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晨旭 徐晨 沈陽師范大學
根據貴州地區的旅游資源分布,堅持把推行鄉村旅游作為提高農民收入的新方式,為貴州農村扶貧提供新路徑。貴州旅游業發展模式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貴州農村已經成為世界旅游組織的觀察點。貴州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造福一方百姓,推動貴州旅游業持續向好發展。根據農業、自然生態、文化遺產等本地區特色,鄉村旅游正在與民俗特色、休閑度假、文化之旅相結合,推出了一系列本地區特色的鄉村旅游線路。
近些年來,在鄉村振興戰略幫扶下,貴州旅游業發展迅速,旅游業收入增加速度在國內外都很少見。貴州堅持后發優勢,注重產業升級和配套設施的建設,不墨守成規,堅持追趕創新,規劃第一,交通先行,注重文旅結合,提升旅游業發展內涵及品質,貴州的旅游品牌知名度越來越高。
在全面小康和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讓農民收入增加才是最先要做好的事情。針對貴州這樣有豐富旅游資源的地區,發展好旅游業也就成為了不二之選。另外由于旅游業可以帶動其他產業諸如酒店服務業、交通運輸業這些相關產業,并且旅游產業開發還需要大量的土地和勞動力,這樣既可以增加農民收入,又可以提供就業機會。
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符合國家的宏觀政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好發展好這一片自然資源,就是對美麗鄉村建設最好的詮釋。
目前鄉村旅游的發展缺乏合理規劃,這導致旅游資源開發存在盲目性。休閑旅游普遍存在趨同的傾向,缺乏精準定位。旅游產業聚集度較低,鄉村旅游價值功能開發不充分,僅有28%的鄉村旅游景點集中在各類園區。在很多小范圍區域內,眾多的鄉村旅游點具有明顯相似特征,甚至完全趨同,導致開發效益下降。
隨著旅游者需求的增加、對鄉村旅游基礎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有的很多基礎設施像停車場、公共廁所、交通等不能滿足游客需求。與此同時,鄉村旅游業發展的環境保護條件和能力較弱,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治理問題。
(1)創新旅游產品
發揮本地區特色,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根據貴州自然情況的實際開展創新特色旅游產品,堅持民俗文化和旅游業融合,挖掘民族文化內涵,讓游客對貴州當地文化和習俗的體驗和感受更深。重視貴州生態旅游下傳統景區景點的創新價值,推出融合貴州當地文化遺產的旅游文創周邊產品。新常態下貴州旅游業的發展需要注入“人本”的核心觀念,從產業融合的方向著眼于業態創新。
(2)塑造鄉村品牌模式
鄉村振興要堅持多元發展,貴州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豐富的資源,走多元化發展提供了條件,為“多彩貴州”旅游品牌提供了有利的支撐。貴州應立足市場多元化需求,推出以特色地形發展的休閑度假區、以農產品種植采摘為主的鄉村體驗區、以民族村寨為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區。緊緊依靠自然生態,打造一批精品旅游品牌。
(1)提高本地區設施建設
貴州的鄉村旅游發展需要堅持整體規劃,合理規劃的原則。想要提高貴州鄉村旅游的質量,需要結合貴州的地理位置、現有旅游資源、可開發旅游資源,以及發揮當地政府和旅游企業的作用。一方面,統籌安排全區域的交通等基礎設施的發展,加強與外界的溝通和聯系。另一方面,需要優化貴州鄉村旅游點內的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包括科學鋪設步道和自行車道,清晰設立引導標識等。
(2)培養專業人才
貴州需要重視對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培養。一方面,要大力提高當地居民的素質,培養他們對貴州當地鄉村旅游景區的認同感,強化其服務意識,提高其服務能力。另一方面,對貴州鄉村旅游的主要類型,農家樂等旅游主體的經營者們進行住宿服務、餐飲服務以及服務禮儀的培訓,還需加強營銷觀念的更新和技術指導。不斷提高貴州旅游從業者的接待水平和服務質量,提高游客的滿意度。
綜上,鄉村旅游的發展離不開它所處的綜合環境,這種綜合環境要求具有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自然環境、具有一定歷史文化積淀的人文環境、具有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需要營造整體良好的人文氛圍。在新時代鄉村發展策略之下,嶄新的鄉村旅游發展應從旅游產品開發,本土文化等角度出發,開發具有獨特魅力的、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文化產品。隨著貴州省鄉村旅游的不斷開發,許多旅游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為貴州鄉村旅游及其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助力。鄉村旅游作為貴州省一項重點發展的經濟產業之一,得到了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在這些基礎上,貴州省的鄉村旅游發展前景必然會越來越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