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愛民 陜西交控集團運營管理公司漢川分公司
我們企業地處于大西北,是一個比較大型的國有企業。相對于這種大型企業而言,很多時候在其內部管理上會具有一定的行政色彩。在2000年前后國家才逐步完善對這種企業的改革,目前企業已通過改革逐漸形成政企的有效分離。但就當前而言,政治化在企業中還具有比較鮮明的壟斷成分,大部分的企業還是以原有的政府職能管理部門的行政事務,也就是說,通過10年的改革之路,對于一些大型企業而言,仍不能完全擺脫行政管理色彩,這也是當前大部分行政企業當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我們目前的品牌建設主要以政府部門服務人民為主,例如:發展現代交通、奉獻一流服務、微笑在高速、滿意在紅亭以及后續在國內小有名氣的安徽微笑服務、陜西的魅力石榴花、柿子紅、關山悅、新棧道等等。
品牌競爭是市場飛速運轉下的必然產物,同時也是推動企業加速發展的有效途徑。但是從當前我國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很多企業對自身品牌的認知度非常狹隘。認為品牌在創建的過程中既費時又費力,或者認為品牌建設與企業發展無任何關系等等。
一些對品牌有一定認知高度的企業會及時地對自身品牌進行打造。但這些企業對品牌的認知還到達不了一定的高度,所以他們在打造自身品牌的時候會比較迷茫。很多企業在打造自身品牌的時候都會顯得特別隨意,有的企業將自身品牌打造的極其簡單片面。他們所能想到的打造不過單純找個比較知名的明星代言而已,認為這樣就會為企業創造一定的效益,這也就是他們賦予企業的“靈魂”。還有的企業在打造品牌的過程中顯得比較抽象,這樣的品牌打造過程是對品牌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因為他沒有做好品牌長期的規劃工作,這樣的品牌也遲早也會埋沒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之下。
許多大型企業會有自身的子公司,而各個子公司都會有自身的子品牌,而這些子品牌從內容到形式都近乎相近,有的大型企業只是標準不一的服務品牌就有將近30個,而這些品牌過于簡單且內容幾乎雷同,很多子公司給自身品牌起的名字又與實質存在較大反差,總體來講就是“大”“虛”“空”成分較高
有效推動民主性經濟是有效規制行政壟斷的重要基礎,尤其要把非公有制經濟列入國家壟斷經營行業,這樣才能有效推動民主性經濟的發展。只有公有制與非公有制企業都參與競爭、并且公平競爭,才能使市場資源分配率更高、更有效。企業在與非公有制競爭的過程中,才會把自身價格降到最低,并且從質量到服務再到經營管理模式都可以有效提高與改善。只有讓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到國家壟斷經營行業當中,才會有效約束監管者的位置,若非有制企業不能及時有效的參與到國家壟斷經營行業當中,那么被監管的企業很有可能通過“人情網”或“金錢網”來賄賂監管者,這樣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發展的進程。
企業文化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核心因素,他是體現一個企業作風道德,以及員工綜合素質形象承載體。企業文化作為企業中的靈魂,更多的是對企業精神的凝聚與激勵。正因如此,企業必須把側重點放在對自身文化的建設當中,這樣才能促進企業健康發展。首先應強化自身的文化底蘊建設工作,激發出更多品牌靈魂。例如: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品牌特點,積極參與到符合自身品牌的社會活動當中。這樣對企業文化建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又彰顯出了品牌的特點,有特點又聚焦的品牌是博得消費者眼球的不二選擇。其次,在品牌中融入更多本土靈魂,企業的發展過程與自身國家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在企業文化創建過程中,若融入更多本土文化則會促進企業與國家社會和諧統一發展。比如:我們在提起愛馬仕時一下就會聯想到法國,這樣我們還會繼續探究,法國愛馬仕究竟都有哪些產品。這種企業文化與本土文化有機結合所產生的價值是提升企業靈魂、加速企業發展的必要因素。
企業文化是品牌建設的基礎所在,企業文化更多的是承載著企業聲聲不息的拼搏精神,它在品牌宣傳過程中會慢慢地滲透到消費者的內心深處。所以企業必須將自身品牌文化發揮到極致,推動品牌的長期穩定發展。首先,企業文化要盡量延伸到文化領域中,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出企業內部的凝聚力,這樣企業才不會被激烈的競爭所埋沒,同時在推動自身文化的基礎上又加深了消費者對其品牌的關注與信賴,進而會讓企業收獲更多的經濟效益。其次,深入市場,隨時了解消費者在購買過程當中的需求。
企業文化是促進企業品牌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企業文化與企業品牌相輔相成,所以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文化與品牌建設必須有機結合起,這樣才能激發出企業無限的潛力,企業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之下不會被市場所淘汰。同時,打造良好的企業文化也是促使品牌加速發展的必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