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江平 開灤錢家營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生態環境治理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不斷改善,二者已然成為聯系緊密、相互促進作用明顯的一個整體,只有兼顧二者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續發展,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推動經濟的健康、穩定、長遠發展。準確把握區域在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現狀,并以此為基礎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提供支持和服務,充分發揮二者的互促作用,有效打造環境生態可持續發展、經濟建設進程推進穩定、社會進步動力充足的先進發展模式。
環境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立足于環境問題的經濟學研究。隨著環境問題在經濟學上的認識不斷深化,在20 世紀60 年代,部分經濟學論著開始出現環境經濟問題的論述,20 世紀70 年代,環境經濟學初步形成并逐漸成為經濟學的分支學科,而該時期內世界性環境問題也逐漸蔓延。環境經濟學的發展推動了相關理論研究的深入,提升了理論的豐富度,環境資源價值理論便是其中之一。環境資源價值理論建立在經濟學的基礎上,是環境經濟學發展的成果,人類日常活動中所涉及的一切事物和所處的環境都是自然資源產生的結果,在內涵上囊括了土壤、能源與生態系統等方面。在評價環境資源價值的時候應該將這些自然元素納入,而在實際操作中,這些價值往往被人們所忽視。環境經濟學發展史能體現出不同時期經濟發展水平下的環境治理趨勢,從外部性理論到環境經濟分析技術手段研究、政策建議,可以明顯的感覺到環境經濟研究側重點已經從純粹的理論研究逐步過渡到利用經濟手段開展環境治理上,例如將費用效益分析方法運用到環境決策上,環境經濟學為環境治理提供了豐富的利用經濟手段影響環境的理論支撐。
首先,城市中施工揚塵、機動車尾氣以及制造工廠的工業排放,在化工廠主要有化工燃料燃燒后的氣體排放,對城市的空氣質量造成嚴重的污染,一定程度上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城市的大氣污染比較嚴重時,會將空氣中的小水滴酸化,產生酸雨,對城市的建筑物以及生態環境造成損害,不利于城市的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其次,在城市生態環境保護中,水環境污染是比較嚴重的問題。城市水環境污染主要為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的不達標排放造成,例如,城市管網不完善,導致生活污水不能全部得到集中收集和處置;部分工業企業廢水沒有經過相關處理直接排放等等,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環境政策的“彈性”使得自然資源難以在市場中實現利用最大化,市場化程度低,在優化配置過程中又缺乏有效的激勵,在這共同作用下,導致了環境資源難以實現可持續性利用。要想實現可持續性利用,可以依據不同的資源屬性、消費特點,借鑒其他市場態的物品和公共態的市場運作方式建立起市場機制,培育環境資源市場。因此,政府的宏觀調控以及政策的落實就顯得尤為重要,但遺憾的是,現有的環境政策在制定上本身就難以不失偏頗。
一是大力推進清潔能源的產業化,以風能、水能、太陽能、氫能等可再生清潔能源為主要能源。二是大力發展低碳裝備制造業,加快低碳技術的開發與應用。三是鼓勵電子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等低碳產業和服務業發展。一些有污染排放的產業需要通過企業轉型,加大生態文明建設投入和廢物排放處理的支出,減少生產過程中溫室氣體排放,向低碳經濟轉變。此外,需要企業遵守承諾,改進生產使用方法,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為著力點,發展循環經濟。
進一步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尤其要圍繞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的協調互促關系加以研究,優先就對此影響較為巨大的層面進行重點治理。就甘南實際情況來看,城鎮污水、城市生活垃圾、旅游垃圾以及工業“三廢”無疑是排名靠前的四部分,它們既是導致生態環境惡化的罪魁禍首,同時也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力。故而在甘南生態建設發展進程中,應當重點針對這三點進行有效治理,盡可能協調生態環境治理和社會經濟發展間的關系,構建基于優良生態環境的區域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模式。
城市生態環境需要每個人參與保護,在生活中,大家可以從自身做起,節能減排,杜絕污染,力所能及地保護環境。首先,對生活中產生的垃圾應進行嚴格的分類,需將垃圾投到指定的垃圾桶內,禁止亂扔亂倒。第二,提倡在城市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也以選擇騎自行車、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減少汽車帶來的尾氣污染。第三,保護城市周邊植物,不要進行采摘、踐踏,全民積極參加植樹活動,多種植、多保護。第四,厲行節約,不浪費糧食、紙張,不因此污染環境,造成生態環境的損害。第五,穿著綠色、環保面料制作的服裝,保護動物,減少皮草衣服購買。第六,樹立保護環境是人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是為了人類和生態環境的和諧相處的理念,推動城市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加快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推動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企業自治良性互動,為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強化績效考核,嚴格督查問責,對在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過程中不履職、不當履職、違法履職、未盡責履職等等產生嚴重后果和惡劣影響的單位和有關責任人,依法依規依紀進行責任追究。
綜上所述,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城市,城市的人口數量也隨之增加,高密度的房地產開發、城市交通擁擠、環境配套設施跟不上等問題接踵而至,城市生態環境不堪重負,污染問題日益凸顯,這不僅影響人們身體健康,對城市經濟發展也造成不良影響。對此還需要重視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的協調統一,加大環境保護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