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萌 程亞楠 濮陽市食品監督所
食品流通環節中要強化食品安全監督工作,是一項比較繁雜的工作。食品流通環節不僅包括生產,還包含食品的運輸及消費等各個環節,所涉及的地域范圍比較廣,檢測項目比較多,情況比較復雜多變,需要不同管理部門協同配合,從食品的源頭進行跟蹤一直到消費者食用的整個過程。因此食品流通環境的問題比較復雜,難度大,是一項長遠而艱巨的社會任務。
食品流通包括商流、物流和信息流三大部分,所涉及的范圍非常大,食品安全監管還是一項長期艱巨整治的工作,食品市場秩序問題已經經過多年的治理略有成效。但是食品安全監督工作的任務繁重也只是涉及皮毛,難以撼動問題的根本。從市場食品問題分析,出現問題食品的原因主要還是利益驅使下,通過假冒偽劣等手段進行欺騙消費者,食品問題出現的形式多樣,變換速度快,這很大原因是食品安全管理的制度不夠完善,總有人鋌而走險走管理漏洞,強行取締后又另起爐灶,違法行為及違法手法層出不窮。
基層食品安全管理是監督最為薄弱的環節,也是食品安全問題最為突出的地區。從基層農村食品安全進行分析,農村基層的食品經營主體比較分散、零落,需要監督管理的人員比較多,投入管理資金及任務都比較大。從相關網絡數據表明越是發達地區食品安全抽檢不合格率越低,比如2020 年我國上海食品安全抽檢了8 萬多次,不合格率僅有1.1%,是全國食品安全保障最高的城市,離食品監管中心越遠或是地域越是不發達的地區,出現問題食品的概率也就越大。另外農村基層的食品安全問題比較突出,與很多的因素有關。除了監管部門的不到位外,還有村民的食品安全法制不強意識不強。
相關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不高,執行檢測方法及技術比較落后。首先食品監督部門的工作流程不夠明確,導致工作中執行能力不強,很多職員在參與食品監督工作上工作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不強,地方食品監督部門的薪資及考核制度也是間接影響工作人員積極性的一大成因[1]。其次,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一項艱巨的工作,如果沒有先進的技術和手段協助配合檢測工作,很難發現食品所存在的隱患及隱蔽問題,這需要監管部門加大資金的投入,引入先進的檢測設備,進行信息化食品安全監督和管理才能強化食品安全。另外,由于資金的緊缺原因,食品安全意識宣傳教育不到位。食品安全教育及宣傳工作需要大量人力資源配合,資金作后盾,沒有資金支持就會導致食品安全教育、倡導、約束、監督等問題都無法良好開展。
就食品流通環節而言政府應保障和規范食品安全的監督工作,提高食品流通的安全性。由目前食品安全工作比較集中在監管、農業、衛健等部門管理中,食品安全管理應該協同這幾個部門積極進行,雖然《食品安全法》已經明確各個部門監管權責,但是各個部門的監管聯動協同合作的監督管理體系和管理模式還是不夠完善,為此各個部門應就“強化食品安全監督工作”進行深入合作探究。其次,在各個部門中要不斷完善監督責任制度,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監督工作者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將食品安全“責任到人落實到崗”,要將監督工作持續到底。
積極完善食品流通環節工作,有計劃地實施整治和排查食品安全,尤其是基層農村的食品安全問題。食品流通會出現商流、物流、信息流三大情況,因此應結合實施流通環節做好整治排查工作[2]。第一,做好散裝及冷藏冷凍食品整治,嚴格按照國家衛生標準進行監督和檢查;第二,做好基層食品銷售安全監督工作,農村食品流通中主要出現的“三無”、假冒偽劣、過期變質食品的問題比較凸顯,應重點整治相關問題,做好突檢記錄;第三,加強農產品使用整治工作,加強推進銷售及交易農產品時要實行集中交易管理,有利于后期追溯食品來源,嚴厲打擊銷售及食用非法產品,比如野生動物及制品的交易等;第四,加強非法運輸、貯存等食品進行隱患排查工作,進一步控制食品安全流通中的物流環節。比如食鹽質量安全隱患的排查工作,以嚴防食用鹽的安全,提高食品安全就是保障生命安全。
對于食品安全監督問題,應結合實際的實施情況分析,加大食品監督經費保障力度,將食品安全納入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網格[3]。聯動各個部門進行食品安全監督,加大經費投入有利于提升監督力度。第一,加大監督經費投入,用于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升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食品相關部門應結合相應的食品法律法規做好食品安全宣傳,營造社會人人參與氛圍。對于食品網絡及安全信息應提升公眾力度,實現食品安全共治畫面。第二,加大監督經費投入,購置先進的檢測設備,傳播的食品檢測已經不適合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需要更換更為先進的檢測設備,能夠快速、精準、經濟檢測食品,比如利用紅外普光技術、生物傳感器技術、生物芯片檢測技術等。第三,加大食品監督經費投入,有利于提高人員監督分布管理,充分考慮轄區的食品發展現狀等因素,配置好食品監督崗位、人員以及資源等。第四,加大投入食品監督經費,推進基層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不僅能夠更好聯動各個監管部門,還要聯動社會力量,加大食品網安全監管。比如多招募社會志愿者,信息化監控管理,采購信息化管理,食品透明化管理,對食品生產加工及銷售的盡可能做到追溯食品源頭,實現透明化食品流通安全管理,這些都大量的經費支出,為此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大食品安全監督經費投入利于開展多項管理工作。
綜上所述,政府部門及相關食品管理單位,應高度重視食品流通的各個環節,強化食品安全監督作用。食品監督需要不斷完善相應的管理體系,完善食品監督部門的職責要求,落實好責任和職責范圍問題,同時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協同工作,并借助社會力量將食品安全監督工作實現網格化管理,對食品監督工作應加大經費支持,提升食品安全管理和檢測手段,提升食品安全監督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