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中交投資有限公司
近年,隨著國內經濟快速的發展,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以及全球化一體化發展,原有收入準則不能夠滿足國內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在實際的企業經營中,也會出現一系列的影響,如:企業收入確認和計算的不準確、不配比的問題。對于復雜的施工項目和交易事項,項目工程進度計算方法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導致企業現有收入與成本費用之間的配比不合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逐步降低。
新收入準則強調對工程量的識別,在舊收入準則中,卻沒有作出過多強調。由于建筑公司的業務交易比較復雜,有些商品銷售和勞務服務銷售都是混合進行,因而,在確定各自的履行義務時,就顯得比較重要,需逐步將銷售商品與提供的各類勞務服務分別進行核算。建筑公司要逐步實現合同履約價格分攤,將某項合同服務確定收入之后,要根據公司內部各工程服務的履行情況確認收入。
建筑工程企業在合同履行期間,會產生一些成本收益難以匹配的問題。大多數工程公司的合同執行期,都會超過一個會計年度。通常情況下,項目的建設成本是連續發生的,此時財務人員會基于某一個時間點來確認收入。在舊收入準則中,根據累計合同費用占預計總費用的比例,以及施工合同中總體的工程占到整體預計的總工程量的比例,以及實際計量的進度確認收入。
新收入準則提出的新方法,比較關注項目的實施進度。此外,也可以通過應用新的收入標準,如:投入法和產出法來衡量收入,這樣就會使得收入確認出現延遲,或者產生收入確認提前的問題。在收入方法測量模型之下,投入的成本應該排除那些不能夠反映項目控制權轉移的部分工程作業。
建筑公司在引入新收入準則時,要逐步構建出以工程項目合同為核心要點的收入確認方式,與合同執行相關的成本也要包含技術成本。在新收入準則的規定背景下,會出現一些非正常的損耗所產生的檢查費用、人工費用、間接費用,這些都將納入到當前損益中。例如,在項目建設期間,工程人員之間操作不當,會產生更多的材料損耗,也會形成很多返工損耗的原材料成本,這些都不能夠確認到合同成本內,對于工程建設公司簽訂的工程合同,所產生的投標費用是否納入到合同成本需要根據此費用能否收回及攤銷期進行判斷。項目建設產生的成本或傭金,以及不能夠收回的資料成本,間接的投標制作費用或者評估調查成本,都需要納入到當期的損益中。由此可以看出,新收入準則對工程項目的合同成本確認的標準也更加嚴格,這將會造成建筑公司的施工費用逐年上升,而壓縮建筑企業的利潤空間,影響了公司未來穩健的經營。
新收入準則提出了在某一個時間點、時間段,要求財務人員確認收入。即:建筑公司在某一時間點接近項目完成與合同履行完成時間點,這時才能夠確認收入。由于工程合同的造價金額比較巨大,會出現一些項目前期利潤較低,但是后期利潤增加的情況,建筑公司的收入對利潤影響較大,會直接影響初期的項目成果。如果建筑公司的利潤起伏比較劇烈,那么就會使投資人對企業失去信心,進而會減少資金投資。公司經營不穩定,對建筑公司的管理也有很大的挑戰。項目施工工期較長,財會核算內容比較復雜,在特定時間段內來確認收入,將會更符合整體的財會數據信息的及時性原則,這樣會對企業的經營狀況作出細致監管[1]。
由于建筑公司的經營規模逐步擴大,傳統的公司管理方式,容易造成資金監管不足,資金使用比較粗放。也會使資金的管理制度存在很多的漏洞,容易產生許多資金違規挪用的不良問題,也會造成資金的使用效率偏低。
在建筑公司內部,實施新收入準則時,建筑企業應該給在職的財務工作人員開展專業培訓,讓財務人員能夠在短時間內,準確掌握收入準則的各類規定要求,這樣才能夠實現新舊收入準則的銜接轉換,使建筑公司的財務工作更加規范。財務工作人員在學習收入準則時,應該根據公司內部實際業務運行狀況、項目開發狀況,來對新收入準則的各項規定作出深度的分析,以此拓寬職工的知識面。并且要進一步增強財務人員在稅務、財務法律法規等方面的知識儲備,為建筑公司培養高端復合性的財會人才。在建筑公司工作中,對新收入準則的應用開展討論學習,總結經驗,不斷改進財務工作機制,進而強化建筑公司業務人員與財務人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彌補財務人員學習及眼界的不足。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促進財務人員的學習溝通交流,以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分析新舊收入標準的差異和相同點,以此實現科學合理的會計信息確認。將新收入準則的相關標準都體現在財務報表上,才能夠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實現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2]。
新收入準則給建筑公司的經營業務收入確認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公司內部各項業務財務指標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因此,公司要結合新收入準則,調整未來的發展方向、發展目標和經營戰略、經營目標;統籌規劃整體項目實施,并圍繞新收入準則,實現業務的流程更新,并逐步細化財務報表的各類信息,對現有的內控制度作出合理優化。還要對新收入準則實施產生的不良影響,有更深遠的預見性[3]。
制定企業的收入確認、計量標準,其出發點就是為了適應國內國情,而且國內的市場經濟要與國外市場進行對接,實現我國企業的穩步發展。建筑公司在應用新收入準則時,也會出現巨大的問題,以新收入準則為內容進行融合,并結合新收入準則相關要求,進一步創新財務工作方式和財務制度。建筑企業要加強對現有施工合同的管理控制,增強財務人員的培養,并對公司未來經營計劃做出適當的調整。建筑公司結合企業實際經營和國家對于建筑行業的要求,來優化設計建筑企業財務制度,創新財務收入確認和計量標準,加大對財務人員的培訓以便能夠提高人員的專業能力,使財務人員對新收入準則有更深入的掌握,建筑公司開設新收入準則的培訓課程,聘請外部專家,來開設專題講座,引導員工去學習。
收入準則是當前企業經濟發展的基礎,而且也是企業在核算中收入的基點和標準,財務人員能夠做出正確判斷,針對新型建筑企業收入標準,組織財務人員學習,提高核算數據的質量水平,能夠真正體現出建筑企業的實際運營狀況,有效改變過去財務信息數據不平衡的問題。由于受到建筑公司內的人力、物力等相關資源的限制,以及能力的制約,新收入準則在企業應用中,還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就要建筑公司加強對新收入準則落實的重視,促使員工學習新收入準則的相關內容,才能夠進一步提高財務工作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