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業鎮 勝利油田石油開發中心
勝利油田石油開發中心墾東6區塊具有低滲、低液量、高含水等油藏開發特點,油井生產均采用機械式采油方式進行開采,這樣的生產模式,給油井的日常維護管理難度不斷加大,隨著四化系統的不斷完善,采油管理區生產運行崗要提高對信息化的運用能力,只有全面掌握這一能力,同時依托信息化平臺,將信息化與油井的日常管理相結合,從中發現油井的生產狀況,探索“四化”模式下的油井管理新方式,通過對視頻、電話匯報、數據采集等多參數預警,及時采取在線診斷、向有關部門匯報等方式實時優化和效果科學評價,油井故障率大大降低。同時,在生產運行崗管理方式的不斷摸索提改進下,管理區各項生產運行工作效率在有序進行,年油井故障停井頻次下降24%,單井費用節約20%,油井工況合格率逐步上升,檢泵率持續下降,作業維護成本降低。
墾東6區塊位于勝利油區北部灘海區域,實施“海油陸采”,存在高環境風險。區塊含油面積13.49km2,地質儲量1668× 104t,可采儲量250×104t。儲層滲透率為1.1×10-3μm2,原油含蠟量達12.6%,生產液量3.8t/d。墾東六區塊特點主要特點表現為“兩低兩高”即:低滲、低液、高含水、高環境風險,這樣的油層增加了注采難度。墾東6區塊也是石油開發中心“四化示范區”單位,各項工作還在完善過程中,管理區將信息化提升工作作為重點,實現了油井數據采集自動化、油井生產現場可視化、遠程設備控制自動化以及報警預警智能化,在管理區生產運行管理人員對四化的創新應用,不斷摸索建立油氣生產過程各參數間的業務邏輯模型,運用四化平臺及時發現參數報警和參數預警,值班人員可以采取及時有效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及時的將隱性生產問題顯性化,發現問題后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超前運行保效率。
針對該區塊油井含蠟的生產特點,管理區重點加強油井防蠟措施。該區塊的注采管理難點也有所體現,為了延長油井轉軸周期,要在轉抽后進行專項治理,針對油井地質的主要矛盾,油井也表現出的低滲透、含水上升增快等生產特點。為了提高油井的生產時率,國內外油井清防蠟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方式:機械清防蠟,指的是用刮蠟片、清蠟桿等井下設備進行清理;化學清防蠟,是指用加藥劑等方式進行減少結蠟及清蠟目的;熱力清防蠟,是指用高溫熱水或熱氣進行治理,熱力清防蠟技術效果最為顯著,清蠟較為徹底,適用范圍廣等優點,熱力清蠟成為了油井清蠟的重要手段之一[1]。墾東6塊依托四化平臺,積極探索油井清防蠟管理方式,構建了“四化”模式下的油井清防蠟精細管理方式,成效顯著。
在油井傳統生產過程中,數據單一,同時需要人員進行操作,有時還會出現評經驗判斷,油井故障停井后發現不及時,容易造成躺井、開不起來等情況,而在當今“四化”模式下的管理方式下,主要優勢得到體現,例如:信息詳實,數字指揮,油井故障停井流程靈活,效果評價及時準確。這樣對生產運行崗值班人員要求更高,全面提高采油現場的應變能力,對出現的預警及時做出處理,及時發現電流、溫度、外來人員闖入等情況放映,在不斷對管理辦法創新的同時,有條不紊地處理各項突發情況。
在平臺應用過程中,值班人員充分利用油井功圖、載荷、電流等參數與生產程度之間相關性,利用油井數據變化規律,按照生產情況設定參數和上下極限閾值,形成穩定的預警模型。根據功圖載荷差值變化趨勢,將油井生產總結以下幾種情況:功圖面積急劇變大或變小,說明抽油泵供液不足或法爾出現為題,應加強監督,排除油井間出等原因;電流不平衡容易給電機造成損害,通過平臺可直接分析油井平衡率,及時采取調平衡、洗井等措施,保證油井生產;油井溫度不穩定也可以通過平臺及時發現,避免出現油井不出液造成的管線凍堵情況。
首先排除數據失真、井口檢測儀器損壞造成的誤報警;其次結合單井生產特征、周期生產情況及原油特性對平臺推送的預警展開分析。針對報警應按照“持續初期關注,及時進行處置,杜絕后期躺井”的油井管理原則,針對二次報警應通知值班干部現場落實情況并做好記錄,將整改措施落實到位,對多次發生預警的油井,應根據生產情況調整數據設置,結合多種措施確定油井最佳油井故障停井措施時機。
油井故障停井時,油井流程管線要用高溫熱水灌液,這樣可以保證井筒暢通,作業時不會出現起下遇阻情況,措施井應根據液面計算灌液水量,補充液面至1000m左右(生產段在200m~800m)。一般現場安排35方罐車進行反洗,在保證油井故障停井效果的前提下,縮短了油井故障停井時間,降低了油井故障停井費用,實現了經濟高效的油井故障停井施工。
生產運行崗值班人員利用生產指揮平臺觀察溫度、載荷等數據變化、加密功圖數據采集,實時遠程指揮現場施工,實現遠程操控啟停抽油機。針對油井洗井實施“一井一策”個性化洗井,提高油井施工工序管理質量。油井故障停井返液后,上調沖次,加速排液,減少油井故障停井對地層造成傷害,提高有效時率。
油井故障停井完成以后,將油井故障停井原因錄入生產指揮平臺,并上報管理區技術人員,針對油井故障停井查明原因,分析生產數據變化,技術人員可以對油井故障后的措施效果進行分析,對停井效果持續跟蹤評價,對油井管控實施閉環管理。
通過對綜合管理的全面提升,有效的保證了管理區各項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
(1)技術指標顯著提高,實現了自然遞減率、噸油耗電下降,油井綜合利用率、檢泵周期、系統效率、工況合格率上升。
(2)經濟效益顯著提升,實現了年度電費、維護費用、噸油操作成本下降,勞動生產率上升。
(3)安全環保顯著加強,安全隱患實時發現,違章作業及時叫停,員工工作的現場環境、安全環境都得到顯著改善。
在多參數生產預警、油井故障在線診斷、油井故障停井方式實時優化和效果科學評價等措施下,管理區平均油井故障停井周期等到延長,油井故障停井頻次下降54%,單井費用節約20%,通過不斷查找不足,合理利用信息化平臺的管理,加強了油井日常管理中的應用,為管理區的平穩運行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