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武 鶴壁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社會保險中心
以人為本,就是把人作為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時也要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其最終目標。對于企業管理來說,以人為本也應貫徹于企業經營者的日常的管理中,在企業中,以人為本有別于一般的人力資源管理,它不是簡單的把人作為勞動力,歸于企業的管理成本中去,而是將“人”作為管理活動的核心和最重要的要素,人本管理更注重人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管理者應重視人的需求和發展,尊重職工的個人價值,并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中,通過適當的活動,來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職工的潛力,來實現企業和職工的共同發展。良好的企業環境能夠促進職工個人的發展,進而可以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反之則會抑制和制約企業的發展。其次,企業職工的個人發展目標和企業的目標是相互協調,互相促進的,兩者不是對立的關系,企業為職工營造出一個好的工作和學習環境,那么在職工達到目標的同時企業也會實現企業的目標。最后,在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中,企業要積極主動的了解職工的個人需求,讓職工的目標融合于企業目標中,讓企業目標更能體現職工利益。
煤礦企業屬于傳統的工業企業,相對來說觀念傳統落后,傳統思想比較深入。企業的發展缺乏前瞻性,也不跟時代接軌,過于看重短期利潤,而且在觀念上沒有以人為本,導致很多煤礦職工在心理上也比較怠慢。
人力資源規劃是指為了實施企業的發展戰略,根據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采取相應的措施使企業的人力資源的供給與需求達到平衡。二十一世紀以來,煤礦企業由于發展速度較快,企業人才資源匱乏,尤其是技術人才嚴重缺乏,因此需要對外大量招聘職工。但是在招聘之前并沒有對企業進行科學的人力資源規劃,缺乏相應的崗位分析,招聘隨意性強,只注重招聘人員的數量而忽視質量。導致新職工能力與崗位不匹配,不僅浪費了企業的招聘資金,還導致人員留置,急需的人才不足,浪費企業資源,人力資源管理的其他環節無法正常進行。
煤炭企業由于內外環境的影響,目前普遍的效益不好,越是在企業情況不好的情況下,企業往往只看重企業的效益,而忽略了對職工的人文關懷和尊重。一些煤炭企業簡單的認為人文關懷只是保證職工工作期間的身體健康,按時對職工進行一些必要的培訓或者體檢,卻沒有認識到職工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越是在企業困難的時候,越不能忽略職工的人文關懷。真正的人文關懷不僅僅只是物質上的滿足,更是在企業的管理中以實際的態度和行動對職工的熱情和雪中送炭,及時了解職工的生活和思想動態,幫助職工渡過難關。在企業的日常考核中,人文不足沒有被體現出來,煤炭企業的激勵機制不夠完善,不能做到公平公正。
在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下企業管理者應該意識到以人為本管理模式的重要性,職工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將職工個人的價值與利益與企業的發展相匹配相協調,同時運用多種方式激勵職工,對于職工進行定期培訓,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管理意識,充分調動職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不斷地挖掘個人的潛在能力,給企業營造一種良好的環境氛圍,職工有信心,內心能夠得到滿足,愿意與公司共前進、共發展,實現公司最終的目標。
培訓能夠提升企業強有力的核心競爭力。在當下時代競爭極其激烈的情況下,企業不再需要單一型的人才,而是更多地注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為后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了不斷的跟隨時代發展的腳步,加強職工多方面的培訓,尤其在智力提升方面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真正的摸索出一條適合未來競爭與發展的路徑與理念,為職工和企業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培訓能夠提高企業職工的工作質量,在當下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對于職工的崗位職能和角色演變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企業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和企業發展需求不斷的調整和改進組織結構體系,提高職工個人的價值和滿足感,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傳播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和不朽的精神。在提升自我的同時追求更高的目標,在企業或組織中真正的體現個人的價值。
企業文化的作用應該被充分重視,它不僅可以為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也可以直接影響到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煤炭企業要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首先要把“人”擺在第一位,要實實在在的圍繞職工開展活動,為職工謀福利,依靠職工,充分維護職工的切身利益,增強職工的企業認同感、自豪感和安全感。其次,積極吸引和引導職工參與煤炭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和民主,利用各種方式與職工進行有效的溝通,吸取合理化建議,加強企業的凝聚力。最后,為職工創造一個寬松和和諧的工作環境,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為煤炭企業的發展創造出更高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