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雪 太原市熱力實業有限公司
自黨的十八大之后,我國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方向均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基于這一發展目標,社會各個行業也獲得了一定的進步與發展,我國經濟也始終維持在一個中高速發展的水平上,經濟增長速度也在這一過程中位居首位。處在這種環境下,我國國內企業綜合競爭力也有了明顯的增加,不僅在中國市場上獨樹一幟,甚至有些在海外市場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企業要想得到良好的發展,自然離不開科學的會計核算管理系統,其能夠很好地展示出企業經營狀況,同時也是企業管理人員展開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而本文則是對企業會計核算管理現狀與規范對策展開了探索,希望借此來有效促進企業長遠健康發展。
一些企業在開展會計核算工作的時候,沒有對會計主體進行明確界定,特別是對于一些家族形式的私營企業而言,它們在開展會計核算工作的時候,會主動回避因為企業領導人員個人問題而引發的企業財務風險,這促使企業資產有可能會出現被挪用等現象[1]。此外,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在人事安排這一方面,企業領導者具有絕對的自主權,這個時候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就會選擇與自身關系較為緊密的員工擔任,這種情況下企業會計制度自然也不夠完善。
就目前企業會計核算管理現狀來分析的話,部分企業在開展這一項工作的時候,經常會將規范化掛在嘴邊,可是在實際工作開展的時候卻會將實際利益作為出發點,基于此而開展的企業會計核算管理工作,自然無法起到良好的會計核算管理效果。為了能夠有效實現目的,一些企業在開展會計核算管理工作的時候會做出不同的企業財務賬目、報表,以應對各項審核檢查,希望借此來減少稅款或取得銀行貸款,這種會計核算體系在實施的時候為企業帶來了較大的風險,一旦賬務被查出了問題,就會面臨處罰。
企業會計核算管理工作在開展的時候大多是需要以企業財務專業人員實際操作作為基礎而展開的,相關人員專業素養高低會直接對企業會計核算規范程度造成影響。就目前企業財務從業工作人員實際情況來分析的話,其大多數專業知識與素養有待提升,很多從業人員在進入企業之后均是迅速上崗,在工作期間來摸索出相應的規律,處在這種的人員結構之下,企業會計核算工作自然也會大打折扣[2]。
企業會計核算管理工作要想順利實施下去,一定要先構建出完善的會計管理制度,以此來確保會計核算管理工作規范化落實,真正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牢籠,這樣才能有效確保會計核算工作能夠在真實客觀的環境中有效運作起來。具體而言,在開展企業會計核算管理工作的時候,最好是從企業、政府內部兩個層面來有效確保管理制度的合理性與完整性。在這一過程中,政府需要構建出企業黑名單制度,一旦有發現企業出現偷稅、假賬、漏稅等現象,就需要結合國家稅務部門制定出來的相關法律進行嚴格懲處,同時將企業納入到黑名單。在一定時期內,黑名單企業自然無法享受到國家賦予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另外,企業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積極開展各項核算管理工作,這能進一步提升企業會計核算管理工作的規范程度。
企業會計核算管理工作在實施的時候,內控風控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其是有效保障會計核算規范化發展的重要渠道,企業領導人員需要在這一過程中提高對于企業會計核算工作期間有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真正將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限制在萌芽狀態之中,而要想實現這一點自然需要企業在發展過層中構建出健康、安全的財務環境,同時構建出規范化的財務流程,把握好各項關鍵節點,同時明確責任到人。為了能夠有效起到強化企業內控風險的效果,除了要構建出規范化的程序之外,還需要主動構建出細致化的考核評價機制,及時對企業會計核算工作人員展開定期考核與監督,借助于考核來將財務管理人員利益與經手會計核算工作緊密的聯系在一起,這樣才能最大程度降低企業財務風險,有效促進企業會計核算管理工作得以順利實施下去。
企業在開展會計管理核算工作的時候,若只是簡單地從企業內部來對會計核算工作進行監督和管理,以此來提升其規范程度,很容易會出現權力尋租的現象,企業領導人在這一過程中可以直接決定整個企業財務各項工作,這促使本該客觀的會計核算管理工作因此而變得更加充滿了個人色彩。為了有效避免這一問題的發生,企業在開展會計核算管理工作的時候還可以積極引入第三方財務監督審核機構,讓其定期檢查企業會計核算工作,這樣就能及時發現問題然后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3]。
企業會計核算管理人員自身素質以及綜合能力可以說是有效保障企業會計核算工作得以規范化發展的基礎,所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定要提高企業財務核算管理人員準入門檻,不斷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法律意識,讓他們能夠準確意識到究竟哪些行為是會觸碰到法律紅線的,這樣才能確保企業會計核算管理工作規范化開展。
綜上所述,財務工作作為企業管理與發展的重要構成部分,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規范企業會計核算管理工作不僅能夠為企業財務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還能促進企業煥發生機。為此,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準確認清自身位置,結合企業會計核算管理現狀來制定出規范化的管理對策,從而有效為企業人力支出與資金決策提供合理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