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陜西化建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應全面加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促使全國人民信念、價值等密切銜接。”企業作為意識形態重要構成之一,新時期背景下,只有將國有企業職工思想政治作為抓手,方可抓住意識形態工作的“領頭羊”。因此,需進一步采取措施,強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新時期背景下,經濟、文化全球化不斷深入,需高度重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建設,其體現的價值從以下幾方面分析:一是增強基層員工政治思想建設。從本質層面分析,若想全面提高企業整體思想政治理念,需首要將員工思想工作高質量完成,給予員工正確的指導及教育,積極鼓勵員工,促使其在工作中擁有良好的凝聚力,為企業良好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應依托各類途徑獲取員工高度關注熱點問題,始終將員工切身利益放置于首位。二是增強企業管控水準。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主要支撐之一,若其無法全面貫徹黨政規劃任務目標,便會滋生各類不良行為。強化思想政治建設,可充分展示黨組織優秀模范價值,為廣大職工做好典范,在企業中發揮積極作用。強化國企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各項工作落實效率及質量,節省不必要的開支,促使虧損較為嚴重的企業擁有生的希望。此外,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可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管控水準隨之提升。三是加強培養企業人員愛好學習、深度思考能力。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員工個人素養,企業職工在思想政治學習中學習相關政治知識同時,提高自身人際關系管理,與實際工作有效銜接,對員工及進行思政教育,可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增強思考能力。提高工作人員責任感,端正其工作態度。企業管理及職工均需時刻做好準備,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并嚴格落實各項制度,促使各項工作更具規范化。加強思政工作,可積極發揮領導自身典范,帶領員工一同進步,做到互相補充,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最終為企業生產運營發揮強勁思想保證能力[1]。
積極開展企業思政工作,是有效促進企業生存及發展重要保證,國有企業為在市場競爭背景下,占據行業有利位置,需不斷增強員工政治思想,需從以下兩方面著手:首先,應準確掌握政治方向,轉變傳統思想觀念。應立足多層次、多維度開展員工思想政治工作,始終將員工作為重點,有目的性、有針對性開展思政制度,以此為基礎主動引導員工思想政治覺悟。其次,國有企業應始終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將其優秀的理論知識內涵傳輸至員工,促使其從本質掌握思政工作重要性,利用其制度規范進一步促使其應用正確方式開展政治實踐,保證國企職工對思想政治工作了解,保證工作有序實施。
依照現下社會時代發展趨勢,需重視工作機制創新,方可吻合時代發展要求,提高管理制度有效性,以免出現各類問題。國有企業作為黨產業建設示范點,需從企業中心為著力點,積極組織開展主題培訓及實踐活動,將黨工作持續性滲透于國有企業發展環節中,并采用多種措施增強黨組織吸引力及影響力,發揮黨員自身價值。健全現下國有企業黨建制度和標準,按照國有企業實際戰略發展方向,不斷調整及優化黨建工作內容,明確易出現漏洞問題關鍵點,依托各類制度做好防范措施,促使國有企業思想于市場潮流接軌[2]。
國有企業中積極開展思政工作,需始終遵循以人為本原則,將企業員工思想作為基礎核心要素,不僅是企業科學發展重要原則,而且是滿足時代個性化發展需求,思政工作開展中,應為員工創設民主工作環境,凸顯員工主人翁意識。積極調查職工思想,增強其參與思政工作積極性,方可避免該項工作局限于邊緣化。要求政工工作人員需深層次扎入基層,通過多形式調研方式,掌握員工基本狀況,了解其思想動態變化,從本質層面解決問題,力爭成為基層職工最貼心的領導者,拉近與員工距離干,保證思想政治工作開展針對性及有效性。
積極開展思政工作,應與企業創新改革有效結合,以及員工職業道德教育、安全文化等融合,開展員工接受度較高的文體活動,將思想教育有效滲透,從娛樂中獲取開展思政教育,克服原有思政教育單一性瓶頸,提高員工綜合素養,增強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一方面,需時刻跟蹤各類熱點問題,針對職工關注的問題進行積極展開討論,實現思政高度統一,發揮思政工作導向價值;另一方面,抓住閃光點,放大員工優秀特質,通過各類技能競賽,樹立良好的模范作用,依托典型座談會、宣傳欄的途徑,加大典型宣傳力度,不斷選用典型事跡鼓勵、教育職工,保證思政教育獲得良好的成效。
新形勢下,強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建設,需時代發展重要需求,更是企業生存及發展基礎條件,應對其高度重視。國有企業應準確掌握思政工作發揮價值,遵循其工作開展原則,從多層次、多維度采取措施落實,保證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