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璇 平煤神馬景昇煤業有限公司
眾所周知“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對整個工程而言,施工階段質量管理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須高度重視。如何做好施工階段質量控制工作呢?探討如下:
要求項目部在人員配備、組織管理、材料檢驗等各個環節上要強化管理,了解材料的性質、成分構成。對新進材料諸如水泥、鋼筋、混凝土等,未經材料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均不得用于工程實體,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鋼筋接頭連接的質量直接決定用于施工現場鋼筋的施工質量,對采用焊接的連接接頭要作為現場檢查驗收的重點,采用目測和實測相結合,首先采用目測的方法對鋼筋接頭的焊接質量進行檢查,重點檢查連接鋼筋是否同心,焊包是否飽滿、是否存在裂痕等質量問題,其次在監理人員及施工現場質量員的見證下進行取樣送檢,復試合格后方可投入工程當中,可以開始下道工序施工。對于施工現場使用量較大的混凝土工程的材料,如水泥、砂、石、水、外加劑等,均應滿足相關驗收標準要求,根據實驗配合比確定現場的施工配合比,校核各種計量工具的準確、齊全,砼澆筑方案是否編制、貫徹,澆筑前是否已經獲得“澆筑令”。如有不符合規范要求,立即整改。
在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項目部技術負責人組織召開有關各方質量會議,明確每個分部分項均應嚴格執行“三檢”制,并有項目部專職質量檢查員簽字驗收,方可開始下道工序施工。項目部管理人員在施工現場采用巡視、平檢、旁監等方法進行施工現場的質量控制,杜絕工程質量問題。
在施工過程中對隱蔽工程的驗收,首先必須經總包單位自檢合格,由專職質量檢查員簽字,并認真填寫驗收單后遞交現場施工管理人員。管理人員現場復核原材料等保證資料是否齊全,試驗報告、原材合格證等是否齊全,對各樓層的標高和軸線也應該認真復核,嚴把質量關,保證每道工序施工質量。
施工現場管理人員應做到“五勤”:即眼勤,手勤,腿勤,口勤,腦勤,這“五勤”分別指:管理人員要經常到施工現場了解施工情況,結合現場情況查看圖紙及相應規范;現場要進場拿工具進行檢查測量,發現問題及時要求整改,回到辦公室要進行如實記錄;經常到施工現場轉轉;對施工中易出現的質量隱患要常提醒,交底清楚;即熟悉圖紙,嚴格措施保證工程質量。在工作方式上要做到“嚴”“準”“細”“實”。對于重要施工部位及特殊工藝要求的工序,施工管理人員須24 小時跟班旁站監督,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工程開工前應按照圖紙及相關規范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根據相關規定完成審批工作,完成審批的措施要進行貫徹,將措施內容切實落實到施工現場。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技術人員應編制技術交底,并做到全員交底。
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應做好樣板,樣板需經過公司質量管理部門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大面積施工。
施工現場實際施工過程中設計變更無法避免,當設計院發出設計變更后,施工現場技術負責人應及時填寫臺賬,并下發給相應施工班組,避免出現變更后繼續按照原設計組織施工,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工地現場管理人員應監督施工單位按設計變更要求落實施工。
在驗收過程中對施工中存在質量問題及質量缺陷,要及時下發工程暫停令,要求施工單位停工整改。并配合有關單位及時提出解決方案,將工程質量風險和工期延期風險降到最低。
對質量事故或事后問題,按照四不放過原則,現場技術管理人員要及時提出可行的處理意見,查找事故責任和原因,畫出流程圖,亡羊補牢。
施工合同簽訂以后,應由項目負責人進行合同交底,將設計施工現場的合同條款貫徹到每個管理人員,要求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合同條款執行,避免后期出現合同糾紛。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施工合同要求,落實人、材、機等生產要素。
施工單位應注重內審員培訓和內審工作。內審工作應每年不少于一次,覆蓋每生產過程及每個體系要素,保障體系的持續改進和有效運行。建筑工程施工過程是復雜而漫長的,內審員的數量應充足保證,確保覆蓋施工過程的每個環節。
在實際工作中,根據合同內容,制定相應的管理量化考核制度。包括年度工作目標的設置確定、日常考核、會議和集體活動考勤、年終考核、工作落實程度測評、內部民主測評、公司考評委綜合評估、考核結果運用等八個環節。在考核評價中,既以分為依據,又要求注重業主和質量監督機構滿意度。
建筑工程施工階段質量控制是建設項目全過程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關系到企業生存發展問題,每個工程就是一個建筑企業的產品,所以如何保證產品合格按期完成,并達到建設單位和質量監督機構的認可,是每一個“建筑人”肩負的使命。作為項目管理者,在進行項目工程質量管理時,必須高度重視施工階段質量管理工作,把質量工作做實做細,才能把工程質量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