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思聰 珠海華發集團有限公司
新會計準則是財政部發布的會計工作新規定,基本實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一致性。新準則中,對存貨、投融資、資產、職工薪酬等內容進行新規定和規范。新會計準則的提出,給財務管理帶來新的影響,給工作開展提出新的要求。在會計實務中,報表的編制一直是一項重點工作,而新時期因為企業之間的合并業務較多,情況比較普遍,所以合并之后財務報表也需要合并,這本身有一定難度。新準則的推行與落實進一步增加了合并報表的處理難度,對此需要企業重點分析,提升編制水平。
合并財務報表也就是合并報表,是由集團企業編制出的包含所有會計數據的報表類型,其可以向使用者提供財務數據和信息,使之掌握企業的經濟和發展情況。對于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程序,首先是檢查所有報表中的信息是否存在錯誤遺漏的地方,然后是查看遵照規定進行條目的抵消,比如內部交易的未實現損益是否依規定抵消等。
在新準則下,合并財務報表出現較多的變化,首先是范圍擴大,舊準則下其范圍只是母子公司,而新準則下,其范圍還包括母公司旗下的子公司的財務狀況,這擴大了合并范圍。然后是會計實體變化,新準則對此進行進一步明確,規定了在企業合并之后股東的合法權益;報表中包含部分子公司的凈利潤,對利潤率和負債率帶來一定影響,同時新準則也進一步強調了會計信息的公開透明性。最后是合并方式比較復雜,對財務人員的工作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新舊準則的政策不統一,導致財務管理標準不一致,也增加了工作難度。
隨著新會計準則的深入施行,國家也對合并報表的問題進行研究,力圖與法律規定和準則要求相匹配,但實踐中依然存在制度不完善的問題。企業合并操作比較復雜,之后進行上市也有很多問題,對會計報表的管理缺乏完善的規章制度,帶來不利影響。
合并報表的編制需要明確編制范圍,并按照新準則的要求依法進行,以子公司的控制權轉移作為合法依據。雖然新準則對此有明確的規定,但落到實際工作中依然存在問題,合并時點和確認條件不明確,導致合并報表的編制出現問題。
在企業運營期間,財務報表的使用人員較多,不局限于內部管理人員,還有投資者、債權人、金融機構等,所以為了保證報表的使用效果,企業在編制合并報表時要盡量提高報表的準確性。但實際上財務人員編制合并報表時很容易受到母公司和股東的影響,沒有考慮子公司的實情,導致報表內容不全面,沒有實現對公司的全覆蓋。同時母公司在評估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時,其反映的一些信息綜合性較強,使得部分不良反應被抵消,這就導致母公司的管理層難以掌握公司的發展實情,進而無法保證合并報表的通用性。
企業要注意明確合并報表的范圍,一方面在編制時,要不斷學習先進的財務工作理念,深入研究新準則的內容,在了解企業實情的前提下,逐漸完善編制程序;另一方面,仔細分析和研究編制中存在的問題,明確合并范圍,比如母公司屬于投資性主體,下屬沒有針對某項投資專職管理服務的子公司,此時不需要進行編制,而是要按照公允價值計量投資情況,并將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這說明財務人員需要更關注實質而不是形式,按照經營活動實質評定是否需要納入合并財務報表范圍,持續提高合并報表范圍的規范性。
當前企業合并報表的合并方式較少,但合作經營模式復雜,需要進一步豐富合并方式。這需要從頂層設計入手,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繼續修正新會計準則的內容;之后企業需要遵照法律規定和準則要求,將規章制度全面落實,發揮合并報表的作用,根據類型的不同提高對公允價值和賬面價值的應用,提升管理的科學性和針對性,同時解決工作期間出現的問題。比如可以將合并報表按照分類型和補充方法的方式進行解決。
財務報表合并是一項重點,有一定難度。在新會計準則規定下,母子公司關聯交易的抵消問題是重中之重。對此,編制時要據此按照不同的交易類型采取不同的抵消方式。對于母公司和少數股東權益性問題的解決,要采取有效的抵消方式,根據規定合法處理股權投資和投資收益的抵消;對于合并期間出現的應付股利問題,要有效實現對投資收益和應付股利的抵消。同時,要注意對報表合并產生的差價的攤銷等等事項,保證合并之后報表項目與子公司項目內容一樣。
企業在編制時要嚴格遵守新準則的要求,重點關注母子公司的關聯方交易,結合實際交易情況設置科目和財務系統,然后借此指導報表內容的填寫。其中母公司要注意加強對備查賬簿的設置,及時評估公司各項可辨認資產和負債等公允價值,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確保合并報表的準確性。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之間進行合并的情況越來越普遍,所以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成為財務工作的重點。對此財務人員需要明確新會計準則的要求和影響,認識到合并報表的編制要求和程序,盡力提高合并報表的準確性和通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