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海蘭
聚焦熱點
震驚中外的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Ⅴ工區航修隊首席鉗工管延安,成功完成18次海底隧道對接任務,接縫處間隙做到了“零誤差”,被譽為中國“深海鉗工第一人”;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其中一名航天員聶海勝已57歲,這是他第三次探索蒼穹,從一頭黑發到兩鬢斑白,訓練室里每天都有他揮灑汗水的身影;為了用比頭發還細的金絲連起中國最尖端雷達設備的收發組件,中國電科十四所微組裝總裝師顧春燕會用尺子反復測量手腕抬起的高度,只為鍵合時金絲拱起的弧度能夠一致;為了讓手握焊接更加穩定,航天科工集團的姜濤用沙袋綁住雙臂,每天做至少6小時的焊接鋼板訓練……一個個輝煌成就的背后,是多年如一日的堅持。
時代飛速發展,我們想要實現由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轉變,實現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跨越,必然離不開對工匠精神的繼承和發揚。飛速發展的工業化、信息化時代在召喚我們,告訴我們要發揚工匠精神,堅持不懈地練真本領,腳踏實地,做有為青少年。
縱深剖析
1.腳踏實地,執著追求。
《說文解字》中說:“匠,木工也。”指的是做木工的人。但如今,“工匠”有著更為深遠的含義,它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與不斷追求極致的執著精神。所謂“工匠精神”,就是“擇一事終一生”的執著專注,是“干一行專一行”的精益求精,是“偏毫厘不敢安”的一絲不茍,是耐得住寂寞的埋頭苦干。
2.愛崗敬業,精益求精。
新時代的“工匠精神”,愛崗敬業是根本,精益求精是核心。具體來說,“愛崗”,就是要干一行,愛一行,熱愛本職工作,不能站在這山望那山高;“敬業”,就是要干一行,敬一行,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一絲不茍,認真負責。“精益求精”是指一件產品或一種工作已經做得很好了,但還不滿足,還要做得更好,達到極致,這就是“工匠精神”的核心。
任務驅動
中考作文命題關注社會時事,緊緊把握社會發展的脈搏,鼓勵青少年跟上時代步伐,腳踏實地做好當下事。“發揚工匠精神,做有為青年”將樸實的勞動觀念和敬業精神滲透到學生的理想追求中,鼓勵青少年沉下心來,勤學苦練,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好人生每一步,符合立德樹人的基本要求。
1.“任一職白首,擇一業終老。”青少年發揚工匠精神,首先要“敬業”。
梁啟超在《敬業與樂業》中說過,“主一無適便是敬”“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中國的工匠文化深厚而悠久,如歷史傳說中的庖丁、魯班、歐治子等,他們是古代工匠的代表。也許有人要說,工匠精神簡直是“吹毛求眥”,但正是這種精神創造了無數奇跡,影響了無數人。如果沒有工匠精神,就不會有精準的圓周率;就看不到商朝晚期的后母戊鼎;見識不到壯麗的故宮、精美的蘇州園林、瑰麗的敦煌壁畫。青少年應當腳踏實地,持之以恒,把握每一次成長鍛煉的機會,不斷提升自我。
2.“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青少年發揚工匠精神,其次要“樂業”。
培養青少年的工匠精神,還要培養崇高的家國情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觀,這樣才能汲取到精神養分,從心底愛上自己的職業。培養工匠精神不是蹭熱度、追時尚、貼標簽,而是需要靜下心來真抓實干,篤志篤行。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辛棄疾也說“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只有從心底愛上自己的職業,才能在學習和工作中保持熱情。
3.“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青少年發揚工匠精神,最后要“精業”。
培養青少年的工匠精神,還要培養負責任的擔當情懷、精益求精的卓越追求。有了“敬業”“樂業”的根基,還要經過持續努力,才能夠精通一門本領,在某一行業取得成功。正如管延安、聶海勝、顧春燕、姜濤等人,他們正是由于多年如一日苦練基本功,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奮斗,才能最終在各自領域取得驕人成就。
多方觀點
讓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邁向新征程,揚帆再出發,急需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亟待讓工匠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不論是傳統制造業還是新興制造業,不論是工業經濟還是數字經濟,工匠始終是中國制造業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始終是創新創業的重要精神源泉。中國制造、中國創造需要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需要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更需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龐大隊伍,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充沛動力。
(摘編自《人民日報》2020年12月25日)
工匠精神:把工作做到極致
《詩經》有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古往今來,精品佳作無不是厚積薄發、千錘百煉的結晶。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正是一代代大國工匠潛心追夢的動人之處。
把工作做到極致,工匠們的“匠心”在時間的淬煉下堅定,也在不懈的攀爬中沉淀。50多年攻克400多個技術難關的焊接領域“領軍人”艾愛國,練就“一鉤準”“一鉤凈”“無聲響操作”等絕活的集裝箱橋吊司機許振超,為了砌好一面墻每天訓練15個小時的“95后”建筑工人鄒彬……他們干一行、專一行,細細打磨、精心雕琢,充分展現了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工匠,于國是重器,于家是棟梁,于人是楷模。”社交平臺上,人們從一個個工匠故事中感受品質之美、時代之美,從工匠精神中汲取一往無前的力量。磨礪技藝、不懈努力,就能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書寫不凡的人生。
(摘編自“新華網”2021年9月28日)
工匠精神:匠心筑夢 匠藝強國
工匠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是創新創業的重要精神源泉。器物有形,匠心無界。小到一枚螺絲釘、一根電纜的打磨,大到運載火箭、載人飛船等大國重器的鍛造,工匠精神正激勵越來越多的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上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摘編自“央視網”2021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