合理分工,很多資料分類搜集,實現資源共享。還可以通過集體備課,實現教師之間的優勢互補,減少備課負擔。
3.2?積極補充課程資源,構建課程資源庫
在課程開設初期,鄉土旅游地理課程資源是比較貧乏的,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需不斷的注入“活水”。課程資源庫的建設,要以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為綱,多渠道、多方式構建。不僅要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還應充分利用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生成的課程資源,如學生拍攝的視頻、搜集的圖片等。課程資源搜集之后,應遵循一定的規律將資源進行整理,利用云存儲平臺實現資源共享。
3.3?適當采用項目式學習,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
從狹義的學科角度理解,項目式學習是學生組建的團隊在一個由關鍵素材構建的情境中,運用相關知識解決一個主題下彼此相關聯的一系列問題的探究活動。項目式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尤其是地理實踐力。對于鄉土旅游地理課程而言,教師可以創設基于現實的項目式學習,如本課程中可以設計主題為“我為六盤水市設計旅游路線”的項目式學習,引導學生結合現代信息技術,采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法進行實踐探究。但是這種基于現實情境的項目式學習,由于現實情境復雜,往往需要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溝通協作能力要求較高,一學期開展一到兩個為佳。
3.4?構建多元化的過程性評價
科學的評價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我們課程實施效果的重要標準,作為地方課程,宜構建多元的過程性評價體系。第一,評價過程要明主,包含教師評價、組內互評、自我評價等。第二,評價內容要全面,尤其要注重學生的思維發展過程,以及在課程學習中的表現。第三,量化評價標準。對于與結課成績相關的評價,盡量做到量化評價標準,使結課成績有理有據。第四,適時恰當評價學生。這種評價主要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計入結課成績。它是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評價環節,它可能是課堂上的一個表揚,課堂下的一個肯定。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個體與個體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有溫度、有個性的評價,有時更勝那一條條的評價準則。
六盤水市鄉土旅游課程的開發雖具有課程開設的基礎條件,但是要想使它成為一門實用課程,甚至精品課程則是一個長期堅持不懈、不斷努力的過程。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完善,才能使他成為有生命的課程。
4?結語
總之,鄉土旅游地方課程以所學地理理論為基礎,結合當地旅游實際,對學生學好地理掌握相關地理知識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鄉土旅游地方課程開發卻比較困難,鄉土旅游地方課程也有很多困難。因此,六盤水市地理教師應在地理核心素養的指導下,以六盤水市的旅游發展為基礎,結合六盤水市中學地理教學實際,確定六盤水市鄉土旅游地方課程的開發目標、課程內容,并在鄉土旅游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利用地理相關知識解決鄉土旅游中有關問題的能力,并適當應用地理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肖春明.基于課堂的地理項目式學習設計[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7,46 (3):21-22.
[3]梁美盈,王艷嬋.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鄉土地理實踐活動設計——以“武漢市湯遜湖水環境調查”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0,49(1):72-75.
[4]秦趣,劉娟,宋瑋嫻,等.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運行機制研究[J].高教學刊,2020,6(4):58-61.
[5]秦趣,葉忠康,陳進,等.應用型背景下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8,9(17):23-25.
[6]孫玉林,陳薈.鄉土地理實踐活動案例分析與應用——以“明光市女山古火山地質公園考察”為例[J].地理教學,2020,62(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