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諾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熟悉的旋律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雞毛信》,影片中那張質樸、勇敢的臉龐,至今讓我記憶猶新。
海娃是一個12歲的小男孩,同時也是兒童團團長。一次,他接受了民兵中隊長讓他送雞毛信的緊急任務。海娃沒有絲毫的猶豫,拿著鞭子趕著一群羊,堅定地踏上了送信的征程。不巧的是,他剛一進山谷,迎面就來了一群敵人。為了躲過敵人的搜查,確保雞毛信安全送到八路軍負責人手中,海娃把雞毛信綁在了一只羊的尾巴下面。雖然僥幸過關,但危險并沒有隨即解除。
敵人想搶海娃的羊美餐一頓,逼著海娃趕著羊群隨他們走。海娃裝作順從的樣子,隨他們前行。晚上在一個村莊住宿,敵人橫七豎八地躺在一個大房間,把海娃堵在中間,門口還有崗哨。夜深了,萬籟俱寂,月光輕柔,可是海娃的心一點也不平靜。信還沒有送到,怎么辦呢?終于等到所有的敵人都睡熟了,海娃趁著這個時候,輕輕地、一步一步地往外挪,即使滿頭大汗也顧不得擦,最終逃出了敵人的魔掌。之后,他又經歷了幾番艱難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難,把信送到了八路軍張連長手中。最終,按照雞毛信中提供的作戰時間、路線,八路軍與民兵一舉炸毀了敵人的炮樓,奪回了被敵人搶走的糧食,還活捉了“貓眼司令”,為百姓除害。
像海娃這樣為了黨的革命事業、為了新中國的成立而做出貢獻的孩子還有很多。他們雖然弱小,但同敵人作斗爭的意志力卻是那樣頑強。他們也是太陽底下稚嫩的花朵,卻經受住了狂風暴雨的洗禮。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不需要面對像他們那樣的險境,也不需要像他們一樣為國家、為民族而獻身,但我們依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想到這里,我情不自禁地誦讀出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學習周恩來總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要學習并踐行“為人民服務”的無私奉獻精神,時刻準備著,為祖國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老師小語
小作者通過講述《雞毛信》中海娃的故事,號召當代少年兒童努力學習,時刻準備著為祖國建設做出貢獻。小小年紀能有如此遠大的抱負,實屬難得。如能聯系生活實際,加入具體事例,結尾處的號召和啟示會更有說服力。
【作者系河南駐馬店市第十小學五·1班學生,指導并置評: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