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常州市鐘樓區環境衛生管理處
隨著國內立法和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我國基層單位工會內部審計制度也得到進一步完善和加強。但是,不可否認,雖然內部審計在基層單位工會發揮了一定作用,但仍有一些問題迫切需要解決。
內部審計是隨后的一項發展,更多的基層單位工會設立內部審計完全是出于國家機構和更高的要求,這與行政辦公室的傳統內部職能相比,對工會內部審計部門的設立和運作缺乏重視,認為在基層工作考核中的權重較小;其次,大多數人認為內部審計只是財務會計的內部活動,而內部審計職能是財務的一小部分,對基層單位工會的內部財務管理的監督作用不大。
已確定內部監督機構的主要職能是監督單位內部財務收入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并行使獨立審計職能,因此需要內部監督機構的獨立性。但是,大多數基層單位工會只是建立了一個薄弱的內部經審會,幾乎沒有能力進行獨立審計,對本級工會審計審查不力,存在“工作只是走過場”的情形。此外,目前大多數基層單位工會在設立其機構時沒有將內部審計作為一個單獨的部門設立,有些基層工會只是在財務部門中配備兼職的內部審計人員,其質量不符合審計員的要求,而且相應的專業知識和審計能力不足,經審工作開展和持續健康發展得不到保障。
由于目前的內部審計不夠獨立,沒有明確的審計工作計劃或目標,也沒有管理層要求進行的準確審查,多年來,其重點仍然是簡單地審查財務支出,以查錯糾弊和堵塞漏洞為目的,很少深入到其他領域,這顯然是不夠的。因為,一方面隨著工會財務管理規范化的不斷提高,財務部門的差錯和漏洞會越來越少,經審工作不應僅局限于查錯糾弊和堵塞漏洞,而應擴延到預防優先的發展思路;另一方面如果僅定位于查錯糾弊、堵塞漏洞的財務審計方式上,就只能是發現問題,就事論事,而難以從制度和根本上分析查找原因,最終解決問題。
為了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各級工會領導必須提高對工會經審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的認識,確保工會經審始終與工會的中心工作和各項經濟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切實做到適應形勢、與時俱進。要注重研究工會經審環境、組織管理創新、技術方法創新以及政策體制、工作機制和管理制度等,要樹立“績效”的理念,適應工會經濟活動運行模式的轉變,適應職工群眾的需求,從開展單純的財務收支審計向加強績效審計轉變,發揮審計的建設性作用。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視、組織上加強、工作上支持、經費上保障,進一步打造全會重視經審工作、支持經審組織履行職責、自覺接受審查審計監督的工作格局。
為了使經審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并在基層單位工會的日常工作中發揮關鍵作用,必須加強對工會經費審查監督工作的領導,重視和支持同級經審會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審查審計工作。一是要建立科學有效的制衡機制,建立經審會負責人參加同級工會主席辦公會議等制度,落實好經審會對重大事項特別是經濟活動的知情權、參與權;二是健全工會經費預決算審查監督制度,設法從“源頭”編制預算、“過程”執行預算、“結果”審查預算執行情況的全過程監督,促進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預算管理的規范性,維護預算執行的嚴肅性;三是建立科學、嚴密的實務審計制度,堅持依法審計,充分發揮工會經審組織強有力的審計監督作用,真正體現依法治會的工作格局。同時,強化監督制約機制,實現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通過不斷健全制度,創新機制,積極促進工會經審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
支持和保障內部經審人員的工作,強化他們工作的使命感,基層單位工會應在下列領域開展工作:第一,不管是財務互審互查,還是對企事業工會抽審,都要讓經審人員放手開展工作,上級工會和基層工會負責人要做到不干涉、不越位,支持他們獨立自主地形成經審報告,增強他們工作的使命感和成就感。第二,加強財務和經審人員的協同配合,凝聚經審工作合力。財務和經審的目標和責任都是為了收好、用好、管好工會經費,完全可以做到人員互用、信息互通、工作互補。第三,加強教育培訓,提高經審人員素質。要將開展經審人員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同經審工作職責和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增強經審隊伍的凝聚力和創造力,發揮嚴肅認真、一絲不茍、謹言慎行的優良作風,堅定熱愛經審工作,樂于奉獻的信念;改進內部和外部業務培訓,不斷提高經審人員的專業技能。第四、加強內部競爭,使經審人員始終保持較高的競爭意識,使他們能夠不斷加強學習。
要將目前經審大多是事后監督為主,轉變為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過程監督。經費預算審查是經費審查審計鏈中最基礎最關鍵的一步。目前對經費預算特別是支出預算的審查監督還不夠到位,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關口前移、把住關鍵,促進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預算管理的規范性,維護預算執行的嚴肅性。加強對工會經費收支的監督,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保證與職工利益密切相關的重點支出,實現工會經費支出向工會重點工作傾斜、向基層和職工群眾傾斜。要堅持查處和幫促并重,對于審計中發現的問題,通過加強溝通、審計整改督查、經審委員巡視督察等形式,把一些違規金額較大、內控比較薄弱、對審計整改落實工作不夠重視的單位,作為審計整改督查和巡視督察的重點,幫助和督促被審計單位落實審計整改意見。進一步健全審計整改督查制度和情況反饋報告制度,充分發揮經審會委員在審計整改督查工作中的作用,杜絕問題的重復出現、反復發生。
內部審計管理的傳統目標主要是在工會經費的財務狀況方面制定的,以確保工會各項活動在適當的范圍內開展,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內部審計管理的傳統目標也需要適當調整,以便積極擴大現有工作領域。實施績效審計,充分發揮審計的建設性作用,是近年來國家審計監督工作的新探索,這對工會經費審計質量和成效的提升具有借鑒意義。在工會經費審查審計中,要更加關注目標實施的效果、預算管控的效率、資金使用和資產運營的效益,最大限度地發揮工會經費和固定資產的使用效能,把有限的財力用到基層和職工群眾最需要的地方。要注重發揮工會經審工作在工會各項經濟活動中的預防、揭露和抵御功能,加強對審計結果的深入研究和綜合分析,既要查找問題,更要揭示深層次的原因,提出標本兼治的改進意見,從機制和制度上推動問題的根本解決,使審計的“免疫系統”作用在工會經費審計中得到體現。
改進審計方式方法,是提高審計效率質量的重要方面。在對工會資產進行審查監管工作中,要科學界定工會經審組織和工會資產監管部門的職責,從不同的角度承擔起工會資產監督管理的責任,形成有效的監管機制。要積極借助外力,整合政府審計、社會審計和工會內部資源,加強互查互審工作,注重學習借鑒政府審計和社會審計的有效做法,進一步提升工會經審工作的水平。大力推動基層工會經審臺賬網絡化,實行計算機輔助聯網審計,在臺賬上準確反映基層工會經審情況,使得上級工會可以通過網絡及時發現有疑問的臺賬,指令修正或重新審計,提高審計效率,控制審計風險。
加強對基層單位工會內部審計的管理至關重要,因為我們的內部審計要到稍后階段才開始,這導致對內部審計的重要性和功能缺乏了解,導致各單位內部審計出現若干問題,嚴重影響內部審計的效力。這些是對單位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的詳細說明,希望通過匯總來提高內部審計管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