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剛剛 哈密公路管理局
作為基礎設施之一的公路,其建設和發展能夠大大提升國民生活水平,進而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然而,國家經濟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公路生產力的力度明顯不足,不能很好適應國家和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由此看來,有必要對公路建設模式和管理模式進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從而促進公路建設不斷發展和壯大。
當前我國在建設公路過程中,有很多因素都會制約公路經濟效益,想要進一步提高公路經濟效益,就要對制約因素進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只有高水平的公路管理體系才能有效支持公路持續發展。從實際角度出發,當前我國公路管理體系缺少完善性。與此同時,管理制度也不具備規范性,整個管理工作人員隊伍的綜合素質水平兩極分化嚴重,高低水平具有較大差異,這就對公路運行效益無法保障。另外,由于特殊性是公路運輸行業特點,因此基本沒有競爭對手,這就使得一些部門對公路經濟效益管理不重視[1]。
眾所周知,公路工程是一項長期性、復雜性和系統性的龐大建設工程,有很多問題會在修建過程中出現,比如合理使用施工材料、先進的施工工藝等,這些都會對合理修建公路工程造成重大影響。我國在對公路工程進行修建時,修建和后期維護需要耗費巨大成本,這就很難提升公路經濟效益。公路工程在修建過程中,往往會存在浪費材料和不合理運用施工工藝現象,這就使得很多工程材料被耗費掉,與此同時,拖慢工程進度,影響后期維護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修建公路質量。如果不有效控制公路修建過程中的質量,就會造成后期維護成本極大提高。
公路各級員工受到傳統思想影響,尤其是員工潛意識中存在我國計劃經濟模式,從根本上對市場經濟概念不能接受,員工對于傳統落后思想的束縛和限制還不能進行突破,等、要、靠思想存在企業中,無法進行自我創新和發展,對于公路部門和員工積極性、主動性進行嚴重限制和束縛,不能最大程度發揮潛能,落后的思想觀念和行為對公路建設事業造成根本性不利影響,無法接軌市場和時代,認識上的限制,不利于創新和發展公路管理體制[2]。
公路系統出現嚴重的人員超編現象,一些部門具有較快的增員速度,很多人員因為工程建設而進入到部門,在完成項目建設工作后,如果不能將其進行及時清退,就會導致過多的勞動力存在于各級公路部門中,一些項目部存在嚴重超編人員情況,導致人吃路現象的出現,無法提升公路系統經濟效益,對投入和創新能力造成不利影響,大大降低公路系統社會經濟效益。對于很多公路而言,不具備自身造血能力。各個部門間不斷進行攀比,卻不斷落后,不利于公路系統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由于公路的經濟效益非常大,因此需要最大化提高其經濟效益,對于當前存在其中的制約因素而言,主要采取以下有效措施進行解決,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對于公路運營相關單位而言,需要從國家設立的管理標準和相關規定出發,進行深入細致研究,然后將相關情況進行有效掌握,對相關重要內容如建設公路、保養公路、經濟運營等,必須將相應制度和規范建立起來,采取針對性強的措施使各部門各崗位明確履行的職責,促進公路管理體系的科學合理性,對其進行不斷完善,有針對性培養相關運營人員,促進運營人員良好管理習慣的形成,從而為經營管理體系科學合理運行提供保障[3]。
對于相關管理部門而言,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加強監管公路建設全過程。國家工程中重要民生工程之一的公路工程,其修建過程必須保障合理性和經濟性。在具體修建過程中,需要將一切浪費都盡量避免,在前期需要進行科學合理設計,從而為研究公路可行性提供幫助和支持,在實際施工中,對先進施工技術進行充分利用,將公路工程修建效率提升起來,促進公路工程質量不斷提升,這樣就能夠將公路工程修建和后期維護成本大大降低。
對現有人員進行培訓,將現代經營思想傳輸給工作人員,采取再造內部人員方式,促進其思想認識的提高,定期開展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工作人員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使其能夠積極接受新鮮事物,從本質上看,將其造血功能提高,實現工作人員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的質變。在培訓和教育工作人員過程中,重點內容就是對傳統舊思想、舊觀念進行革新,將新型市場觀念樹立起來,從人力資源層面將整個行業市場競爭力提升起來[4]。
各個部門存在的重大問題就是過剩的勞動力,對于相關部門而言,可以對裁員措施進行充分利用,精簡人員,促進剩余勞動力不斷減少,使人力資源成本不斷降低。從多個方面出發,對員工綜合能力進行考核,主要內容有員工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和職業道德等,最后采用綜合測試方法,將不合格員工裁掉。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
綜上所述,公路的發展直接關系著國民經濟的不斷進步。對于各個公路運營單位而言,需要將管理制度建立起來并進行不斷完善,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從實際情況出發,將公路建設和維護成本最大程度降低,將員工服務意識提升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公路經濟效益的穩定健康增長,從而更好的為國家和人民提供服務,發揮出公路的價值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