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河 山東新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海綿城市主要是將城市發展為具有海綿特性的城市建設,其主要功能在于對城市內雨水、積水、內澇等不利因素的吸收和存儲、利用效果。海綿城市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可以理解為,在園林設計中同樣具有海綿的吸水功能。相比傳統的園林設計理念,更有利于城市的排水和水資源的回收利用。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影響下,海綿城市已成為當前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科學地應用到園林設計的道路、綠地、廣場等基礎設施的設計施工中,能夠讓這些載體具有對水資源的高效吸收作用,從而真正實現水資源回收循環利用。另外,通過對雨水的收集、過濾處理,用于園林綠化的灌溉等方面,進一步保護水資源。
在這種新的理論支撐下,城市如同海綿一般,既具備一定的吸收能力,同時也具備相應的彈性,能夠應對外界環境的變化和調整,以充分發揮自身的自我調節功能,實現城市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特別是在自然災害發生以后,海綿城市能夠有效應對自然災害,尤其是洪水等水澇問題,海綿城市通過城市的地下排水管道、城市綠地等,能夠實現部分吸收余水的功能,以減輕洪澇災害對城市的負面影響。海綿城市的“彈性”,主要在于它能夠科學有效的保護城市中的原有生態系統,比如城市綠地。作為海綿城市的“肺”,綠地既能夠實現雨水的吸收利用,同時也能夠實現一定的截水功能,避免雨水進入城市主干道,影響交通,影響行人。同時,海綿城市的“彈性”還在于它能夠有效修繕遭到破壞的生態系統,重新煥發城市生態系統的能力。海綿城市具有特殊的屬性,在生態系統的修繕和完善過程中,會督促人們基于其特點來選擇相應的方式,避免保護不力或者因保護而造成的二次損害。
風景園林規劃的目的在于營造城市良好的環境,充分發揮城市的生態效益,科學全面推動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城市生態環境的合理保護。傳統的風景園林規劃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僅僅符合了城市環境的保護,對于城市自我調節能力的發揮并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因此,應用海綿城市理論來重新梳理風景園林規劃,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內容。
在風景園林規劃中,道路規劃是非常關鍵的,同時道路規劃也是占地面積較大的規劃內容。傳統的風景園林道路規劃,僅僅注重人與自然的貼近性,僅僅注重道路規劃的美觀性,忽略了道路規劃的生態保護功能。在海綿城市理論的作用下,道路規劃應該基于生態環境保護的目的,同時結合實際風景園林的建設方案來科學規劃。一方面,在風景園林道路規劃設計中,應該減少道路對綠地的占用,將傳統的直線型道路規劃,調整并改變為曲線或者環狀設計。同時,在道路規劃設計中,應該規避傳統的密實鋪路法,積極采用間隔性的鋪路法。另一方面,在風景園林道路規劃中,一般人們喜好運用整齊劃一、具有乘涼功能的高大樹木來營造“曲徑通幽處”的氛圍,這雖然也有助于環境保護,但它吸收雨水的能力有限。
因此,應用海綿城市的理論,應該在道路兩側設計大面積的低矮綠化植被,并保證這些植被之間的連貫性和整體性,充分發揮它的生態環境局地效應。此外,在風景園林道路規劃設計中,對于道路鋪磚材料的篩選也應該慎之又慎。傳統的石材、板材等吸收雨水的能力非常有限,滲透性能不佳,不符合海綿城市的科學理論。因此,為提升道路自身的滲水能力,應該在價格合適的基礎上,盡可能選擇滲透性好的材料。
水景是風景園林規劃中的重點內容,水景的存在,本身就能夠發揮水的吸收、降溫、保濕等諸多功能。但傳統的水景規劃,人們為了便于及時換水作業,同時也便于科學管理,所以往往將水景獨立封閉起來。特別是在一些大的水塘的規劃設計中,水塘的底部及四周被混凝土水泥封閉起來,使得水塘成為“一塘死水”,難以充分發揮它的交換功能,也不利于它與自然界的物質置換。這樣的水景規劃,在南方多雨的季節下,可以充分發揮它的蓄水能力,實現對雨水的凈化和利用。但在北方年降水量稀少的地區,該水景設計的功能就無處發揮。因此,在風景園林景觀的規劃設計中,應用海綿城市的理論,應該優化水景設計。
城市公共區域的滲水現象,也是影響城市良好運行的主要問題。應用海綿城市理論,選擇滲水性良好的地磚鋪設城市公共區域的路面,并在路面下方設置雨水存儲運輸裝置,將雨水運輸到城市風景園林的灌溉系統中,可應用城市積水灌溉城市的園林。在城市公共區域設置滲水裝置處理了城市積水問題的同時,也顯著降低了城市水資源的消耗量。當下北京市的奧林匹克公園充分地應用了“海綿城市理論思想”,通過有效設置城市公共區域滲水裝置,實現了應用城市雨水進行城市園林灌溉工作的開展。同時奧林匹克公園“景觀帶”的有效創建,也實現了北京市的部分雨水資源的有效轉化。
在風景園林的規劃中,應用海綿城市的理論,還應該注重建筑物的科學規劃和利用。建筑物對于雨水的滲透能力也是比較優良的。傳統的園林建筑規劃,過分注重建筑的實用性和美觀性,特別是屋頂,采用抗滲性能優良的材料,來減少屋頂滲透問題,這與海綿城市理論是相悖的。因此,在園林建筑的規劃設計中,應該基于海綿城市的科學理論,從兩方面來著手:一方面,在園林建筑物的規劃建設中,可以建設一定的排水渠,并將雨水引入園林的水景或者直接引入綠化植被中,以有效實現雨水的利用和積蓄。
應用海綿城市的理論,在風景園林的規劃設計中,應該著重處理園林綠地的規劃。園林綠地的規劃,要注重自然規律和人工作業的充分融合,在實際的綠地規劃中,要減少對自然地形的破壞和修整,而是充分基于地形地勢的自然條件,合理配置不同密度、不同高度的綠植。同時,基于對不同綠植根部的深入研究,來精準進行蓄水池位置的選擇。
開展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實現海綿城市理論的環境保護效用的真正有效發揮,可以使得我國在環境友好型發展理念下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加理想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