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 赤峰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近年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各行各業在市場經濟體制的背景下也日益繁榮。對于酒店行業來說,開放的市場為其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但也帶來了更加激烈的競爭,進一步對企業管理優化升級是發展進步的必然選擇。企業文化是企業無形的品牌,可以為企業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保持企業健康的活力。為了提高競爭力,企業本身的實力需要不斷加強,同時建立一定的文化品牌,開拓更大的市場。這不僅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也是為了企業本身能走得更加長遠。
酒店企業文化是酒店內部價值的體現,是酒店經營者在經營酒店過程中經過長時間積淀而形成的特色。酒店企業文化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酒店表層物質文化,主要指酒店本身打造的外在直觀形象和其推廣的產品,是酒店建立企業文化最外的一層硬殼。二是酒店淺層行為文化,是融合于員工日常行為和軟環境之間的淺層文化,體現在酒店對外交往時,員工與員工之間、員工與客戶之間以及員工與社會之間表現出來的綜合性氛圍和氣質。三是酒店中層的制度文化,酒店對中層的管理制度中融入了價值理念和服務觀念,有約束的規范酒店的中層文化。四是酒店深層精神文化,酒店建立企業文化的源頭思想,即在經營酒店企業是秉持的價值觀和倫理道德觀,以及在實際經營體現的主觀意識是酒店深層文化的主要內容,也是酒店企業文化的核心指導力量[1]。
建立企業文化可以加快的促使團隊產生凝聚力。酒店屬于服務性行業,酒店的員工也多種多樣,人員眾多,很難做好整體的管理工作。有了團隊凝聚力,可以更加全面的實現員工之間的合作,集中團隊的力量開展工作,發揮更大的作用。除此之外建立一定的企業文化,酒店與員工在奮斗目標上可以產生利益共同體,擁有一套相同價值的觀念時,員工也會更加服從組織管理制度的調配,形成一種向心凝聚力。
企業文化的建設主要作用對象是員工,為員工營造一種積極的環境氛圍,同時企業在管理過程中也容易從雙方共同需求點著手,激發員工的工作動力。與此同時,一種積極進取的企業精神也會感染企業員工,為他們建立自信心,使他們在這種精神的鼓勵下不斷提升自我,跟隨企業的腳步共同前進[2]。
為了全面監管企業的發展狀況和運營情況,必然要建立條條框框的規范條例以約束員工的行為但這種外在的硬性管理體系約束主力行為但無法規范思想,不利于創造企業凝聚力。因而需要員工和企業價值觀相協調的基礎上開展企業管理,以員工的自我約束為主。
酒店樹立企業文化主要是為了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期望能夠吸引更多的關注力以增加競爭力。在企業文化中倡導創新,引導員工發掘自我,尊重知識和個人能力,繼而進一步創新酒店的經營模式[3]。
完善酒店管理制度是酒店發展的重要保障,其中優秀的酒店文化是酒店管理制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將酒店企業文化融入酒店管理制度中,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學習融入新理念、新思路,加強酒店基礎設施建設。例如,對新入職的員工進行酒店文化的學習及培訓,每月對員工進行酒店文化考核等。
酒店的管理者是酒店文化推動的主導者,是酒店發展方向的決策者,因此要發揮帶頭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帶動員工不斷進步。酒店基層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時刻彰顯這酒店的文化,是酒店文化的踐行者。
我國有一部分酒店在長期發展中,慢慢形成了獨有的傳統企業文化,例如建筑及景觀風格、酒店的室內裝修和藝術陳設、某一特定的文化主題及文化氛圍等,但酒店沒有重視自己獨有的傳統企業文化的發展與保護,造成酒店在發展中遇到了瓶頸。因此酒店在建設企業文化時,應注重自身傳統企業文化的發展,將傳統企業文化與酒店品牌相結合,打造酒店特色,加快酒店發展的步伐[4]。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進步,企業文化建設在推動企業良性發展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酒店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不僅要從營銷、品牌上入手,還必須重視企業的文化建設。酒店文化是酒店的無形資產,對加強酒店管理有重大意義,因此酒店經營者要結合酒店的實際情況,從管理制度上重視酒店企業文化,做好員工對酒店企業文化的推動工作,重視傳統企業文化的建設等,保證酒店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