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香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八十九團核算中心
財政專項資金是我國財政部門為了執行國家的有關政策和規范,設立的具有專項用途和專項任務的為推動有關政策和發展有關公共設施而建立的專項資金。鄉鎮財政專項資金既是國家財政支出的重要方面,又是國家財政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鄉鎮機關作為我國政府職能部門最基礎的組成部分,對于鄉鎮財政專項資金的使用和落實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于我國的基礎建設和公共事業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3]。所以為了更好、更加科學的運用財政專項資金,有關部門必須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建立規范的制度,保障鄉鎮財政專項資金的合理運用,推動現代化城鎮的發展。
相對于省、市縣級財政管理工作人員來說,鄉鎮財政管理工作人員,無論是理論基礎知識還是工作能力的要求都普遍要低。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鄉鎮財政工作不夠專業,容易導致鄉鎮財政專項資金的不能有效落實和使用,容易導致專項資金在核算和使用的過程中發生錯誤,不利于專項資金順利落實到位和如期執行,進而影響整個專項資金環節的運轉,使鄉鎮財政管理工作不能順利進行,無法發揮財政專項資金的切實作用。所以,鄉鎮財政管理人員應加強對財務工作人員的培訓和指導,及時引入高素質高文化的人才,提高財政工作人員的整體水平和綜合素質。加強鄉鎮財政專業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利于提高鄉鎮對于專項資金的合理運用,提高鄉鎮財政管理水平,能夠使專項資金準確落實到各個項目上,提高國有資金使用效率,幫助民眾提高生活水平。
在全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各地區也都在求發展,增強本地建設。各鄉鎮管理人員都爭相想在本鄉鎮引入財政專項資金,引入財政專項資金雖然對于鄉鎮經濟建設和基礎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當前的鄉鎮財政專項資金管理體制下,只顧盲目引入卻并沒有建立一個完善的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制度,這種行為起不到求發展的作用,還容易引發貪污、舞弊現象的發生,所以需要引起財政部門的重視,建設規范嚴格的審批流程,發揮專項資金的切實作用。在實際的工作中,由于缺乏完善的專項資金考核體系和管理制度,各鄉鎮的管理人員都把精力放在了專項資金爭取的項目上,但是對于專項資金取得后,如何高效準確落實和及時規范運用專項資金卻沒有制定完備的管理制度,這樣容易導致財政專項資金實際的使用效率降低,無法發揮專項資金的切實作用。所以這就需要鄉鎮財政管理人員建立完善的財政管理制度,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保障財政專項資金的順利落實和使用。
鄉鎮財政專項資金在使用的過程中,由于很多財政機構對于專項基金的監管意識薄弱,對于專項基金的監管,他們只將重心放在了審批專項資金的各種審批資料的合法查詢上,對于獲得專項資金后的使用情況和使用流程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導致后續可能會發生專項資金不能充分落實,嚴重時會導致貪污、舞弊等現象的出現[2]。財政管理機關對于財政專項資金沒有盡到完善的監督作用,不利于專項資金及時、準確的落實到位,并且還容易造成財政機關內部其他的問題的出現。所以在專項資金的各個工作環節中,各級財政機關應該加強對專項資金的監管,保證專項資金審批和使用等各種流程的合理合法進行,為鄉鎮經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于鄉鎮財政專項資金的財務工作人員來說,要提高自己進行鄉鎮財政專項資金工作的專業性,扎實掌握理論基礎和相關工作規范,對于最新發布的鄉鎮財政專項資金的相關政策,要做到及時的了解和正確的解讀。在實際的工作中要加強與財政專項資金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溝通,及時掌握專項資金的實施情況,判斷專項資金的落實和使用情況是否合理,對于在進行財政專項資金工作中發生的問題,要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吸取經驗,彌補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同時鄉鎮財政管理人員要對財政專項資金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和指導,幫助財務工作相關人員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綜合能力,更好的從事到財政專項資金工作中去。
例如,鄉鎮財政專項資金工作人員可以每個月進行“輪崗制”。因為財務是一個實踐性比較強的工作崗位,在實際的工作中只有通過深入的實務操作,才能進一步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專項資金的規范制度和工作流程。另一方面,由于財務工作比較單調枯燥,如果財務工作人員長期按照一種工作套路進行財務工作,容易產生對工作的厭煩,不利于財政專項資金工作的長期健康發展。推行財務輪崗制度可以加強對各個崗位工作的監督,防止有關工作人員發生舞弊現象。財務輪崗制還能進一步提高財政專項資金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對于專項資金的工作流程有全方位的學習,不斷地提升資金管理人員的素質。
鄉鎮財政管理工作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是專項資金管理的基礎,一個好的管理制度可以規范財政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有效的管理制度還能夠優化專項資金的申請和審批流程,所以好的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制度,不僅可以保障現行的專項資金工作的規范進行,還能保證后續工作有理有據,有據可查。在鄉鎮財政專項資金的審批和運轉過程中,應增加對專項資金的使用屏障,使專項資金的申請有一定的門檻,各種手續必須齊全完備,執行嚴格的審批流程。在向財務提交專項資金審批時,必須提供清晰完整的原始憑據,當專項資金的支付申請有關領導簽字時,有關領導要詳細的閱讀審批文件的具體內容,并結合項目的實際情況判斷專項資金的請求支付是否合理。在制定鄉鎮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時,同時制定財政專項資金的績效考評機制。建立健全有效的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考核機制,有助于提高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率和約束力,有助于提高財政專項資金管理人員對于工作的重視程度,使財政專項資金的使用流程更加規范。
建立財政專項資金監管信息平臺,完善專項資金的監督機制,能保證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制度更好的實施。在實際的監督管理中要做到??顚S?,每一個項目都要配備一個專門的核算員,并且要向一個專門的財務報賬,對于項目全過程有一個明確的核算流程。項目的專職負責人應該擔負對于專項項目其他工作人員的監管責任,對于項目的實施進度,專項資金的落實情況和花費情況應該做到心中有數,對專項項目實時進行動態監控,保證專項項目資金的合理合法落實。同時還應該設立專職的項目監督部門,在自檢的基礎上做到相互監督,加大對實施過程中過失行為的懲罰力度,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重視程度,建立完善的財政專項資金使用過程中的檢查評價和考核制度,確保財政專項資金的最大效益化。
財務的管理制度和監管機制兩者密不可分,財務管理制度是財務工作的基礎,財務監管機制是保證財務管理工作順利進行的保障,兩者必須同時進行,相互交叉,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鄉鎮財政專項資金的順利落實和使用。另一方面,國家財政有關部門應該加強財務監督管理,不斷更新和完善法規制度,及時出臺新的法規制度,填補舊法律法規的漏洞,使新的規章制度適應新時代下財務管理工作需要,使基層的財務工作人員在實際的工作中有法可依。鄉鎮機關還要注意機關內部的監督體系和規章制度的建立,相關管理人員應該隨時檢查監督工作執行的情況,使監督體系真正發揮其監督作用,保證鄉鎮財政專項資金的順利進行。
鄉鎮財政專項資金的審批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國家對于鄉鎮管理的政策重點,這也意味著鄉鎮財政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率決定著國家推行的政策是否能得到有效地實施。所以在鄉鎮財政專項資金的監管和使用時,要加強全體工作人員對于財政專項資金的重視程度,對于財政專項資金的立項和資金的使用申請上,一定要建立詳細準確的前期調查工作,建立有效完善的財政管理機制和相應的監管機制,保障鄉鎮財政專項資金的有效落實,保證國家有關政策的順利推進,對于我國鄉鎮經濟的發展有重要意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