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蕾 天津城市建設管理職業技術學院
近幾年來,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不斷在各行業運用,也對傳統的財務會計領域產生了較大影響,同時也給這個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和發展空間。現階段下,企業的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已刻不容緩。
在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管理會計逐漸成為主流。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財務數據量劇增,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在這種條件下,財務會計職能已經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為了滿足企業的需要,會計的職能逐漸轉向以管理會計為中心,會計工作人員也需要以管理企業為主。會計工作者為了能夠作出更大的貢獻,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拓寬知識面,提高個人的綜合能力,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在當前時代,管理會計的職能主要包括 3 個部分,分別是總結過去、認清現在和規劃未來。管理會計在工作中應該始終把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放在首位。首先,對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時,應確保所收集的信息具有準確性以及可靠性,通過有效的手段對其實施技術分析。其次,管理會計需要根據分析的數據為企業決策者提供有用的決策信息,幫助決策者作出有效決策。再次,對企業各發展過程所用的資源進行全過程、全方面監督,提高資源使用率,提升企業價值。提高企業效益是企業管理會計最基本的目標。會計分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兩種,在發揮核算職能時存在差異。與財務會計相比,管理會計的工作效率更具靈活性,精度和效率更高。此外,管理會計更加注重全過程考核,而不只是單個階段或單個過程考核。
當前我國管理會計仍處于起步階段,尚未像歐美公司發展的那樣成熟,造成許多企業財會人員對管理會計職能不能準確定位。因此,企業必須要重新構建符合當代管理會計特點的財務管理體系,加快對內部會計部門的改革,促使財務部門從傳統的后勤保障部門逐漸轉化為價值創造部門,為企業帶來更多實際經濟價值。企業在制度層面的保障對財務會計的轉型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不斷改進、健全現有的相關管理制度體系,才能保證財務會計轉型工作的順利開展。此外,企業要深刻剖析自身財務管理所存在的問題,密切結合現代化管理會計理念,根據財務報告、績效與控制、風險管理、投融資決策等工作的特點,構建更全面的財務管理制度體系,提高轉型的時效性。
管理會計能夠更好、更快的發展,要與社會環境相順應,要與企業環境相融合,所以說衡量管理會計的實用性和有效性的指標之一就是管理會計的發展一定要與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和社會的評價為基礎,在全面發展的同時,也要保留其本身的個性化、差異化發展,不能人云亦云,全盤照抄。從需求者的角度來講,管理會計人員要編制出滿足不同層面、不同側重點的各類會計報表,如果按照統一模式編制,就失去了管理會計的意義,同時也會增大企業的管理成本,轉型之路也將會充滿阻力;反之,如果企業管理會計技術方法和企業環境相符合,能夠在企業內部實施,并能夠提供對企業切實有效的決策依據,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進而促進管理會計技術方法的應用。因此,我們要重視管理會計發展的個性化。
要提高企業信息化管理的整體水平,做好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數據共享及內部管控制約工作,使企業會計信息和業務系統的有機融合,使管理會計工作能夠有效開展并發揮作用,建設一個數據完備、功能強大的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同時,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技術的優勢對企業數據進行開發和利用,通過可視化技術,讓管理層和各級業務實現紅上溝通,提高效率,使核算型會計向管理控制型會計轉變。
企業管理者需要進一步完善企業管理會計運行體系,可以借助大數據信息化技術,優化和改善企業組織結構以及財務信息運轉流程,將本企業管理會計專業團隊與其他各職能部門進行深度融合,建立健全相關管理會計工作制度和規范,加強對成本、預算及運營的各項管理,確保管理會計的實施能得到企業部門的支持,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自身的優勢,提升企業信息的有序性和高效性,為企業管理者的各種決策提供可靠、及時、準確的數據。
總之,會計的存在是必然的,是不可替代的,隨著時代的發展會計也是變化的,為了迎接智能財務時代的到來,會計也做好了轉型的準備。在大數據時代,我們應該加快完善管理會計的理論框架建設,提供會計轉型的良好環境,不斷加強專業培訓和對口交流,建立健全管理會計的績效考核體系。同時,也要注重全面性及個性化發展,從而為實現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專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