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凌云 聊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是推動發展的關鍵要素。事業單位之間的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人力資源作為事業單位發展的關鍵資本,可以促進事業單位的戰略性發展。因此,要不斷強化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提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而提升人力資源的管理水平,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價值和作用,促進事業單位更好地服務社會。
當前我國事業單位培訓活動形式單一,還停留在傳統培訓層面上,僅從表層分析員工能力、知識及崗位,易造成人力資源培訓需求分析錯誤,無法達成預期培訓目標。同時,培訓理念的落后,培訓方式、內容及理念缺少長期持續性,培訓存在功利性特點等,也會限制培訓效果的提升。
培訓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分析需求,需求分析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培訓的有效性。但實際中事業單位培訓內容需求本身比較模糊,很多單位制定培訓計劃時并未提前了解需求,或僅簡單地利用調查表了解需求。培訓實施時制訂一些缺乏針對性的培訓計劃,甚至直接套用以前的培訓方案,忽視培訓需求差異分析,存在單位內部自上而下整體不重視的情況。
事業單位培訓工作停留在表層,也就是為了培訓而培訓,大多沒有基于人力資源開發角度培養員工知識技能,缺少職業生涯發展層面的規劃。實際中表現為大部分單位更重視引進人才,而對現有人才培訓與開發重視不夠。不能結合單位規劃與員工特點開展,削弱了人力資源培訓工作對事業單位的推進作用。此外,存在部門之間人才流動性不足,人員分配不合理現象。
事業單位培訓考核工作需要進一步強化與完善,培訓激勵措施不完善甚至不存在,培訓反饋環節有效性不足。當前,部分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培訓中缺少有效的考核方法,沒有意識到培訓工作績效考核的重要性。培訓管理選擇簽到、書面報告等形式,缺少具體的考核方式與標準,影響培訓質量與效果,也不利于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新時期下,事業單位要正視人力資源發揮的作用,把人力資源當作事業單位發展的關鍵資本。要加強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實現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的價值。首先,事業單位相關部門的管理人員要充分認識到培訓與開發人才的重要性。管理人員要學習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對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的作用給予充分的認可,消除事業單位內部對培訓工作的錯誤看法。要加大對培訓與開發的資金投入,引入科學合理的培訓內容,為工作人員提供良好的培訓平臺,營造積極和諧的學習氛圍,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
其次,事業單位要制定戰略性的發展計劃,和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協調發展。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的計劃要圍繞事業單位的戰略性發展目標,制定全面的、有針對性的培訓方向以及培訓內容,讓戰略性發展的事業單位目標和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的目標相統一,促進單位和個人的利益共同發展,具備高瞻遠矚性。在與戰略性發展的事業單位協同的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中,不僅可以進行正規的、標準的、系統的培訓管理,還可以減輕培訓管理人員的壓力感與緊張感,達到想要的效果。由此可見,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要結合事業單位的戰略性發展目標,把個人的職業生涯與單位的發展前景結合起來,實現事業單位戰略性發展的目標,進而更好地為社會基層服務。
在事業單位中要強化貫徹現代化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分析事業單位長遠發展的需求,基于此,確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培訓需求,促進兩者進行協同發展,要為人力資源培訓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時間、內容、方式、成本以及參與人數等等,保證為事業單位的發展培養優秀的人才。對特殊的崗位進行培訓與開發時,要結合崗位特定的需求,制定適宜的培訓方式,確保獲得令人滿意的培訓效果。針對性培訓要對培訓資源配置進行優化,避免造成資源的浪費。要學習先進的培訓模式,不斷創新已有的培訓模式,在培訓過程中,要結合事業單位的實際需求,調動工作人員參與培訓的熱情,保證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首先要健全培訓制度。結合實際,建立適合本單位的培訓開發制度,對培訓內容、方法模式、組織紀律、目標效果等系統部署,采用常態化、分批次培訓,注重對單位價值觀和文化建設的培訓。要通過網上練兵測試、舉辦業務大講堂、技能比武、觀摩演練、以老帶新等不同形式,提升工作人員思維高度、知識理論、業務技能、服務態度等,不斷樹立業務精、技能強、服務優的人民公仆形象。其次要加強人才的合理性流動。通過崗位交流、晉級上升、工作外派、基層調研等多形式,強化員工個人能力的積累,促進不同崗位的人員進行溝通、交流,給予人才更大的公平抉擇和發展空間。同時,要加強工作人員的績效考核,健全工作人員獎勵制度、人才選拔和人才應用制度,確保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工作的順利實施。
總之,事業單位作為公益性部門,自身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直接關系單位職能履行及社會服務水平。通過開展有效的人力資源培訓工作,大幅度提升人力資源培訓質量,從而達到推動事業單位穩步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