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艷 洪洞縣融媒體中心
在廣播媒體人力資源的以往利用調動情況和現狀來看,當中存在著不少問題,廣播媒體對人力資源的開發力度不夠,沒有充分調動起人才的積極性,沒有充分地激發人才資源的活力,從而導致廣播媒體在以往的發展模式中缺乏創新,使其在后續發展過程當中受到很大的限制。
廣播媒體對人力資源的開發程度和力度不夠大,這是因為從管理層就對人才資源的重視程度沒有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在這樣的狀況下,必然會缺乏相應的配套的激勵制度,有的部門的激勵制度甚至幾年不變,沒有創新,不去改進,這樣的做法就導致不能大范圍、制度化的激發人才活力。廣播媒體行業需要高素質、創新能力強的人才來促進本行業的發展。可與之相反的現實事實是行業不愿意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精力來制定和確保激勵制度的繼續施行。大部分廣播媒體都沒有相對完善的人才激勵制度。更嚴重的問題是,廣播媒體這個需要高素質人才的行業,只是把希望寄托在面試的時候能引進一批人才,而對之后的人才激勵和人才管理缺乏重視。在廣播媒體的行業文化里,對人才激勵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或者缺乏相關的激勵制度。這樣的想法和做法都導致人才潛能不能被激活,自然不能從而為該行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為了滿足日常的衣食住行,并且保證更高質量的生活水平,在社會主義經濟不斷發展的現狀之下,人們對獲得的薪酬,即勞動報酬比較重視。而這方面作為可開發利用來激勵人才的重要方面,卻被忽視,或者是相關激勵制度欠缺。眾所周知,一份高薪的工作對于人才的吸引力是十分大的,擁有強大的人才體系,對單位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廣播媒體行業中,可以結合員工勞動付出、行業發展前景、單位內部長遠發展戰略和對人才的期待這四個因素,結合社會主義現代經濟分配制度,采取按勞分配,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則,不斷給予員工福利,增強人才的潛能和工作積極性。在傳統薪酬制度下,可能會導致員工碌碌無為,敷衍了事,會逐漸的導致廣播媒體相關單位走向蕭條。不受外界刺激和薪酬追求下的人才進步將會是微乎其微,甚至是被動的,如果不能調動起員工的積極性,則不能促進該行業的蓬勃發展。
當前的廣播媒體對員工的培訓意識還不是很高,同時,對員工的培訓方法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欠缺。甚至有的廣播媒體敷衍了事,不對員工進行科學的培訓。只是為了追求效率,或者節省時間,大面積、籠統的對員工進行培訓,而不能實現針對不同需求進行不同的培訓。其實,在這樣的培訓狀態下,反而是費時,費力,見效慢,成本高,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時,除了培訓方式,培訓內容方面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要么照本宣科,講的都是一些普遍性的問題,不能起到培訓人才,解決問題的效果,要么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臨時性的對員工培訓,不能達到體系化管理,可想而知,其效果微乎其微。甚至因為廣播媒體 相關單位培訓力度太小,達不到全員培訓,有的員工也沒有過被培訓的體驗,造成心理失衡,反而打壓到了人才的積極性,沒有起到激勵人才的效果。
學生時期的考試會激勵學生用功讀書,工作時期的考核也能起到類似的效果。對人才進行考核,對他們現有業績和能力進行評估,優秀者勝出,就會客觀上鼓勵一些人主觀上去努力,廣播媒體相關行業缺乏一套完整的人才考核體系,就缺少了能夠激勵人才的一大條件。如果在具有一套相對比較完整和完善的人才考核制度之下,則能夠有效選拔人才,并且可以進行相對應的薪酬調整。
不同的人對激勵方式的追求是不同的,是復雜化的。廣播媒體行業不會只有一個員工,員工的需求和追求在不同階段也是不同的。馬斯洛先生曾提出過一個重要的層次理論,就是在最開始,每個人都會尋求最簡單的生存條件,即物質滿足,可是隨著物質生活的富足化,每個人的追求也會相應的發生改變。在行業、單位中,也是如此,在現在的這個社會當中,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都是不可或缺的。而當下的對人才激勵的方式過于簡單化、單一化,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
為了達到在行動上采取措施,進行對人才的激勵,就要開始在思想意識層面首先明白其重要性。管理層要轉變觀念,應該打造以人為本的文化理念,人才才是一個單位發展的源頭活水,事業單位應該增強人才激勵的意識,并從管理層各個方面對其進行改革,同時,將對人才的激勵制度逐漸滲透到廣播媒體的各個角度。在具體過程當中,廣播媒體行業進行改革,或大或小會影響到某些員工的利益。而有些員工愿意或者不愿意犧牲自己的利益,都需要上層對其進行補償式獎勵。從而讓員工喜歡自己的崗位,也能夠在客觀層面促進員工好好努力,激發其積極性。
人才激勵分為管理激勵和制度激勵兩個方面,而那些能力強的員工是愿意為了更高的薪酬和與自己能力更匹配的工作崗位而自發學習新的技能,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的。更高的薪酬無疑是激發人才進步最直接的方式。廣播媒體行業的人才濟濟,為了促進廣播媒體的發展,也需要具備不同能力素養的人才在不同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的。為人才提供良好的升職平臺,對于激發其潛能和積極性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通過薪酬管理制度和升職激勵制度兩個方面能夠更好的激發廣播媒體人才積極性和能力水平的提升。
培訓員工,增強員工相關能力,進而更好的解決問題是廣播媒體行業為促進行業自身發展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完善員工體系,使得廣播媒體行業的培訓是真培訓,而非走過場,從而可以達到真正的效果和目的。廣播媒體行業要注重個人發展需要,即滿足單位長期發展目標下的人才發展需要,針對性的、分層次的進行培訓。同時,對于不同的問題,不同的需要,也應該秉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心態,而不籠統教授。更重要的一點是,廣播媒體行業作為傳統媒體行業,培訓的內容也應該緊扣時代發展需要和行業自身特點進行改革,從實際出發,從現實需求出發。這樣達到的效果,則能夠很好的激發員工潛能,促進人才的長足進步。廣播在突發事件中具有電視、網絡等其他媒體不可比擬的特殊作用,這就決定了廣播的不可替代。而增強員工的創新素質,能夠使得員工和相關人才更適合這個特殊行業。比如說,在網絡信號弱甚至極端惡劣的環境和條件下,就能夠發揮出廣播媒體的獨特優勢,將信息傳遞給需要的人群。
一定的獎懲制度對激發人才活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之前的獎懲制度不明確,不公平公正公開,缺乏一定的透明度。在改革過程中,要制定明確清晰的獎懲制度,在員工平時的工作當中,將獎勵制度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能夠激發人才積極性,促使他們為之努力。而懲罰制度也為他們限定了最低的任務量,能夠保證廣播媒體相關人員不懈怠,完成自己的最起碼的工作量。績效考核對于個人發展有一定的區別性,在考核制度的影響下,廣播媒體相關工作人員將會在不同的方面做出業績來提高自己的績效考核分數。在這個過程當中,將會側面促進人才激勵改革的發展。同時,在績效考核和獎懲制度結合的情況下,對獎懲過程公開化、透明化,能在公平的環境下對人才起到激勵效果。
綜上所述,對廣播媒體人才激勵,首先,要從意識上達到一個有高度的層面;其次,需要從制度方面入手,制定出清晰明確的制度,營造出公平公正的氛圍;對于人才培訓方面,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性的對不同的人才需求做出培訓;再次,合理的獎懲制度和薪酬制度對人才激勵也能起到不錯的效果。人才激勵對廣播媒體的發展是大有益處的,廣播媒體這個特殊的行業,對創新型人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能夠借助一些制度,激發人才的內在活力和內在潛能,對于廣播媒體行業來說,這能夠促進此行業的長足發展。順應人才優先戰略,能夠促進我國廣播媒體行業的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