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綱 中國人民大學
現代的人工智能技術就是從古代的我國文明發展中衍生出來,集結了一切現代人類的智慧,通過各種方法可以實現模擬現代社會中人類的行為與思維方法,降低了現代社會勞動力與時間耗費量的一種高新技術,如今,人工智能技術在當今時代已經開始充當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構成了一個獨立的專家系統、模式識別和知識庫等一個完整的學習集群。這和我們在企業中建立起來的財務管理制度相得益彰,在企業財務管理、人力資源與知識庫的管理中,使用了人工智能技術。
在人工智能領域投資火熱的現在,大型企業針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還是比較滯后的。在2016年人工智能技術的整個總體投入規模已經達到260億至390億美金,而外部投入資產的規模已經是2013年的3倍。但是,即使如今人工智能的投入和商業應用也已經達到了這個程度,人工智能技術在我國的商業運行和應用卻還是處于初始階段。在所有研究對象中,大量或者在其核心領域應用一種或更多人工智能技術的公司只有20%,使用三種或以上人工智能技術的公司只有10%。
企業管理工作中人工智能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隨著現代化和人工智能的進步和飛速發展,人工智能的應用領域和范圍也在不斷拓寬,在企業管理領域被廣泛運用。隨著科學信息技術和設備數量投入的不斷提高和增加,但是人工智能技術在整個企業的內部管理并沒有真正達到預期的效果,影響了該項技術的作用和發揮,導致這種問題產生和出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成功的人工智能使用者,都得到了企業管理層的支撐。根據實地調研,那些成功地大規模推廣使用了人工智能技術的企業得到了公司核心領導層大力扶植支持的幾乎是那些未被認為具備人工智能技術的企業兩倍。同時,公司強力的資金支持也不只是一個人員,它不只是來源于CEO和企業的技術負責人,還有全體企業的管理者以及董事會成員。
企業管理最重要的是決策與執行。一些大型民營企業的管理層為了順應時代與科技的進步而發展,不能甚至完全不愿意去改變陳舊的管理企業的思想觀念,對于企業經營與管理的關注程度不夠,因此就會導致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在企業經營中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加之運用的人工智能化設備功能初期不適應,短期內未提高企業管理的效率。后期運行和維護一定要及時、充分,不然后期的人工智能技術將會使得企業經營管理的實際運行受到影響。
在我國企業經營管理中運用了人工智能技術的大多數情況下,最大挑戰就是改變整個經營和決策過程及員工的工作流程。我們在最終確定由一臺機器替代人來完成所進行工作之后,就必須首先要高度地重視對所有員工技能再培訓。但是當隨著人工智能不斷發展,企業經營者管理中的人才培養和管理風格已經由以流程績效為基礎和核心的培養逐漸轉變成以提高決策的有效性為關注焦點。面對此次轉變,管理層人員更迫切地需要創造一種終身學習和自我驅動的企業文化,并且要高度地重視其執行力。
今天由于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的普及和發展百家爭鳴,無論是誰都不能完全忽視它的快速發展,在各種行業和領域也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而現代人工智能信息技術在我國大型企業經營和管理中的應用已經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企業制造中的現代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主要體現有兩個重要方面:第一,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可以徹底改變我們企業當前的制造模式、方法和制作流程,比如機器代替人力,識別技術等,這一方面比較容易得到大家的重視,所以進展的很快;第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可促進公司經營模式的創新。在這方面雖然人工智能很早就已經開始了探索,但是發展并不盡如人意,到現在為止依然還只是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停留在軟件的研究開發和綜合利用上,因此在實現人工智能與中小型企業經營管理技術創新的有機結合上,顯得更加的滯后。而赫伯特西蒙先生作為"人工智能之父"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到了管理和決策的研究領域以后,后來者就把人工智能與現代化的企業經營和管理研究相有機地融合的發展當成了他畢生所要追求的目標,找到人工智能與企業管理結合的關鍵點成為研究的主要方向。
經過實地訪查,財務信息數據庫、人力資源數據庫、客戶管理數據庫和營銷案例數據庫是目前企業數據庫的主要組成部分。綜上分析,可以認為:應該將企業財務管理、企業內部管理模式創新和企業戰略決策等方面作為人工智能與企業管理結合的突破口。
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企業財務管理領域中的重要性和應用范圍日益增加,其中財務機器人的實際應用已經得到了上百家500強公司的認可。在財務日常工作中,憑證的制作一直是難以自動化的痛點,傳統的財務系統發展都是以憑證為基礎數據,導致憑證的錄入工作只能通過人工。通過財務機器人自動化的方式可以實現從前端發票數據識別獲取,到后端發票數據錄入財務系統,整個流程效率高,錯誤率低,實現了到憑證自動化處理,讓業財更緊密的融合。
隨著現代人工智能的發展、互聯網技術的成熟,日常的財務管理更趨于自動化、智能化,以及變得更加無人化,由此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的重心從低價值的重復性工作轉向以高價值的重復性工作為主要核心的決策分析和風險評估升級。智能化的企業財務將成為傳統企業的一種財務管理系統的必然趨勢,也將是傳統企業財務模式轉變的重要核心。
傳統的管理模式或將被人工智能終結,強烈的沖擊著現代企業管理模式,成為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必要手段。現在企業管理者要順應潮流,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在企業內部管理模式的創新,才能早日從中受益。
1.打破“數據壁壘”才是實施內部管理和人工智能化的關鍵
要想實現企業內部管理人工智能的最大化,就要加強企業外部的協同合作與內部的協調管理。根據實地考察發現,傳統的管理模式,在外部協同合作方面是由產業鏈的密切度決定的,而內部協調管理方面則是自上而下的層級式管理模式,這有悖于企業智能化的扁平化管理理念,會導致數據信息獲取的效率低下。而數據信息獲得的及時性則是實現企業內部管理人工智能化的主要因素。同時,企業自身對于數據的分享和獲取能力也是有限,必須協同整個產品行業包括其他競爭對手以及相關行業的數據進行分析和協同,實現數據的跨界共享和使用,做到資源共享。建立自己的企業數據庫,打破"數據壁壘",有效地合理利用所需要獲得的海量數據,是當前實現企業內部管理和企業人工智能化的重要技術關鍵。
2.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或將成為人工智能化的第一步
人工智能化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是比較契合的,或將成為企業內部管理人工智能化的第一步。人工智能技術目前正被廣泛應用于企業的人力資源和管理中,其主要包括了招聘和培訓。招聘前,人工智能可以進行"量體裁衣",對企業必要的人才進行科學定制。招聘中,AI面試官的出現,可以智能匹配,提高招聘成功率,同時也使面試進入了沒有時間和地點限制的時代,企業方面也能節省安排面試的人員和時間。同時,在培訓方面,按照人工智能計算,在擬定培訓計劃時,可以為員工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工智能化的核心是在于加強了企業與員工之間的良性互動,使企業真正做到發現人才,重用人才,吸引人才,最終促進企業發展。
3.企業戰略決策人工智能化展望
人工智能到底有多智能?siri之父湯姆葛魯柏曾經說:"利用機器可以使人類變得更智能和聰明,而不是相互取代"。認為在未來,在創造力、感知、認知功能上人工智慧會協助我們,并大大增強我們的設計技巧,以及在閱讀及記憶力方面提供幫助。他還說:“我們正處在人工智慧的文藝復興時代當中,每次當機器變得更聰明,我們也會變更聰明。”2019年“超級阿爾法狗”(Alphago)成功連續擊敗了兩位世界上全球和人類最頂尖的職業棋手,除了證明基于策略網絡和價值網絡的深度學習人工智能可以擁有邏輯思維能力,還體現了其超人的思維的速度。
企業戰略決策方面人工智能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企業戰略決策的正確與否是一個關系到整個企業生存能否保持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的戰略決策,是復雜的問題或者一個復雜過程中帶有風險性、非程序化的戰略決策,因此在戰略決策中充分地依靠企業集體的智慧、進行嚴謹的可行性論證是很有必要的。根據實地調查,一些在人工智能化方面領先的企業開始將云計算和云識別應用于企業決策、運營、生產全場景方面,已經達到了人工智能輔助企業戰略決策的初步階段。傳統信息管理系統方面,企業管理者在戰略決策環節依靠的是大量的數據和報表,而人工智能不僅可以很方便的提供大量數據和報表,還會分析收集到的數據,通過數據整理、人工智能的邏輯思維能力,將企業經營數據的變化情況以圖表等更為形象、直觀的方式展示出來,判斷未來發展的走向,指出可能發生的風險以及提出合適的解決方案。人工智能的強大在于其深度學習系統,而任何企業都要時刻關注市場競爭環境,才能趨利避害,任何對環境變化的不敏感和忽視都會對企業造成嚴重的乃至是致命性的沖擊。企業調查競爭環境時,人工智能技術的介入可以更快速更容易地發現、預測和響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實時調整及修正當前的戰略決策,制定正確的競爭策略
人工智能對于企業的戰略決策究竟有多重要影響,是否有可能代替其他企業的管理者來進行一個企業的戰略決策,我們現在還很難預測。但是,具備廣泛深度機器學習技術和能力的互聯網人工智能必然會在未來幾年為企業的戰略決策提供創造性思路,并且可以大幅度地量化企業的戰略決策,從而大幅降低其戰略決策的成本和風險。
在人工智能的全面而實時的數據支持下,企業戰略決策更加科學正確的同時,使企業所面臨的決策環境變得更加復雜。這就給中國企業發展戰略決策層和管理層工作提出了更高層的要求,需時刻高度關注中國互聯網+企業人工智能的最新前沿技術及其發展最新動態和應用趨勢,組建一支相對專業化的技術團隊,為未來幾年實現中國互聯網+企業人工智能化戰略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當然,人工智能是一把雙刃劍,如果運用不當,會增加決策過程中的失誤,為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帶來一定沖擊。需要企業管理者以戰略的眼光,將人工智能一步一步應用到企業戰略決策的過程之中,讓人工智能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很多企業及企業管理者都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價值。通過人工智能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企業管理者已能夠從低成本耗時間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甚至可以運用人工智能在企業戰略方面做決策。但要讓人工智能在企業管理中充分發揮作用,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人工智能有它的特殊性,它沒有情感,缺乏創造性,不能做復雜決策,這些是不能替代人類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十年內,沒有人或者企業會在無人工智能的情況下進行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