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夢馨 解玉斐 大連海洋大學
我國現在提倡的城鄉一體化建設,是為了能讓農村也發展起來,農村的經濟與教育都要跟上新時代的步伐。近些年,農村的經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部分的農村地區也在逐漸變化,只是,農村的教育問題,始終是人們所關心的重要話題。國家領導人曾言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主要是靠青年人,少年強則國強,而青少年的培養就是靠著教育,只有把教育重視起來,才能更好地培養下一代,才能讓國家成為真正強大的國家。
1.近些年,我國在農村教育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由于農村環境原因,學校的位置都比較偏遠,許多的年輕教師都不愿意到農村去教書,因此,農村的教師普遍年齡偏大,師資力量嚴重不足。而且由于年齡的原因,許多的教師依然沿用著過去的教學模式,不會利用互聯網來進行教學,許多的新型教學方式都不了解,像是教師直播課,在線給學生布置作業,又或者是通過微信,QQ進行相互聯系等等,在農村的教師對這些新型的教學模式都不了解,也不會運用,教學質量上不去,會嚴重影響農村教育水平。
2.由于國家經濟科技的飛速發展,在農村教育上的投入也越來越多,只是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農村教育當中投入的財力與物力都不充足,沒有用在實處。因為經費受限,所以學校方面也是能省就省,學校置辦的教學設備也都比較簡陋,許多的農村地區都沒有多媒體設備,學生更是從沒上過網課,也不具備與網絡有關的相關設備。由于經費有限,教師還是只能按照傳統的授課方式,學生學到的知識有限,也沒見過更多,就算成績優異,也只是掌握了小部分知識,學生將來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1]。
3.我國一直在農村教育這一方面有著不少的行動,為了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為了能讓更多的農村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也為了實現教育的公平,國家一直在努力,努力的改善農村的學校環境,努力的在培養農村學校的師資力量。在實行了鄉村教師支持計劃之后,許多的教師開始走向農村,幫助農村的學生學習知識,讓學生可以在農村就享受到優質的教育。除了要讓農村的學生與城市學生享有同等教育以外,還需要解決農村學校的教學設備問題,讓農村的學生也能使用先進的教學設備,更好的去學習知識。
1.教師是教育的關鍵,要想提升農村教育,就需要農村教師更加專業,具備全面素質,要培養出專業知識過硬,綜合素質夠高的農村教師隊伍。第一,教師的理性認知應當提升起來,在新時代的農村建設中,教師只有擁有理性認知,才能做好農村教育的執行者,農村教師要通過不斷的提升自己,來保障農村教育質量,實現農村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隨著教育發展的需求變化,農村教師也需要與時俱進,要具備扎實的學科知識,還要有創新性的教學思維,堅持五大理念,也就是個性化理念,創造性理念,開放性理念,主體性理念以及人本主義理念。農村教師要清楚自己在教學中的位置,不但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應該是學生的引導者,引導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師資力量的提升,還能通過定期的教師培訓,課程培訓等等來進行,最重要的就是培養農村教師的信息化水平,讓教師們可以學會使用網絡,利用網絡給學生帶去不一樣的世界,讓學生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識。各地的財務資金都要盡可能的支持農村教育,國家也鼓勵大量的有才華,有能力的年輕教師群體來到農村之中,對農村的學生進行良好教育,適當的培養有針對性的學科教師,像是信息技術、美術、音樂一類的教師,讓農村的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培養興趣愛好,見識更美好的世界。在農村教育的教師隊伍當中,要合理的分配師資結構,提升農村學校的教育水平,不光農村的學生需要接受教育,農村的教師也需要培養培訓,只有教師的內涵與文化有所提升,才能更好的培養農村學生,讓他們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2]。
2.農村教育之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資金問題,這嚴重影響了農村教育的發展,所以,要加大資金的投入,讓農村教育可以持續發展。農村的學校要向上級部門反映實際情況,爭取足夠的經費,保障學校的設備引進與建設,各個地區的政府部門還可以集中人力、財力、物力,投入到農村教育當中,也可以出臺相關的政策,讓農村的教育經費可以得到有效利用。雖然農村的學校一般都處在偏僻的地方,可是只要能夠深入研究琢磨,就一定能解決部分的教育問題,像是在農村,基本沒有網絡,教師可以通過大喇叭,來進行教學,學生除了在課堂上學到的課本知識以外,也能通過大喇叭,接收其他的知識。
3.其實,農村教育注重的主要就是公平,而且農村教育還存在著一定的公益性質,政府要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扶持,加強建設農村學校,把新的教學設備配置到農村學校當中,最大限度地滿足農村教育的一切要求,讓農村的學生也可以享受公平的良好教育,不再因為是農村出身,就沒有掌握知識的能力與資格。農村學校還要配置專門的教師,用來負責學生生活,照顧學生的情感,尤其是,在農村會出現一群特殊的學生,就是留守兒童,家里的父母都出去打工,一年到頭也不能回來幾次,家中只剩下爺爺奶奶,這一部分的學生心理都比較脆弱,也相對早熟,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幫助學生改善性格,掌握知識,用知識去改變命運。還有就是,通過農村學校的進一步改造,也讓學生家長與學校建立起溝通橋梁,在外打工的父母可以通過視頻看到自己的孩子,了解他們的近況,因此,農村教育的方向,應該是改變教學環境,加強師資力量,讓農村學生可以更好地發展成長。
總而言之,現階段的農村教育并不完善,但是隨著新時代的來臨,在新時代的教育環境中,農村教育一定會越來越好,通過完善農村學校的教學設備,提升農村教師的專業水平,讓農村教育保持公平性,讓所有的學生都能享受到同等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