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云濤 貴州省煤田地質局一五九隊 身份證號:532925199106300320
巖土工程勘察前期準備工作主要為采集資料,在不具備完整資料的情況下進行的勘察設計,將嚴重影響到整體工程的施工質量以及安全性。為此,必須提高對資料采集的重視,明確勘察工作內容。另外,在具體時間過程中,勘察資料還存在資料準備報告表達模糊、技術要求描述含糊不清以及勘察等級劃分不明確等問題。正常情況下,一份完整的勘察資料應具備明確的勘察日期和相應的技術標準要求,包括工程的基礎類型、結構和荷載等內容,同時還應在資料中明確勘察等級。
勘察點布置存在的問題主要為勘察點間距的設置以及深度不滿足設計標準需求。正常勘察過程中,勘察點的布置間距應嚴格根據建筑物角點進行布置,并合理控制平面距離。此外,勘察工程樁基工程和天然地基工程的孔距均需滿足相應的標準要求。針對勘察點深度問題,工程孔應滿足標準要求的深度層次。
巖土工程勘察規范中明確規定了高層建筑勘察點的間距需小于常規建筑,同時還應提高其相應的安全等級。然而,在實際勘察工作中鉆孔間距的設定往往需要結合實際施工場地的復雜程度開展設計。
地層描述的是否準確直接關系到房屋建筑的施工質量。目前勘察工作中的地層描述普遍存在較多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地層描述在報告中的描述較為簡略,缺乏規范性和準確性。根據規范標準要求,地層描述應具備一定的規范性和準確性,如詳細描述工程粘性土的狀態和土層頂底埋深狀態等。
原位測試數據方面的問題主要為土料和原位測試的數量與要求不符。該類現象的存在會導致后期數據的統計出現較大的偏差,從而使工程的統計分析缺乏標準性。
巖土勘察工程前期的質量控制內容主要包括有考察勘察單位的綜合勘察能力,即考察期相應的資質水平、勘察設備條件、勘察人員的技術能力以及單位內部質量管理水平。由于巖土勘察工程的開展是以技術人員與操作人員的知識基礎和工作經驗為基礎來進行的,因此,應注重對勘察人員技術能力的考察。同時通過對勘察單位勘察人員的考察能也反映出該單位的資質水平。另外,在標準配備以及設備配備方面,應在保障專業技術人員具備國標、行標、地方法規以及企業內部規章等完整的勘察資料的同時,還應為其提供相關的工具指導說明和詳細的管理文件。在明確自身勘察能力的同時根據實際工程情況合理配置設備數量與相應的性能水平。此外,針對內部質量管理水平,勘察單位內部應構建完善健全的質量管理制度,從而有效提升巖土工程勘察的質量。
巖土工程勘察中期的質量控制內容主要包括有編寫勘察綱要、勘察正式開展前的準備工作、勘察外業工作、確定社會化驗項目以及編寫勘察報告。針對編寫綱要的質量控制中,需注重掌控勘察具體過程中計劃安排和組織運行等各方面是否合理,為保障勘察工作的按時完成以及達到標準要求奠定堅實的基礎。針對于勘察正式開展前的準備工作則需結合實際的具體情況開展作業,同時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還應部分調整綱要內容,以確保勘察工作滿足標準需求。此外,針對勘察報告的編寫,需詳細記錄相應的工程內容,并對勘察資料結果進行統計分析以及匯總整理。
巖土工程勘察成果質量控制是整體巖土工程勘察的重要環節,其質量控制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體工程的質量。在實際成果質量控制過程中首先應確保勘察成果是基于真實準確的勘察資料和工程情況,主要包括有現場的勘察資料、原位檢測資料和實驗室試驗結果。此外,還應合理整合與分析勘察成果在整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結合資料予以解決,并對相關報告進行糾正和處理,從而確保勘察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和準確性。
巖土工程勘察作為保障房屋建筑工程整體施工質量和安全性的關鍵環節,相關單位應予以足夠的重視。由于巖土工程勘察工作普遍存在較大的工作量以及較為復雜的內容,針對巖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勘察資料的采集、勘察點間距的設置、地層描述方面以及原位測試數據方面都應嚴格按照相關的標準要求開展作業。另外,還應重視巖土工程勘察中前期、中期以成果的質量控制,全面提升工程質量,確保房屋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進度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