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穎 廣州廣電國際商貿有限公司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市場經濟高速發展,我國進出口企業的發展熱度一直不減。但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進口經營企業已經占到了資本市場的風口上,進口經營企業的機會不斷來臨的同時,其財務風險問題也日趨引起了重視,對于財務管理問題的規范處理,關系著進口企業經營的生死存亡。
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了財務規范對于企業尤其是外貿企業的重要性,堅持推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秉持重要的財務管理轉型原則,才能夠促進進口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財務規范管理的最終目標是實現財務價值最大化和現金流量最大化,促進其長期可持續發展。通過財務管理,能夠實現資本的保值和增值,實現價值和利益的最大化,并更好地規范企業各部門的運營活動,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提供財務方面的支撐,為資金的使用提供規范化的基礎保障。
進口企業財務信息失真是財務規范管理當中的重要問題,少部分財務工作者以權謀私中飽私囊,或是利用進出口價差的漏洞作為掩飾,并發生做假賬等有損職業道德的問題,從而導致公司的數據無法真實地呈現公司的實際情況,造成領導層對企業決策方面產生失誤,嚴重影響企業的資金流、物資流和正常運行。當前很多企業的工作人員對于財務和會計的概念無法清晰地區分,認為兩者是完全一樣的工作內容,這也是當前進口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重要問題,如此容易導致企業以業務部門為代表的其他部門有時無法順利配合財務部門進行協調工作,給企業的財務規范管理帶來阻礙。進口企業由于其特殊性,跨境資金流轉較多,容易產生界限不清的問題,并且境內外各項政策、商業規則和習慣不一樣也會導致差異,從而使得財務規范管理產生一定困難。
進口企業由于涉及到跨境交易和跨境物流、海關等問題,容易出現跨境資金障礙,包括關稅障礙、貨幣障礙、資金流通障礙、差價障礙、成本障礙、會計核算方法差異障礙等等。以境外機構為主體的跨境電商能夠進行正常注冊和采銷,但是進口企業的主體基本都是在國內進行運營,包括人員薪資、經營場所費用等等,一旦產生資金障礙,會使得經營主體和會計主體的界限不清,并造成費用支出困難等問題。并且,進口企業對于境內外資金的借貸問題容易出現跨區域障礙,業務部門對于跨境資金的時間差往往難以接受,資金的混用則會造成會計主體不清,會計工作在空間范圍內難以發揮其原本的作用。
進口企業由于需要跨境合作,則必須涉及到國內外會計體系、電商體系、外貿進出口體系、跨境零售體系之間的互相結合,財務人員對于境外財務事項的處理僅局限于了解方面,并不熟悉其中的一些細節,再加上政策的接收時效性差異,將容易導致很多財務規范問題產生失誤。賬務處理也離不開外幣制度以及對境外審計要求的審讀,境外機構不能隨意在國內其他地方辦公,賬表和審計政策、稅收政策時常無法一一對應。
傳統會計以及電商會計都不是非專業人員能夠快速掌握的,包括外貿會計在內,幾乎每一種都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因此,不懂財務的人員來參與業務管理則容易造成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相脫節,使得兩者不能夠輕易兼容。并且,不深入了解外貿行業的會計人員會在財務體系與業務體系出現矛盾的同時,難以把握正確的方向而作出更為明智的選擇。會計人員就其工作內容而言只能夠實現財務核算和資產負債利潤等的清算,不能夠完全代替具有管理職能和業務職能的新型財務人員。對于進口經營企業來說,是跨境電商、實體商務和外貿的完全結合,具有組合性規劃標準特征,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有時無法快速準確地對接,會對財務規范處理的時效性和效能產生影響。
境內進口企業向境外投資,應當按照主體的差異區分為境內的機構投資和個人投資,要推動境內企業與境外企業在合作中能夠產生求同存異的匹配性方案,并對雙方的資質都進行標準化的審核和監測,發揮第三方市場監督機構的作用,并強化跨國投資貿易糾紛解決辦法,規范這一過程當中涉及到財務的規范處理事項。境內個人和企業與境外發生的資金交往在合法合規前提下都應當盡可能按照規則進行透明化查詢,必要的時候對整體數據進行公示,以防止出現失誤等問題。境內企業在進行進口貿易的過程中,投資的監管要到位,財務準則的適應性也要到位,要不斷加強境內會計制度與境外會計制度的兼容性,并找出其中的共同點和共同問題去進行頭腦風暴優化,從而進一步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策略。
高效快捷的信息系統是進口企業落實管理會計制度的重要保障。企業在建立信息系統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優化系統的性能,增強其兼容性,以便于打破各部門工作之間的鴻溝,促進企業內不同部門的有效分工與合作,促進信息平臺共享機制的生成和完善,不斷加快業務信息與財務信息的融合性,促進企業的業財融合與財務管理的相統一。當企業運營者需要對企業的數據進行分析預測的過程中,應當確保管理會計人員能夠分析系統數據和系統本身的綜合性與多維度性,加強對企業未來規劃發展的預測準確率,并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營銷、售后、開發、進出庫、設計、運營等流程進行綜合分析,得出獨一無二的有效結論,實現業務與財務關聯性的啟用機制,互相促進,成功為企業的決策提供參考。
應當不斷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加強對財務信息的監管力度和有效度,對財務的信息采集系統和其他與外貿相關的核算系統進行定期維護和更新,以保障計算機和財務工作人員都能夠對財務信息進行實時監控,提升財務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實性。要提高會計人員的選拔標準,以過往業績、經驗、實證分析、應變能力、會計能力和綜合能力作為考核的各項指標進行綜合性考核。要提高會計賬簿和相關流程設置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并與企業的實際操作情況相結合,因地制宜進行關聯性改善,加強對會計報表和資產負債表等等的管理,采集真實的數據,制作真實可靠的報表,為企業的決策打好強心劑。要不斷完善財務管理組織建設,加強財務信息化建設,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以及與國外企業的合作情況選擇適合自身運營的系統,并借助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的各項新興功能制定會計憑證的填寫和審核準則,對單位資金能夠有效實行實時操控管理,幫助形成更加全面的財務報表以規范各個環節中涉及到的財務行為。應當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減少甚至消除認為財務規范失誤所帶來的問題,嚴謹、規范、科學地保存財務檔案資料和企業財務信息明細,保障進口企業本身以及相關利益方的財務安全。
在進口企業當中,財務規范處理問題已經成為了重中之重,解決了這類問題,則能夠給進口經營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資金活力,并為其安置好后方,保障企業的基礎運行。要不斷通過有效的手段,規范進口企業的財務處理問題,加強我國的對外開放程度和有效度,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進行良性循環可持續化科學發展,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