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溪諾
轉眼間,我們迎來了假期,媽媽帶我去象山玩。
凌晨四點,我就被媽媽拉出被窩。匆忙收拾過后,我們來到了海邊。“阿嚏!”凌晨的海邊真冷。這時,我看到灰蒙蒙的天空與無邊無際的海面相接處,出現了一線藍色,慢慢地被染成了橘紅色。忽然,一顆紅色的“小腦袋”悄悄探了出來……
我的腦海中蹦出了一個想法——堆沙雕!我立刻蹲下來挖沙子,這里拍一拍,那里拍一拍,一只小豬的雛形很快就出現了:圓滾滾的腦袋,肥嘟嘟的身體。接著,我從旁邊挖了些沙子過來,想給小豬安上鼻子和耳朵。可是沙子不聽話了,我揉啊搓啊,弄了半天還是不成形。最后,我使出“終極絕招”——直接下海抓兩把沙子,再跟干沙子混合,一個造型完美的豬鼻子成形了。有了這個“絕招”,接下來的豬耳朵和豬尾巴都輕松完成了。看著越來越像的小豬,我總覺得少了點什么。突然,我靈機一動,擰了兩個礦泉水瓶蓋安在豬鼻子上,哈哈,朝天鼻!然后,我找來兩塊黑色的小沙石當眼睛,哈哈,瞇瞇眼!一只憨態(tài)可掬的小豬懶洋洋地趴在沙灘上。這時,紅色的“小腦袋”越來越高,暖暖地照著海面,溫暖著我和我的“懶豬豬”。海風微微地吹著,海浪輕輕地拍打著,一切都和諧而美好。
象山是一個很美的地方,如果你有機會去玩,或許還會碰上我的“懶豬豬”呢!
老師小語
從“挖”“揉”“搓”“抓”等一連串的動作描寫中,可見小作者堆沙雕的愉悅;透過海風微吹、海浪輕拍的環(huán)境描寫,渲染出愜意的氛圍。整篇習作以輕松活潑的語言,帶我們感受清晨海邊的美好。
【作者系浙江慈溪市觀海衛(wèi)鎮(zhèn)中心小學五·5班學生,指導并置評:徐娥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