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然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常州供電分公司
電網企業的固定資產規模通常是龐大的,電力改革背景對固定資產管理的新要求也直接影響到電網企業的運營體系。電網企業應對固定資產管理改革秉承積極態度,從而順應電力改革背景下的全新要求。
1.資產賬目與實際不符。完整的固定資產管理流程包括入賬、運行等多個階段,原則上需要完整的信息標準作為支撐;另一方面由于電網本身存在顯著的多變性特征,對部門間的信息標準化溝通要求尤為明顯。但是在實際管理中經常出現未能及時錄入固定資產報修損毀情況的現象,處理資產報廢事宜時也沒有嚴格執行應有的程序,導致資產賬目價值與實際情況不相吻合。
2.資產移交不妥當。老舊電網資產處理一直就是老大難問題,在移交老舊用電設備時如果處置不當,意味著供配電以及配套維護工作難以正常推行。部分企業雖然采取用戶自行上報處理方式,但是上報標準不同意意味著大量資產處理不規范。電網企業同時承擔管理與服務職責,在電力需求快速擴張的背景下,資產移交不妥當會導致后續管理維護工作趨于混亂。
3.建卡工作不完善。固定資產卡片中應當記錄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全部屬性信息,但是諸多電力企業在建立資產卡片時并沒有很好地區分資產種類,尤其是對監管類型和自由類型資產的區分,在不同種類資產混為一談的情況下,意味著后續資產統計工作難以正常開展。技術改造也是影響固定資產管理的關鍵因素,由于技術改造后事實上造成固定資產屬性的變化,電力企業不能準確界定該類資產的真正屬性。
4.實物管理能力偏弱?,F行實物管理體系通常與功能模塊對應,落實固定資產管理任務的準繩是部門自身的發展規劃,進而導致不同部門間資產管理理念和標準的沖突,與此同時專業人員技術力量配置薄弱也在制約實物管理能力的提升。
1.加強管理基礎。電力改革背景下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要求更高,電網企業應當結合自身實際建立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并夯實基礎。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中應當明確對固定資產使用、維護的標準,并對電網企業內全部人員形成制度約束力。管理制度要秉承“權責明確”理念,原則上電網企業內每個部門應當配備專門負責固定資產管理的人員,全面掌管部門內的固定資產管理事宜。按照規章制度做好盤查工作也是加強基礎的重要環節,電網企業要結合電力改革背景對企業所有固定資產開展定期精準盤查,對盤查中出現的異常、損毀等情況要及時追根溯源,找到出現固定資產損毀的原因點并按照固定流程處理。
2.融合信息化理念。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規模通常是龐大的,涉及到企業各個部門、分支機構,將固定資產管理與信息化理念融合是整合資產管理事宜、提升資產管理效率的關鍵手段。企業資產管理部門利用信息化理念建立全面的企業資產臺賬,將資產信息保存在后臺數據體系中,通過屬性檢索快速獲取目標范圍內的固定資產信息,提升電網企業對固定資產的把握能力。電力改革背景下強調對固定資產的盤查與核對,融合信息化理念則幫助資產管理部門快速核對企業內所有資產,及時驗證資產賬目與當前實有資產的吻合度,保證計價合理以及資產的完整度,從根本上保證資產的效益。
3.注重技術改造。電網企業應當認識到技術改造對盤活固定資產的重要性,在處理固定資產時要掌握資產的使用場景與壽命,結合資產特性進行必要升級改造,延續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并創造更多價值。固定資產技術改造不僅需要資產部門的單方面推動,電網企業技術部門與財務部門同樣要參與其中;例如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提出資產技術改造方案后,財務部門要根據方案確定技術改造的資金預算規模,從而凸顯固定資產技術改造的成本控制與降本增效因素。
4.加強資產利用。閑置資產處理一直是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難點,電力改革背景對于限閑置資產的再利用也有明確指示,電網企業要加強對固定資產、特別是閑置資產的使用力度,降低因為資產閑置造成的間接損失。處理固定資產時要嚴格執行報廢制度,在報廢閑置資產前要嚴格評判閑置資產的使用價值,確定資產已無任何使用價值后方可報廢。對經過評估后仍具備使用價值的閑置資產則應當終止報廢處理。另外在報廢處理中杜絕資產的非常規損失現象,保證電網企業資產權益不受損害??傮w來講加強資產利用對電網企業是百利而無一害,能夠從具體資產使用以及意識雙方面完善固定資產管理體系。
5.權責明確。電網企業管理層應當針對固定資產管理牽頭建立管理小組,包括企業的領導層以及各個部門的管理人員,為固定資產管理任務的上報與下達奠定組織基礎。部門管理人員應當明確本部門承擔的固定資產管理職責,引導部門內按照要求完成固定資產管理任務,同時傳達電網企業管理層下發有關固定資產管理精神。通過小組管理模式在固定資產管理范疇內建立多級聯動管理模式,同樣符合電力改革背景需求。
固定資產管理是電網企業必須面對的課題,電網企業從權責明確、加強資產利用、注重技術改造等方面多管齊下,構建現代化固定資產管理體系,積極響應電力改革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