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與眾不同的一年。COVID-19大流行將科學推到了前沿,并主宰了人們的生活。但這一年也出現了與病毒無關的新圖像,從極薄的太陽能電池到基因編輯的魷魚。下面是2020年最佳的科學鏡頭,由《自然》雜志的新聞和藝術團隊提供。

能量泡沫沙特阿拉伯圖瓦爾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的材料科學家使用噴墨打印機制造出了一種又薄又輕的太陽能電池,它們可以放在肥皂泡上。他們用“墨水”層來制造電池,其中包括一種叫做PEDOT的導電聚合物,即形成電極的PSS。

北極科學家們對北極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考察,測量大氣中的溫度、濕度和水蒸氣。“MOSAiC”任務獲得了有關北方氣候的前所未有的數據。

保護與污染馬來西亞猴子戴醫用口罩。在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防護服已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環保人士擔心,一次性用品正嚴重加重塑料污染。

癌細胞這個癌細胞是用離子束切開的。光束把癌細胞的一部分炸開,露出一個橫截面,并在硅基板表面切割出一個三角形的形狀。這項被稱為“離子束磨銑”的技術,使研究人員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細節觀察癌細胞內部。

一帆風順這種船只有30微米長,可以通過化學反應推動自己前進。研究人員3D打印出了這種微型船,并在其表面涂上了金屬。它在粒子所在的過氧化氫溶液中發生催化反應,產生氣體推動粒子前進。

基因編輯的魷魚今年7月,研究人員報告稱,他們通過基因編輯使魷魚變得透明。他們使用CRISPR-Cas9從長鰭近海烏賊的胚胎中刪除了一個名為TDO的基因。TDO蛋白質為動物的眼睛和用于偽裝的變色細胞增加了色素。

滿目瘡痍的天空移動的衛星留下的光跡給這張恒星的照片加分。多年來,科學家向軌道發射了數千艘飛船,為人們提供互聯網接入,但天文學家們擔心衛星反射的陽光會干擾觀測。

太陽表面這是有史以來從地球上拍攝到的分辨率最高的太陽圖像。這張照片顯示了等離子體的“細胞”從恒星內部升起。黑暗的邊緣表明等離子體正在冷卻和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