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飛 貴州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隨著我國進入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時期,經濟的發展速度變緩,市場競爭壓力變大,企業要在保障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控制成本,以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的稅收風險是因為企業沒有按照稅法展開相應的生產經營活動,導致企業經濟利益受到損失,同時也妨礙了國家的稅收管理。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和生產成本都明顯上升,使得企業的效益受到了影響,為了促進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需要做好稅務風險控制,在稅務風險視角下,加強對企業稅收成本的控制。
企業進行稅收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創造經濟價值和防控稅收風險,在符合國家現行稅法政策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增加經濟收益,減少稅收風險,有效的防控稅收風險,也就是變相的增加稅收收益,因此要提升稅收管理工作的成效,就要優化企業的稅收管控體系,就要重點優化稅收風險管控機制,在制定發展決策時,評估其可能面臨的稅收風險,并做好風險應對方案,及時的調整企業的發展方向和決策方案,減少稅收風險。
但是目前還有很多企業,沒有稅務風險管控的意識,或者并不重視稅務風險的防控,甚至都沒有專門的風險管控人員和部門,多數由財務人員兼職,但是財務人員由于精力有限,無法對稅收風險進行精準的預判,再加上目前市場經濟情況下,國家的稅法更新較快,財務人員力不從心,沒有發揮稅務風險管理的真正價值。在構建企業內部管控體系時,要依據企業的發展需求,以及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對稅務風險管控體系進行完善,由專人來負責稅務風險管理,提高風險管理的實效性和前瞻性。密切關注國家的稅收政策,結合行業的特點,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構建科學合理的管控體系,并及時參照政策變化和經濟形勢,調控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為了提高稅收風險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企業的管理人員要提高稅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對人才隊伍的培訓和提升,提高涉稅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如果稅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欠缺,很有可能會因為對現行的稅收政策缺乏全面的了解,而導致無意識的漏稅行為,如果稅收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欠缺,也很有可能會出現虛假納稅、做假賬等偷稅行為,這些都會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
提高企業稅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一方面要引進專業的管理人才,帶來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經驗,另一方面要加強對現有涉稅工作人員的培訓,通過定期的培訓活動,來提升涉稅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比如可以定期舉辦講座,對國家最新的稅收政策和稅收法律進行講解,使相關工作人員熟練掌握相關的法律法規,熟悉各種政策措施,以便制定最適宜的稅務風險成本控制方案,同時還要使稅收管理人員了解公司的生產經營狀況,以及公司的發展方向,提高工作人員處理稅收業務的能力。此外還需要提高涉稅人員的信息處理能力,以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情報,對企業發展中的稅務相關信息進行搜集,并最大程度的發揮信息價值,對稅務風險進行預判,并制定應對策略,減少稅收成本,提高處理稅收事務的效率。
稅收籌劃就是對企業即將要展開的活動進行科學規劃,在不違背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基礎上,制定最優的稅收方案,把稅收成本降到最低,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不論是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還是投資理財活動中,都需要通過稅收籌劃,來實現對稅收風險的管控。目前我國的企業依然面臨著較大的稅收壓力,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企業的稅務管理人員,要依據國家的稅收政策法規,以及企業的生產經營現狀和發展規劃,制定稅收方案,對于國家的各種優惠政策要充分了解,對不符合國家優惠政策的交易活動進行更改,充分利用優惠政策實現稅收減免,有效的控制稅收的成本,在慣性稅收籌劃的基礎上,建立起節約型稅收成本管控體系,合理的降低企業的稅收風險[1]。
稅收成本控制的原則是誠信原則、法治原則和節約原則,就是充分利用國家在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減少企業需要繳納的稅款,但是決不能發生偷稅漏稅行為,稅收成本控制的原則是要遵循國家的法律法規,既要保障國家的利益,也要實現企業成本的最小化,利益的最大化。企業的稅收管理本質上是財務工作和會計工作的延伸,財會人員的工作屬性,在進行成本控制時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企業可以對現有的財會部門進行優化,使其承擔起稅收成本管控的職責,在對企業的決策進行預算時,以及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跟蹤時,做好資產管理和成本控制。企業可以依據自身的發展模式、交易手段等,制定行之有效的稅收成本控制措施,比如在企業進行單位成本控制、產品定位時,把稅收成本控制作為重要的參考內容,以保證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各項工作,都與稅收成本控制有機的聯系起來,對于涉稅活動的各個經營環節,進行跟蹤掌握。比如可以對企業的業務結算方式進行管理,對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合理的規定,要正確使用,及時填開。比如對于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稅款的計算和繳納進行科學的管理,對于所有的財務評證要有效保管,要保證稅務票據的真實性、有效性、合法性和完整性,且不會出現錯計和漏計現象。
稅收成本的管理需要加強對稅收風險的控制,稅收管理人員在思想意識上,要重視稅收風險的防控工作,通過專業的稅收風險管理人員,制定科學合理的稅收方案,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最大化的減少稅收風險。
比如企業的稅收管理人員,可以收集整理和分析企業的財務數據、稅務數據,并以數據為基礎,預判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是否會發生稅收風險,發生的概率多大,風險的危害程度如何等,并針對預判評估,制定應急防范策略,實現對稅務風險的有效防控,實現對企業內部系統不完善的彌補,促進企業稅收流程的深度改革。
比如企業可以進行稅收自查活動,對稅務管理工作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管,一旦出現稅收管理問題,及時進行整改,通過專業的稅務審計,消除企業的稅務風險,從而有效的控制企業的稅收成本[2]。
通過信息化平臺對企業的稅收成本進行管控,可以大幅度的提升企業的稅收成本控制成效。借助于信息技術,對企業所有與稅收相關的信息進行收集,并通過信息共享使所有相關工作人員,及時的掌握各種信息,以便在相關的工作中進行參考;對稅收管理的工作流程進行探討,對企業報送信息的內容及格式進行規范;建立企業信息數據庫,為企業的發展決定提供數據參考;建設網絡稅收管理平臺,便于企業各部門間的溝通和交流,及時更新數據信息;完善數據信息處理系統,綜合各種信息管理和分析稅收風險;形成外聯系統,對系統軟件進行更新,并對接企業間的數據信息。
企業的稅收成本控制,可以減少企業面臨的稅收風險,增加企業的經濟收益,還可以加強企業各部門之間的聯系,提升企業的管理成效,因此企業要重視稅收風險的成本控制,對企業內部的稅收風險管控體系進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