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光輝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需要與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相一致,采用什么樣的人才培養模式是職業院校需要認真面對的問題。在國外主要采用的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在德國,主要采用的是“雙元制”模式,在美國,主要采用的是“合作教育”模式,在日本,大多采用的是“管產學”模式等。在我國現階段技能人才所面臨是低端人才多,中高端技能型人才缺乏的現狀,我們的職業教育在借鑒發達國家經驗的同時,也在積極的不斷探索,找出適合行業和企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其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就是使用最多的人才培養模式。
“訂單式”是指學校和企業通過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企業參與學生的培養過程,根據企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制定相應的教學內容及方法。在這種人才培養模式中,企業會根據實際情況,投入一定資金和設備,為企業的發展培養出企業所實用的人才。“訂單式”培養模式主要的特點就是按需培養,學校根據與企業簽訂的培養協議來確定專業、教學內容以及實踐課程等,同時還有企業教師參與其中的教學過程。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優點是使人才培養更具有目的性,使培養的技能人才更適合企業的需求,企業把這樣人才招進去之后,可以大幅度減少再次培養的成本和時間,這對企業強調效益來說無疑是更有利的。但是,“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訂單數量問題,學校在進行正常的教學中,對企業對人才需求數量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如果訂單量太少或太多,對職業院校開展教學活動都會帶來不便,例如人數太少了,職業院校在有效地配置教育資源的時候,會難以調配;二是培養質量問題,由于個體差異,要保證訂單班所有學生都能達到企業需求的標準,是較難以達到的,這會造成訂單無法履行的問題;三是學生意原方面的問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教學的進行,學生接收到的知識點在不停的發生變化,其興趣也會有所變化,這會使得學生對所學的內容不再感興趣,不想以后從事這個行業,這就會發生轉專業的情況,從而也影響了訂單數量方面的問題;四是人才培養質量方面的問題,培養后的人才真正的質量,只有在參與企業工作后才能體現出來,如果培養的人才達不到企業的需求,那么企業、學生及學校都將承擔這一結果帶來的不利影響;五是人才培養周期與企業人才需求周期不一致的問題。根據國家教育部門的規定,高職院校的學制是三年,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是受市場的需求影響的;六是學校方面也面臨企業的“斷單”風險,在“訂單式”人才培養過程中,學校會根據企業的求,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調整教學方案,購買教學設施等,但由于企業方面的各種原因,例如市場影響,使得企業經營發生變化,從而導致訂單失效,這將使學校面臨所大的風險:針對哪些專業性較強的訂單,其知識與能力特征明顯,在訂單失效后會導致學生知識結構的欠缺,從而需要對學生重新設置培養計劃和培養內容,同時將產生大量的教學設施浪費,以及帶來比較嚴重的社會問題;七是學生需要面臨一定的風險,“訂單式”培養主要是按企業的需求進行學生的教育培養,忽略了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由于每個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都各不相同,按單培養勢必導致學生知識能力在通用性方面的不足。如果學生一旦因為某種情況需要重新轉崗應業,那他會因為崗位變化引起的風險或成本就比較大。
那么,高職院校應該如何解決“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以上不足之處呢?
一是學生利益至上原則,針對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不足之處,首先需要明確學校,企業和學生三者間的權責問題。我們都知道,企業的生產經營具有風險性和不可預測性,因此學校在與之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之前,需要對合作的企業進行充分的考量,著眼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把學生的未來發展放在首位;二是企業和學生權益兼顧的原則,既要注重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又要兼顧學生終生發展能力的培養,在學校方面還得有利于課程教學的開展;三是采用動態調整訂單人才培養機制,企業根據計劃,要求學校結合企業的技能需求和學生的長期發展,培養符合企業要求的一定數量的人才。在這個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動態跟蹤,對其中達不到企業要求的學生進行動態調整,比如技能不達標的學生在一定范圍內可以給予幫助支持,對心理波動的學生要及時溝通,同時也需要從其他非訂單班中進行動態增補;四是從政府的角度來說,應該對校企合作大力支持,完善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規政策,做好各方利益的平衡,加大校企合作的政府資金支持,為人才培養提供可靠的經濟保障;五是構建校企合作信息化溝通平臺,保證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隨時與企業的要求進行動態的溝通調整,以免人才培養偏離企業和社會需求的目標;六是健全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評價體系和監控體系,企業與高職院校應定期進行人才需求評估,對不適應企業需求的教學內容及時調整和動態更新,優化課程體系,并由企業和學校共同組成人才培養督導小組,對人才培養的過程進行全程監控,從而提高和切實保障企業和高職院校間人才培養的效果。
只有在高職院校中,通過不斷完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克服這種模式中潛在的各種問題,才能充分發揮這種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為企業源源不斷輸送出企業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加速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