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沖 成都文理學院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社會對高校人才的標準在持續(xù)的提升,其要求學生們不但應具備豐富的理論基礎與專業(yè)技能,還需要擁有較強的綜合能力與政治道德素養(yǎng),因此高校在進行教學與日常管理時也應重點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此來提升高校的教育水平與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但是如今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還存在著眾多的問題,所以高校教育者與管理者也應主動探索提升學校思政教學水平與學生素養(yǎng)的途徑,以此來增強政治教育的時效性。將新媒體技術與高校的思政教育進行深層次的融合,可以適應新時代的發(fā)展步伐,推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從而有利于提升高校畢業(yè)生的綜合能力,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進步,為國家與社會輸送高水平的優(yōu)秀綜合人才。
新媒體與報紙電視傳統(tǒng)媒體相對應的新型媒體形式,學生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經常會使用到的手機媒體就屬于新媒體的范圍。新媒體主要具備以下特點:敏感、快捷、大眾、互動、社會。其與傳統(tǒng)的媒體相比較來說,其提高了用戶的自主參與程度,同時具備較快的信息傳播速度,大學生們在新媒體的實際使用者中占據(jù)著較高的比例,是新時期新媒體的重點傳播群體,大學生在網絡上所進行的一系列的交流互動,令學生們完善了或改變了自己的三觀。新媒體背景中的網絡環(huán)境同樣還具備著一定的復雜性,其很有可能會對學生們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因此這也就對高校的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思政教學重點是發(fā)揮班級教師的個人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建立融洽的高校師生關系。對于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首先需要高校中的思政教師建立良好的信譽,贏得讓同學們的信賴,對于思想政治教師來說,與高校學生們構建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才是最為重要的,教師在講課的時候也不能過于的嚴厲,要用溫和的語氣能使學生們感到放松,并且教師在學生的心中也能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老師們應該充分的借助新媒體技術構建與學生們日常溝通的微信群、公眾號等多種的網絡平臺,以便及時解決學生們在生活與學習中所遇到的思政問題,同時加強與學生們的日常聯(lián)系,縮短兩者間的實際距離。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及時的給學生們傳播最新的思政政策,從而拉近思政知識與學生的距離。培養(yǎng)融洽的師生關系需要教師不斷的總結自身的問題并加以改正,以此促進學生們努力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能力的提升。
新媒體時期下高校思政課堂的最新改革不能只是依賴于大學老師們對于教學方法與理念的創(chuàng)新革命,而是需要充分利用新媒體背景下的信息技術,高校思政老師們需要充分重視思政網絡教學,借助新媒體技術來提高思政教學在學生們學習與生活中的實際占比,把高校思政課堂更加靈活地加入學生們的實際生活中。高校的思政老師們也需要緊隨時代的變化,充分的把握信息傳播方法的實際主動性。高校思政老師們需要主動的抓住機遇,大力豐富思政信息的實際傳播方式,組織更為專業(yè)的新媒體思政宣傳團隊,充分借助新媒體平臺,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來把思政信息第一時間推送給學生們,這樣的方法不但能夠確保思政教學的時效性,同時還能夠讓高校大學生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都能接觸到思政知識內容,大大增強班級學生們對思政信息學習與掌握的主動性,以此來提升高校思政教學的真實效率,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充分發(fā)揮新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大學思政課堂的教師可以將網絡技術與思想政治教育完成結合,教師們可以借助多媒體來播放與思想政治有關的圖片或視頻,同時教師還要給予正確的引導以此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認識與思想政治認知。高校教師也可以在微信平臺、微博中定期更新與思想政治有關的句子或短文,以此來對大學的學生們無形的思想教育。使用網絡來更好地推行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可以大大提升學生對思想政治知識的自身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意識,提高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率。在現(xiàn)代教育中原始的思想政治課堂應當被打破,在現(xiàn)在的教學中應當成為學生主動參與課堂,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容易讓學生養(yǎng)成更易伴隨一生的優(yōu)秀品質。比如教師在講解“中華文化”內容時,為了做好保護傳統(tǒng)文化工作,老師們可以組織多種有趣的實際的活動,實際感受傳統(tǒng)習俗與文化,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知識,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新時代下的高校思政教師們還需要充分的把握思政傳播教學知識的實際主動性。因為高校的宣傳有關單位的實際教學內容受到一定的約束,其在內容廣度與傳播速度上與其他網站都有著較大的差距,因此高校的思政教師們在選擇傳播的思政教學知識時需要進行仔細德挑選,重點把高校的實際思政課的核心與社會熱點事件、校園文化進行密切的聯(lián)系。比如老師們可以在微博與微信上關聯(lián)學校相關賬號,除了介紹有關學校的新聞動態(tài)外還可以重點的加入“微知識”“微生活”“實踐風”等內容,從而包括學生們的 日常活動、新聞熱點等眾多的內容,并把高校思政的實際內容與其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外無形之中給高校生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同時也可以大大的調動高校生們對學校新媒體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在大學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老師們的自身的教學能力與思政素養(yǎng)將會對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與工作效率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增強思想政治教師們的整體水平的建設工作成為思想政治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方法,只有教師具備較高的水平且專業(yè)的新媒體教學能力,才能夠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實施保駕護航。大學院校在進行教師隊伍建設時需要進行統(tǒng)一的部署與培養(yǎng),加強對思想政治教師對生活化教學等多種新型教學方法的掌握程度,讓教師可以深入掌握教學方法的核心與特點,并在日常教學中進行深入的滲透工作。此外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也應具備較強的思想覺悟與學習主動性,在課下時間主動學習生活化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的有關知識與新型教學理念,并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來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更好地在日常教學中無形的滲透思想政治思想,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與綜合素養(yǎng),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進一步加強學生核心素養(yǎng)能力的提升。
總之,新時代下教育方法層出不窮,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的教學效率,教師應當積極地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式,主動地結合新媒體技術,制定自己教學的方案與目標,將思想政治的基礎知識作為基礎來進行學生們進一步學習,同時使用多種有效的創(chuàng)新方法,以此更好地促進學生們的思政學習,為高校學生未來步入社會與工作打下一定的思政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