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偉鋒 浙江升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股權投資屬于風險較高的投資形式之一,其資金獲取方式主要是對特定對象進行私募,只有保證具備高風險應對能力的投資者或是機構才能參與其中。但是當前正處于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面對著越發復雜的經濟環境,資本外流情況明顯,股權投資企業在實際運行和發展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對此我們更應該認識到股權投資企業的稅收籌劃目標主要是對稅收成本的合理控制,在全面提升且盈利效果基礎上,實現企業競爭力的提高。
目前我國股權投資企業組織架構分為兩種類型,分別是公司制和合伙制,對于不同的組織結構,其投資意圖也存在較大差異,這也意味著最終產生的稅收負擔也明顯不同[1]。
當前我國運行的稅法制度無論是對公司還是自然人股東都存在征稅行為。在此期間征收稅款主要是對公司企業所得稅征收,并進行自然人股東在企業收益中的個人所得稅進行征收。基于股息屬于稅后利潤,所以很可能發生雙重征稅的情況[2]。根據公司和個人投資者進行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征收后,個人投資者的最終稅收是總利潤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如果在此期間不接受分配,那么只需要繳納百分之二十五企業所得稅。
合伙企業當前采用的稅收方式為先分后稅,執行事務自然人需要根據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進行稅收項目分析,在對個人所得稅進行征收過程中,根據有限合伙人和企業投資利益要求,進行百分之二十納稅計算。在此期間,組織架構中的稅收籌劃并不是單純進行選擇,而是需要按照投資意圖和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并進一步進行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的研究[3]。
稅收優惠是當前企業工作中最重要的指揮方向,對于具備稅收優惠政策的地區和不需要進行物流成本、純資本型企業而言,稅收優惠工作的推進可以在實際工作中發揮顯著的推動和指向性作用,所以對注冊地區進行篩選也是當前股權投資企業在工作中最常用的手段。
分稅制的提出可以為地方政府提供更大的稅收自由決定權。為保證當地招商引資工作的正常開展,我國地方政府也出臺了很多符合自身發展情況的稅收優惠政策和扶持政策,這也使得在不同地區完成注冊的企業,無法實現真正稅負相同的目標[4]。
稅收優惠政策更適合應用于對土地資源、物流成本等要素要求較低的股權投資企業,特別是近年來我國電子政務、網上報稅和電子銀行的出現,更是為企業日常工作提供了重要幫助,企業完全可以在網絡技術幫助下完成日常辦公、電子支付或是納稅申報等等,因此在稅收優惠地區完成注冊的企業,也可以及時享受當地稅收返還和財政扶持,這也是對企業稅負進行降低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優惠力度和政策利好的地區集中在西藏、新疆,還有中部江西新余、東部寧波梅山保稅港區等等,都有不同力度的優惠政策。股權投資企業在發展期間應該選擇在口碑良好、發展模式較為成熟的地區進行注冊,基于地區稅收優惠政策也需要應對政策變動風險,所以企業在發展中也要對市場行為進行正確理解,避免在市場發展環境影響下出現其他問題。
對于限制售賣股票解禁的稅收籌劃工作而言,股權投資企業在被投資企業完成上市后,需要對股權解禁期進行限制,一般情況下企業需要借助大宗交易平臺進行減持處理,而大宗交易工作開展的主要優勢在于可以實現協議成交,也就是利用折扣轉讓的方式達成減稅要求[5]。基于當前社會運行的政策制度對于個人公開發行的上市公司取得股票采用免征個人所得稅的方式。所以在減持工作期間,企業通常采用過橋交易的方式,也就是直接將股份按照低價轉讓給交易方,按照大宗交易要求,減持當日應該進行九折出售,而交易方可以是企業所有者和代理者,還可以是其他中介機構,通過大宗交易完成過橋交易后,企業同樣可以利用權益保留或是其他方式再次進行股票買賣,回歸自身所有。在此交易方式下,不僅不會造成股票持有率丟失,還可以在九折售賣后,幫助企業實現投資成本的降低,在完成具體操作后,企業的盈利效果更佳,給其他所得稅實現了打折處理。
股權投資企業開展的稅收籌劃工作應該切實加強對頂層設計工作的關注,換言之,企業管理者和所有者在創建初期就需要對投資意圖進行明確,在完成組織架構搭建后,選擇最優稅收優惠地區完成注冊,只有在實際工作中按照科學的經營模式開展設計工作,才能幫助企業實現稅收負擔的合理控制和管理。
綜上所述,基于當前社會發展水平的全面提升,政府部門也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企業稅收政策的相關制度,大大降低了股權投資企業的稅負壓力,帶動了行業的飛速發展。在某種程度而言,股權投資企業的發展可以有效帶動和激發市場活力,為眾多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了健全和穩定的資金支持,是企業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和兼并重組的重要基礎,因此在今后發展中,股權投資企業也要積極盡心工作方向的調整,在拓寬資產配置渠道基礎上,實現行業創新,為市場良性運行提供必要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