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康 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周期相對較長,施工過程中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工程建設質量。特別是混凝土澆筑環節,會受到工程材料、施工工藝、現場環境等的影響,如果在技術控制環節沒有加強控制,那么會導致出現質量隱患。面對這種不利因素,需要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制定完善的技術方案,規范施工環節。而且需要加強施工質量控制,采取合理的質量控制方案確保混凝土澆筑施工工作順利完成。
建筑當中存在一些技術應用不合理、維修水平較差的低質量工程,在居住過程中會存在安全問題。為了解決房屋建筑結構所產生的威脅,就需要加固房屋建筑的混凝土結構,保證建筑的穩定性。
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技術種類有很多,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是目前常用的方法。加固設計工作中,必須了解房屋建筑混凝土結構的受力特征,確定在完成加固工作之后的受力方式,確保受力的效應能夠滿足建筑穩定的需要,提升建筑的穩固性。避免因為不了解原有的情況,導致加固之后就很難達到預期目的。其次,加固的設計過程中需要了解加固材料的要求,在進行混凝土結構加固的設計過程中,需要對材料進行針對性的選擇,以滿足不同加固方式的需求,例如要了解材料在力學性能指標上的需求,以及對應用方法展開分析,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收縮性、鋼材比例、化學灌漿比例、膠粘劑的應用方法。
1.按照質量要求選擇混凝土材料
對于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材料質量控制是基礎和前提,施工前應按照施工組織設計要求選擇混凝土配比材料。為了有效避免選擇錯誤的材料型號,要求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來管理施工人員,只有這樣才能減少材料問題的影響。
具體選擇混凝土材料時,要求管理人員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選擇材料,堅決不能選擇與施工現場實際不符的材料型號。
2.嚴格控制混凝土配比
對于混凝土澆筑施工,一定要控制好材料配比,這是充分確保這一工序能順利完成的關鍵。進行混凝土材料配比時,施工技術人員必須做好材料的強度、性能檢測工作。對于材料中的含水量、水泥、外加劑及砂石等含量要持續進行調整及優化。通過計算獲得最佳的配比參數,利用合適的參數全面提升混凝土施工質量。
在得出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配合比后,本文采用CFRP 加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選取的CFRP 碳纖維增強基纖維的粒徑為15 目,摻入水泥質量為15%的硫酸鹽環境下,以15 目碳纖維增強基纖維素為CFRP 摻入水泥以及Ⅱ級的粉煤灰并攪拌均勻。以2000g 水泥與160g 碳纖維增強基纖維為定量;聚合物質量比與乳液質量為變量,將聚合物配比成的均勻溶液加入水泥混合物中,進行二次攪拌,直至無顆粒狀物存在。
1.混凝土的拌和
混凝土拌和要求嚴格按照確定配比來進行操作,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求嚴格控制拌和材料的具體含量,嚴格把控材料的添加順序及添加次數。一般進行原材料投入時要求控制好投料次數,通常要求控制在一兩次之內。一次投料重點在于按照要求依次投入粗集料、細集料及水泥,接著拌和工作要集中進行;二次投料工作重點則是在拌和水泥的基礎上依次投入粗集料、細集料。總體來講,兩次投料方式的混凝土拌和強度更高,而且其經濟性更好,能將所需水泥用料控制在最低范圍。
2.混凝土的泵送
對于泵送施工環節,在正式開展泵送操作前應要求施工人員做好泵管浸潤工作,用水分浸濕來保證整個環節不會堵塞。泵管可以利用適當的砂漿浸潤,這樣能有效減少混凝土泵送時過度損失泥漿。在具體泵送過程中,現場施工人員要對砂漿進行嚴格管控,盡量避免砂漿混合進入澆筑構件內部。通過多年現場操作經驗可以了解到,混凝土坍落度與溫度和運輸距離有關,正常情況下應在180mm 以下。在卸載混凝土的過程中,現場施工人員要求混凝土攪拌一定要持續進行,盡可能減少混凝土凝結成塊造成堵管。
3.混凝土的澆筑
混凝土正式澆筑工作開展之前,要對混凝土材料進行充分攪拌,確保性能達到施工組織設計的具體規范和標準要求。在澆筑過程中,可以選擇自然流動法減少外力干擾。如果在澆筑工作之前混凝土出現了離析現象,需要重新進行混凝土攪拌與澆筑,保證混凝土配置、攪拌達到標準要求。
采用CFRP 加固混凝土的基礎上,利用加固后的混凝土開始施工,在建筑工程受壓裂縫處,可以通過混凝土灌入黏結劑加固處理受壓裂縫部分。混凝土加固施工的具體流程為:采用在受壓裂縫處灌入黏結劑補修的方式,針對裂縫處寬度大小不超過2.5mm的裂縫稱為細小裂縫。在使用黏結劑補修時,將盛放包裝物的容器打開,迅速分散介質,待反應完成后,采用直接灌入或鉆孔灌入的方式,填充到細小的裂縫當中,通過在裂縫中產生的聚合反應,形成網狀的分子聚合物,從而完成對細小裂縫的加固處理。
目前建筑都有很大的規模,增加了建筑負荷,建筑材料的種類開始明顯增多,在加固施工中也有了很多全新的技術。為了提升建筑結構的總體質量,就需要加強對混凝土結構加固的研究,合理使用各種技術,解決不同場景下的結構質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